▶ 本报记者 张伟
独角兽企业,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先锋,是反映一个城市创新活力与实力的独特风景线。可谓独角兽在哪里,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和动能就在哪里。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数量114家,其中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60%以上。近5年来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数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数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
北京盛产科技独角兽,且在源源不断“上新”。这一含“科”量极高的北京新“特产”,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涌流,正在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新风向标。
用“脚”投票
2011年,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与另外两名创业伙伴钱昊和舒鹏一起回国,在北京海淀中关村创业。彼时,他们未曾料到将从这里起步发展成为一家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的领军企业。
“选择北京作为事业的起点,主要是看中其独有的创新创业环境。”在张剑辉看来,海博思创的成功有“天时”,有“地利”,更有“人和”。而今,北京已是英才汇聚、独角兽企业云集,众多科研院所与高科技企业林立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城市,5G、大数据、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这为海博思创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土壤。
2015年,28岁的推想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宽也是被北京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所吸引,选择将企业“安家”在中关村留创园,开始推想医疗的奔跑之路。
2018年,这家当时成立仅2年多的年轻企业获得北京市科委不拘一格支持的“肺结节及肺栓塞”科研项目,项目规模达400万元。
此后,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该企业又与北京胸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结对子”,技术产品加速在医疗场景中落地。这几年,推想医疗陆续得到了北京市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快速实现了原创人工智能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近10年的磨砺,推想医疗已成长为业务遍布中国、美国、日本与欧洲等全球五大医疗市场的AI医疗独角兽企业,为25个国家的1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重大疾病的全方位AI医疗服务。
“独角兽小气候”形成
“北京初步搭建起梯度培育体系,凭借良好的生态基础,实现了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全国引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新经济高地。”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简称长城战略咨询)所长兼总经理武文生表示,根据长城战略咨询的追踪研究,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数量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旧金山和纽约,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的重要摇篮。
从领域看,北京市近60%的独角兽企业处于前沿科技领域,分布在智能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机器人、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新晋独角兽企业超70%诞生于前沿科技领域,硬科技属性显著,已成为北京市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主要带动力量。
“从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分布,可以洞察世界各国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潜力。”LP投顾创始人国立波表示:“根据我们的观察和统计,中美独角兽企业数量合计占全球总数的80%。美国独角兽企业的最大聚集地仍在硅谷地区,而中国能够比肩硅谷的独角兽企业聚集地是北京中关村。这一切源于北京已形成创新、创业和创投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优势。”
“在近年来的培育服务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独角兽企业‘基于生态、源于创新、长于资本、成于市场’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为培育更多独角兽,2020年12月,北京市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独角兽企业服务行动工作方案》;2023年9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和服务独角兽企业的若干措施》(“独角兽10条”)。
另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共获得845只国内外基金股权投资,累计融资额超4000亿元。北京一直致力于做好独角兽企业的源头培育工作。通过设立科创母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硬投早投小,强化耐心资本供给。
澎湃新动能
据业内人士预测,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的北京,未来会成为一座全球瞩目的“独角兽之城”。
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文芳建议,要重点强化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切实推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保障创新型企业动力源;针对创新活跃期的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金融科技等领域,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共性数据能力建设、算力服务;营造更加开放的创新环境,促进全球技术、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的加速流动。
武文生认为,北京市要持续优化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为科技型企业创建良好的创新生态。要以标杆孵化器为桥梁打通技术创新到产业化通道,以特色园区为载体为独角兽企业发展提供全流程服务,以投融资机构为保障强化独角兽企业全周期融资支撑,以场景需求为牵引赋予独角兽企业更大成长空间。
“希望北京市继续坚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出台更多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税收等方面的有力支持,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张剑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