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1日
第A3版:热点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向着发展更高处“拔节”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5%左右的增速,这一目标与2023年保持一致,体现了国家从政策预期管理端保持稳定性、一致性和持续性,是对我国未来发展从‘有信心’到‘有把握’的方向判断,释放出对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更为积极的预期信号。”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2023年我国GDP实现5.2%的增长,为2024年经济“保暖”提供了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这一目标坚持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传递出关键一年我国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决心和信心。”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为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新面孔”涌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我们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信厅副厅长黄宝荣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强韧动力,应该借助这股东风,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力效率,实现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从移动互联网到生态互联网的颠覆蜕变。

  “人工智能将在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赋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对“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印象深刻。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作为从业者,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发现,政府工作报告3次提到“人工智能”和29次提到“安全”。

  他说,如今,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正引发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他呼吁,“我国应充分发挥场景优势,推动大模型的垂直化、产业化发展,让大模型作为生产力工具与传统产业进行‘数转智改’结合,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赋能者。”

  多年为人工智能发展建言献策的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对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充满期待。他指出,近两年,全球通用人工智能掀起全新热潮,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刻地改变当前以人力和时长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产业形态,从根本上重塑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他建议我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砥砺前行向未来,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

  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市长盛蕾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安排的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是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我们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表示,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我们将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企业实际行动中,打造最优质的产品,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健康产品。”

  江苏团代表纷纷表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团代表表示,要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化“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上海团代表表示,要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2024-03-11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3498.html 1 向着发展更高处“拔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