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洋
3月8日上午8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范先群等全国人大代表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创新经历。
范先群:手术不满意我不下手术台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是一名眼科医生。他介绍说:“眼科医生被称为‘光明的使者’,主要职责是治疗眼病,恢复光明。但有一类复杂疑难眼病——眼肿瘤,它不但致盲、致残,而且危及生命。我和我的团队聚焦眼恶性肿瘤的研究,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5%发生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孩子小,肿瘤影响视力也不会说,当家长发现的时候,往往已是晚期,需要摘除眼球。为此,我们建立了眼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技术,就是从股动脉插管,经过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到大脑颈内动脉,将微导管插入直径不到1毫米的眼动脉,经眼动脉将药物注入到肿瘤内,药物剂量不到全身化疗的1/10,但浓度提高14倍,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大,全身副作用小,极大提高了患儿的保眼率,实现了保生命、保眼球、保视力。”
作为一名医生,范先群深感责任重大,“病人找医生看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人命关天,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我做手术时,总是认真做好每一个操作,缝好每一针,手术不满意我不下手术台。”
黄立:关键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奋斗
“科技创新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奋斗,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做出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立说。
据悉,黄立带领中华脑机接口公司团队研发成功了6.5万通道双向脑机接口芯片。这项技术可以使很多目前还实现不了的医疗应用成为可能。比如,可以让假肢有真实的感觉,可以用人脑、意念来控制假肢,还将使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成为可能,比如癫痫、老年痴呆、抑郁、帕金森等。未来甚至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对外部设备和计算机实现控制,可以控制鼠标、可以打字实现交流,还可以使盲人复明,对记忆进行存储等。
“我们还着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黄立表示,目前成功实现了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几百架无人机在天上全自动飞行,人工智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把结果推给政府的各个部门和地面的相关人员进行实时处置,解决了城市管理方面的一些难题。不仅使城市管理更高效智慧,同时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数千亿元的产业板块,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岳巧云: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
作为一名“果园里长大”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动情讲述了自己如何用桃子加科技,为果农开辟出一条科技创新致富新路。
岳巧云长期致力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和培养“职业农民”的探索。前些年在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中,岳巧云逐渐意识到,传统理念和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下市场的需求,机制不健全、产供销链条不完整、销售渠道单一、收入不稳定……为了破解上述问题,她多次跑到农贸市场、超市对接销售,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时,北京市平谷区提出“互联网+”工程,岳巧云抓住政策利好,火速开展“互联网+大桃”电商营销模式,让传统合作社迭代升级。通过线上接单、合作社组织货源、物流配送销往全国各地。“‘早上仙桃在树上,中午在路上,晚上摆到餐桌上’,这种快捷的供销模式让我们的品牌越来越亮,桃子卖出了好价格。”岳巧云说。
“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近年来,岳巧云创建了拥有9名研究员的“科技小院”,引进了博士农场、智慧农园、大桃优新品种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大桃的品质,更为果农开辟出一条科技创新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