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举办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活动当天,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4项具体行动,旨在用人工智能推动教与学融合应用,提高全民数字教育素养与技能,开发教育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时规范人工智能使用科学伦理。
4项行动分别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人工智能通识教育——“AI学习”专栏;开发上线“智能学伴”,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智能升级;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专用大模型;将AI融入“数字教育出海”,推出人工智能“中国方案”。
其中,“AI学习”专栏包括3部分内容:一是大咖讲AI。将邀请院士、教授、领军科学家等上线授课,打造人工智能的“百家讲坛”。二是名师教AI。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4所名校的85门“金课”。三是师生学AI。上线一批特色资源和工具,汇聚15门虚拟仿真课程,提高学习的互动性;上线8门企业短视频课程,支撑碎片化学习。
此外,教育部将组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发上线“智能学伴”,支持各地各校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国家提供的学伴工具。聚焦基层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师负担沉重、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课件生成、课堂互动、作业批改、学生评价等工具,帮助教师减负增效。同时,升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服务大厅,通过精准授权和身份互认,让信息服务更便捷;通过数据共享减流程、减证明、减时限,让办事更高效,进而实现“一键在手、畅通无阻”。
为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专用大模型,我国将发挥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知识积累、规模应用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围绕“模型开发—科学训练—优化算法—推广应用”等环节,打造最强智思体。我国将优先在数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药学、法学、应用经济学等10个场景推动垂类应用。
为将AI融入“数字教育出海”,推出人工智能“中国方案”,我国将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设置人工智能相关分论坛,通过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持续发布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我国将试点AI智能翻译在课程资源内容中的应用,提高翻译效率和资源应用效果,把中文“金课”变成多语言版本的“金课”,让更多国际学习者会用平台、愿用平台、读懂中国、爱上中国。
启动仪式上,教育部决定在广东、海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当日还上线了“在线教研”栏目,为全国各地教师参加高水平的教研活动提供平台。王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