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
第A8版:创新园区

西安高新区路线图闪亮“9个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高地

  西安瞪羚谷

  创新发展中的西安高新区

  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

  宜居宜业的西安高新区  本版图片来源:西安高新区

  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

  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最新一代“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

  铂力特一期智能制造工厂

  西安高新区锦业路高层建筑群

  ▶ 本报记者 叶伟  特约通讯员 张静攀 于秋瑾


  近日,西安高新区召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并发布了《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从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等多个方面入手,着力拓展“新目标、新源头、新支撑、新动能、新主体、新模式、新场景、新市场、新环境”等“9个新”实施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高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在陕西省、西安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争做主战场、当好主力军、打造强引擎。


  近日,西安高新区召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并发布了《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从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等多个方面入手,着力拓展“新目标、新源头、新支撑、新动能、新主体、新模式、新场景、新市场、新环境”等“9个新”实施路径。同时涵盖“产业实力、创新驱动、企业主体、融合发展、绿色集约及要素保障”等6类共计47项内容,为竞速新质生产力、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制定了“路线图”。

  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安高新区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为引擎,以全方位拓展“9个新”为实施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力突破原始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人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育强链主龙头企业、培优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好中小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在陕西省、西安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争做主战场、当好主力军、打造强引擎。

  锚定新型工业化新目标

  目标清则方向明。在“9个新”实施路径中,西安高新区聚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明确制定了新型工业化新目标。

  2026年,西安高新区在光子、新能源汽车及增材制造等重点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认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并发展成为辐射西部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2030年,西安高新区产业能级、综合实力全面跃升,成功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新增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并发展成为引领全国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在《实施方案》规划目标基础上,西安高新区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关于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以“9个新”路径为基础保障,重点围绕产业规模效益、科技创新能级、企业培育规模、数实融合水平、绿色低碳发展等维度,力争在国家层面形成示范引领格局。

  西安高新区依托光电子、汽车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支撑效用,全面引领西部地区、助推陕西省驶入“量质双升”新型工业化快车道,实现产业规模效益大幅跃升;聚焦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层面树立全国的示范标杆,推动科技创新能级稳步增强;加快引育高能级企业群落,在提升综合竞争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国家级示范引领作用,企业培育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国范围内发挥“数智融合”示范效应,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头雁”地位,数实融合水平实现显著提升;持续释放“绿色制造”陕西省领先优势,在双碳目标实施、节能减排落实方面发挥国家级示范作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

  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科技创新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根据《实施方案》,西安高新区将聚力突破原始创新,培育新型工业化“新源头”。具体举措包括大幅提升从“0-1”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搭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网络,加快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构建全领域跨界贯通、全链条循环畅通、全要素覆盖融通的科技创新体系。2030年累计落地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20个,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1.5万项。

  同时,聚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新型工业化“新支撑”。西安高新区聚焦实施“两链融合”,前瞻布局一批加速器、交叉领域研究及中试熟化等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从“1-10”小试中试能力、从“10-100”批量转化成功率,成功转化系列标志性、前沿性重大战略科技产品。2030年累计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中试平台15个,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500亿元。

  发力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是培育增长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根据《实施方案》,西安高新区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型工业化“新动能”。具体包括优势提升“光电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增材制造、卫星应用、5G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及未来健康等六大未来产业,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30年培育形成2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争取在1-2个领域达成关键技术突破、标志性产品产业化目标。

  聚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壮大新型工业化“新主体”。西安高新区促成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成长壮大一批龙头链主企业、梯度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入一批未来产业新主体。2030年,年度新增经营主体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800家以上,千亿元级、百亿元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达到2家、15家,陕西省、西安市“链主”企业累计获批50家,上市企业数占西安市比重达到67%,陕西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占陕西省比重达到50%,累计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家,新物种企业450家。

  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

  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两个重要趋势,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实施方案》中,西安高新区聚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及数字化应用示范,拿出新招、实招,全力探索新型工业化“新模式”“新场景”。

  西安高新区依托国家近期出台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方案,启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技术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推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203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服务业比重达到85%,累计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30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园区5家、灯塔工厂3家、陕西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产线)45个、陕西省级以上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项目100个,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3%。

  在数字化应用示范方面,西安高新区探索建设新质生产力场景应用创新中心,每年发布30个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清单,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测试空间及市场机会;谋划实施无人配送物流试验段、无人驾驶测试路段等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定期举办新型工业化场景应用创新大赛,每年征集一批创新场景及典型案例。

  营造一流发展新环境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广阔的市场和有利的要素保障。在此方面,《实施方案》列出了诚意满满的举措,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根据《实施方案》,西安高新区将聚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新型工业化“新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速推动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步伐;鼓励企业积极对接“一带一路”、RCEP及东盟等新兴市场,自建(共建)一批海外园区、制造基地及离岸创新中心,联合开展重大科技创新研发及资本服务对接活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借助中欧班列畅通国际市场。2030年,招引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300家,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合作投资首选地。

  《实施方案》还聚力要素保障提质提速,着力营造新型工业化“新环境”。西安高新区优化“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依托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承载平台,着力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产业融合示范区及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聚焦中小企业成长需求,引导社会资本建设一批大数据云计算、5G领域新园区及标准厂房;加快集聚相关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促进金融、土地、涉企服务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营造适宜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2030年,累计拥有从业人员130万名。

2024-05-13 西安高新区路线图闪亮“9个新”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3981.html 1 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