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晓倩 夏梦奇
前不久,工信部公示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天津中环领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登榜,其完全自主研发并且实现量产的单晶硅产品成功地打破了该材料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
“TCL中环的研发中心和总部都在天津,对在天津发展我们充满信心!”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浩平笃定地说。
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推动在科技“突围”,抢先在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为企业提振信心。
推进“中国信创谷”建设
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聚焦发展信创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扛起信创产业创新发展大旗,全力推进“中国信创谷”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年底,天津市地铁11号线一期东段正式开通初期运营,飞腾腾珑E2000CPU自动售检票系统在天津市地铁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天津市地铁在整条线路上首次实现自动售检票系统全国产化。
作为飞腾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端嵌入式处理器,飞腾腾珑E2000采用柔性设计,同时支持飞腾自主定义的安全架构规范,从硬件层面增强了芯片的安全性,为天津市地铁打造安全、智能、绿色、低碳的出行体验。
龙头企业对于产业链建设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如今,“中国信创谷”产业规模已超过800亿元,这里聚集了飞腾、麒麟、曙光、海光、360等领军企业,信创产业生态中的企业超过1000家,形成了以基础硬件、软件系统、信创+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以信息安全为保障,以全领域应用为特色的“311信创体系”。
“中国信创谷”集聚天津市级以上研发机构76家,其中国家级8家。信创海河实验室、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成为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作为天津市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战略支撑,发展信创产业,全力打通信息“大动脉”,不仅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势能。
在近日举行的天津滨海高新区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360天津区总裁刘霏表示,360科创园聚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加速器,承载构筑数字安全和人工智能两大高科技产业生态的重要功能。他介绍,在数字安全方面,位于高新区的信创安全中心已经为40多家“中国信创谷”企业提供了安全托管服务;在人工智能方面,2023年9月,360发布了360智脑大模型并在天津市完成备案,助力天津市成为六大拥有大模型企业的城市之一。
人才活力不断激发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人才。
近日,天津市人社局在2023年重大创新载体实施“四单一顶格”改革措施的基础上,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特点,探索在全国率先实行“六单一顶格”职称评审授权改革措施,深度赋予用人单位职称自主评审权,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信创海河实验室成为首家授权单位。
此次授权,使信创海河实验室获得了职称自主评审资格,可以独立开展正高级、副高级和中级职称自主评审工作,满足信创海河实验室的人才需求,助力“中国信创谷”建设。
为职称“松绑”,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添翼”。信创海河实验室副主任李涛表示,通过成立信创海河实验室职称自主评审委员会,可以更好地吸引更高水平的人才加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天津信创产业发展激发创造力,有利于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
人才活力不断激发,产业链条持续完善。眼下,一大批创新企业、创新技术、创新项目,正在“中国信创谷”营造的“苗圃”中孵化成长。
作为国家级芯火双创平台,天津芯火平台负责人马凯学表示,天津芯火平台集聚了政、产、学、研、用、金、服七方面要素,搭建了全链条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天津市首个芯片微系统封测概念验证及中试平台已经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全面建成。
在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方面,天津芯火平台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产出导向、引企入教、持续改进”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天津芯火平台通过创业孵化服务+概念验证及中试平台+金融支撑等多维度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使更多科技成果在天津市落地转化。目前已落地集成电路企业19家。
马凯学说,天津芯火平台将在技术服务链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和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等方面为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团队提供高质量的平台与服务,加快培养集成电路优质人才,深度协同融合集成电路产教资源,加速集成电路产业的成果落地,打造“芯片—软件—整机—智能系统—信息服务”的高新产业生态体系。
天津滨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以信创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为引领,以招引高端项目为支撑,持续提升信创产业发展能级,将“中国信创谷”打造成为全国创新实力最强劲、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生态最完善的一流信创产业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