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然资源部近日公布的海洋经济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6.0%,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7.9%,比2022年增加0.1个百分点。
“海洋领域宏观政策持续显效,资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海洋经济复苏强劲,量质齐升,助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认为,2023年,国家政策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策助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在海洋渔业方面,农业农村部和自然资源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助力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在海洋服务业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拓展海洋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海洋海岛旅游资源”。
政策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在海水淡化方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提出“沿海缺水地区、海岛,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补充水源、市政新增供水及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统筹规划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探索推动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供水管网”,从供需双向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壮大;在海洋电力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提出加快培育海洋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政策引导蓝色金融赋能海洋产业发展。在产业金融方面,我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期货上市;在直接融资方面,2023年我国境内市场发行5只蓝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2亿元;在保险方面,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成立并签发政策性海水养殖保险保单。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