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第A2版:要闻

我国加快探索未来制造模式

  ▼  本报记者 李争粉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下一步要着力发挥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和国际智能制造联盟的战略咨询作用,开展新时期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不断地扩大智能制造覆盖范围,着力建设一批智能化的车间、工厂、供应链和园区,加快探索未来制造模式;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适度超前布局5G、算力、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加速推进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示范工厂得到应用。

  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北京市致力于提升高精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接续实施“智造100”“新智造100”工程,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建设超百家北京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和世界灯塔工厂。同时,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积极构建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智能制造供给能力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正在成为北京市智能制造的新地标。

  在车身车间,引入700多个机器人,车身车间关键工艺实现100%自动化,综合自动化率 91%。AMR小车运输物料成为这里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与传统物流AGV不同,它们不需要电磁引导线,而是采用激光雷达感知方案,相当于车间内的“无人驾驶”,可以依据各车间的生产情况自由调整路线,并避让行人。现场人员介绍,这里的机器人配合高精度摄像头,可以实现黑灯生产。

  小米SU7就是从这里诞生,而后走向全国。据悉,在产能“爬满”后,小米汽车工厂每小时可生产40辆小米SU7,每76秒就可以有一辆新车下线。

  目前,全球4块显示屏中有一块来自京东方。京东方集团副总裁刘文瑞表示,京东方在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导入自动化设备,建设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例如在动态生产计划与自动派工环节,通过自动排程—过程管控—智能诊断等系列过程,降低无效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实现精准交付。

  “风电机组快速大型化带来的技术和质量风险,需要更智能化的手段预防规避。”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秋华表示,金风科技智能制造工程搭建了可再生能源、AI识别、生产APP、车间物联网、AGV(自动导向车)配送等九大数字化平台,应用于制造全过程,装配效率提升42%,单个工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5200吨。

  未来智能工厂是什么样

  展望未来的智能工厂,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表示,下一代智能工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研发范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组织等系统变革和模式创新,是具有自适应柔性、智能化协同、超精细管控、自驱动优化、人本化服务特点的新型工厂或组织形态。

  “当前,大模型、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数据要素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作用不断突出。”余晓晖表示,下一代智能工厂将构建高度智能化、自主化的制造系统,实现自主决策、学习、优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涉及研发、生产、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方面的8项变革。

  其中,“规模化高效自主的制造模式”是指企业运营业务可以智能决策、自主运行,依托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自主分析决策和执行采购、计划、运维等;生产过程可以全面自监控、自分析、出现异常自响应,保障稳定生产的同时还可以基于积累的数据改进效率。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认为,目前强调AI赋能新型工业化和智能工厂,涉及很多方面,但离不开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大模型等技术。“这些并不是马上就去做,即使有条件的企业也是逐步实施的。”

2024-04-29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3922.html 1 我国加快探索未来制造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