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4日
第A14版:创新园区 清远

持续做好“三块地”文章 全面落实“五个抓”举措

清远高新区:千亿级产业园区蓄势崛起

  清远佳亿创鑫科技产业园 陈伟毅/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清远高新区提供

  清远高新区华南863科技创新园

  2023年11月,科思创和汽材联盟签署共建“科思创华南联合实验室”的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清远高新区建立科思创华南联合实验室。

  2024年“春风行动 才汇高新”春季公益系列招聘会在清远智慧人才超市举行。 陈相如/摄

  清远广汇国际钟表产业城 朱梓恒/摄

  ▶ 陶奇 本报记者 叶伟


  作为清远市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清远高新区牢牢锁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科学规划产业园区,持续做好“三块地”文章,全面落实“五个抓”举措,逐步形成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先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的“3+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向千亿级园区迈进,奋力谱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清远高新区天安智谷 邱炜民/摄

  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清远高新区攻坚克难、勇毅前行,谋改革、求创新、聚发展,交出高质量发展满意答卷——

  时间是最好的验证,数字是有力的诠释。数据显示,2023年,清远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3.66亿元,总量跃居清远市第三位,同比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2.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9.5%……

  成就来之不易,启示弥足珍贵。作为清远市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清远高新区牢牢锁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科学规划产业园区,持续做好“三块地”文章,全面落实“五个抓”举措,逐步形成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先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的“3+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向千亿级园区迈进,奋力谱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筑牢工业经济根基

  2023年年初,清远高新区提出“三大愿景”,包括在“十四五”期间再造一个“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并争取用3-5年时间将高新区打造成千亿级的产业园区,在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排名中实现“坐三望二争一”。

  工业是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实现上述“三大愿景”,需要清远高新区夯实工业基石。其中,建设产业园,是清远高新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具体体现。

  2023年12月15日,由中数科谷投资建设的三期项目——佳鑫科技产业园开园,以打造产业发展载体,拓宽高新区产业发展空间。

  据悉,清远佳鑫科技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约60亩,建筑面积约138000平方米,分二期开发,规划建设2栋工业大厦和9栋高标准厂房。该产业园计划引进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零配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家居等产业,打造“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科技产业园,进一步推动高新区“3+1”主导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清远高新区依托广汇国际钟表城、陈田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基地、百嘉、莲湖声光电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打造具有特色的钟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和舞台灯光音响三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豪美新材、先导稀材、楚江铜业三大优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为百亿级头部企业。

  同时,清远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先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的“3+1”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目标导向,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和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推动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不断汇聚发展新动能,构建高新区产业生态圈和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清远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成立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围绕“3+1”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外溢项目,全面落实好建成项目抓投产、在建项目抓提速、招商签约项目抓供地、供地项目抓动工、存量项目抓提效“五个抓”工作,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和韧性,筑牢高新区工业经济发展根基。2023年,清远高新区新引进项目178个,合同投资额131.4亿元。

  项目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得好。清远高新区推行重点项目领导包干责任制,成立项目跟踪服务专班,组织专人实施保姆式、全天候、全过程、零距离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2023年,清远高新区列入清远市级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约146.72亿元;完成投资38.08亿元,其中3个广东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93亿元。

  布局创新研发平台

  科技成果持续涌现

  创新性既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点,又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加快重塑竞争新优势,离不开更强的创新能力、更高的创新效率。

  2023年11月,科思创和汽材联盟在上海签署共建“科思创华南联合实验室”的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清远高新区建立科思创华南联合实验室。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帮助清远高新区企业学习和借鉴国际龙头材料企业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研发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国际化研发创新平台。

  据了解,双方本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思创国际化研发创新资源、全球服务网络优势与华南地区生产基地的资源优势,以及汽材联盟秘书处华园研究院作为华南地区专业开展树脂合成及应用领域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平台优势,与华南理工大学等相关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积极探索以“创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科思创与汽材联盟的资源深度整合与协同创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合作平台。

  科思创华南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科思创广东生产基地研发创新能力和高效地响应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好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市场客户,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努力建成广东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将促进各类国际化创新要素向华南地区集聚,特别是向清远集聚,为清远市自主创新、科技发展、人才引育、平台搭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激活创新动力,助力清远高新区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清远高新区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努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全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前沿科技新成果持续涌现。

  同时,清远高新区围绕“3+1”主导产业体系,布局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校地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研发平台,如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知名高校,建有5家校地合作平台,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扎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目前,清远高新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

  创新求变,硕果累累。在众多创新研发平台的支持下,清远高新区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实现量质齐升。2023年,清远高新区专利授权量达101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95件,同比增长27.7%。2023年,清远高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成功突破4000万大关,高达4288万元,同比增长39.8%;截至2023年12月31日技术合同累计成交额1.04亿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汇聚创新澎湃活力

  近日,清远高新区企业清远市天之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效应的太赫兹相机。这标志着中我国的原子太赫兹相机研究走在国际前沿。

  太赫兹技术被称为未来关键技术之一,而原子太赫兹相机则是一种全新的物质检测手段。该相机利用了里德堡原子量子效应,通过将太赫兹波转换成可见光来实现对待测物体的成像,具备无损、无害、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安监安防、无损检测和生物样本成像等领域具备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授、天之衡公司总经理张新定介绍,新研发的原子太赫兹相机所能拍摄的物体尺寸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其空间分辨率可达到0.1毫米,与基于半导体技术研发的太赫兹相机5毫米左右分辨率相比,实现了1到2个数量级提升。“这意味着该相机能够更快速地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为多个领域的应用打开了需求空间。”

  据悉,天之衡公司是一家以量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专注于量子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包括量子传感、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关键技术与设备,为计量、通信、安防等行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核心关键设备及相关服务。该公司现已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其中PCT国际专利3项,形成了国内最全面的量子无线电技术专利覆盖。

  创新是第一动力,汇聚起澎湃活力。在清远高新区,企业是这种活力的最好见证。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出台《清远高新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清远高新区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清远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在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清远高新区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建立健全科技企业全周期发展支持体系,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链条,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截至2023年底,清远高新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3家、高新技术企业1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创新主体体量不断加大,成为清远高新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高地加速形成

  创新的根本是人才,强区的依靠是人才。清远高新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多项举措完善人才培育和服务体系,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在敞开大门“引”人才上,一方面,清远高新区积极搭建招聘平台,组织开展“春风行动 才汇高新”“每月逢8·就业出发”等线下招聘会68场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招聘新模式,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先后组织高新区企业赴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参加校园招聘活动,帮助企业赴外地引进产业发展急需急缺人才。

  在分门别类“育”才上,清远高新区整合政、校、企等各方渠道资源,建立高新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目前,该基地已与广州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2023年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同时,面向企业组织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共计47名学员完成培训,进一步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

  在优化环境“留”才上,清远高新区出台《清远高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规划》《清远高新区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措施,持续优化过渡性人才公寓和企业员工子女入学服务工作,2023年累计安排108人次紧缺适用人才入住区过渡性人才公寓,累计帮助406名企业员工子女申请入读公办学校,解决企业员工“后顾之忧”。

  留住人才,营商环境最重要。清远高新区打造宜居乐业的城市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此创新创业。

  清远高新区促成一窗受理,实现“企业开办”“工建改”综合窗口等多个事项“一件事”集成办理服务;实现企业投资备案项目“不见面审批”。同时,建成清远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员高新派驻劳动仲裁法庭,建设广东省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基地,出台《清远高新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审管理办法(试行)》,完成首年度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审工作。此外,上线发布高新区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畅通政企联系数字通道,其中193家企业注册使用“清易签”电子劳动合同。建立“1+N”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按照“一站一律师事务所”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展望2024年,清远高新区将继续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做好“三块地”文章,全力推进“五个抓”,大力打造“3+3”百亿级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锚定“十四五”三大愿景起而行之、争先进位,在新征程上谱写高新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奋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

2024-03-04 持续做好“三块地”文章 全面落实“五个抓”举措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3474.html 1 清远高新区:千亿级产业园区蓄势崛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