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1日
第A7版:关注

张云泉:优化“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布局

  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两年来,‘东数西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东西部的协同联动,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也给西部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云泉接着介绍说,两年来,网络设施的联通也得到了加强,东西部间的数据直连通道正在加快打通,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网络节点等级和网络传输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东数西算”工程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内蒙古等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2023年,经过一年的考察和调研,‘东数西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理想的现象。”张云泉说,比如:“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遴选缺乏准入和退出机制,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不利于“东数西算”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部分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存在数据中心集群规划范围与市场自然形成的数据中心集聚区域重合度低的问题。这种现象在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表现更为普遍。以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为例,目前国家规划的两个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均位于上海西面,而上海西北部的嘉定、太仓、常熟等地,已经有不少新建或正在运营的数据中心,但因未纳入“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客观上形成了枢纽规划区数据中心活跃度不如规划区外的局面,不利于“东数西算”工程的健康发展。

  “‘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原有规划主要是服务于传统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缺乏对新一代大模型训练需要的高功率密度高端智算中心的支持,严重影响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服务产业的落地和快速发展。”张云泉说。

  为确保“东数西算”工程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张云泉建议,建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定期对“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项目数量、投资数额、运行状况、产业发展趋势、算力服务品质、资源利用率、行业应用需求等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数量和布局进行动态调整。

  比如,通过评估,将非“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内但具备一定超前发展优势的地区纳入“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版图。对于发展滞后、运营能力不足的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适时进行清退。同时,通过适度的政策倾斜,吸引新项目落地国家数据中心规划区域(如起步区),壮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规模,有序引导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产业向规划区域转移,确保规划范围的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高质量健康发展。

  张云泉同时提出,在保持“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枢纽节点的规划范围、节点数量和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力支撑大模型算力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护航算力经济更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

2024-03-11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3492.html 1 张云泉:优化“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布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