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友华 詹临福
近年来,抚州高新区亲和融洽的政商关系、安商惠商的社会环境、创业创新的工作氛围日趋完善美好。今年1月,抚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对抚州高新区提出新发展目标:作为抚州市中心城区工业发展主阵地,要坚持创新引领、强化产业支撑,加快打造千亿元级园区,为抚州市进位赶超提供可靠增长极。
2024年1月,抚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对抚州高新区提出新发展目标:作为抚州市中心城区工业发展主阵地,要坚持创新引领、强化产业支撑,加快打造千亿元级园区,为抚州市进位赶超提供可靠增长极。
立春刚过,春风轻拂。一组经济数据如一面直观的“显示屏”,彰显着抚州高新区的经济大势。
——看增量。2023年,实现工业营业收入80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6%;实现利润总额66.1亿元;完成工业用电量12亿度,增幅在抚州市排名第一。202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0.5亿元,对抚州市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为37.3%,拉动抚州市增速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0.3亿元,占抚州市营收的31.9%,总量列抚州市第一。
——看质量。先后获批获评国家级“四区”“三基地”“一试点”:四区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三基地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一试点是国家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增量与质量的提升,充分证明抚州高新区体量更大、实力更强的提升,能耗减少、创新更强的提升。
上述几组数据,是抚州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描绘,蕴含着所有高新人的拼搏。
强引领 大招商
向千亿目标进军
项目为王,引领经济发展。
当江西省政府下发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当抚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抚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2416’行动计划”后,抚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实时谋划、充分研判、科学决策,及时推出高新区“1226”行动计划,制定了“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1个千亿元级优势产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2个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千亿元级产业、千亿元级园区、千亿元级企业‘3个千亿元级’”具体目标。
有目标,有计划,有动力,高新人合力前行——大招商、招大商!
首先,招商目标高远。13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常年奔赴在全国各地,2个招商小分队常驻粤港澳、长三角区,紧盯世界500强、上市公司、行业巨头、独角兽企业做好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甄别和洽谈工作。
其次,招商把关严格。组建产业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拟入园项目精准分析研判,同时,对重大项目组织专家论证和聘请第三方机构尽调,全面夯实拟入园项目“基本功”。
最重要的是,招商手段创新。实行“一链一院一基金”产业发展模式,成功落地中科亚美、比克三期等项目,推动瀚晖资本设立规模为2亿元的钠离子电池专项引导基金。
专业人做专业事,效率高成果显。
抚州高新区围绕抚州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华润博雅、誉鸿锦、比克电池、深根铜箔等“链主”企业,大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以企业建链、以链壮群、以群强链,进而推动聚链成群,链群融合发展; 招商队伍“按图索骥”,亿元项目接二连三落地,十亿百亿项目签约突破历史。先后引进投资300亿元的抚州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一二期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华润博雅血液制品智能工厂项目、投资50亿元的誉鸿锦第三代半导体项目……2023年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额216.8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20亿元以上项目4个,主导产业集聚度达89%。
勇创新 育新机
科技人才创高光时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个根本遵循,一直有力指引着抚州高新区各层各级、各行各业在创新的天地阔步前行。
专门设立1.2亿元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企业研发、技改、攻关,助推企业提质升级。据统计,该高新区研发新产品近50个,新上产线50余条,可新增营业收入80亿元。江西金品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拿出近3亿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这些新产品为该企业贡献了七成以上的产值。在高新区,像这样由科技支撑、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时常上演。
专门设立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创江西省之先深入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推进全国科研院校或行业翘楚与园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交流,共同挖掘创新增长潜力,激发创新合作潜能,让创新成果惠及各方,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新增入选抚州市“揭榜挂帅”项目4个,研发总投入5900万元;在江西省率先探索实施国资“揭榜挂帅”机制,誉鸿锦芯片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研究所联手揭榜,揭榜金额2000万元;珍视明药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申报的“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入选国家级“揭榜挂帅”项目。为引才培才留才而制定的“人才包”政策,诚意满满,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入园。目前已吸引全国460余名高端人才服务高新区,引进紧缺人才4000余人。其中入选江西省级以上人才工程23人,居抚州市第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江西省“赣鄱俊才”人才项目1人。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举办2023年度江西智库峰会暨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抚州专场高新区主场系列活动,吸引了省内外60余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金品铜科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了有色金属产业技术中心;以比克电池为载体,组建了钠离子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了新型镁铝合金研究院等。
科技光环闪耀:江铃底盘与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合作的“商用车驱动桥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润博雅公司与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院所联合申报科研课题,获批2023年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为抚州市唯一。立德纤维和比克电池分别在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中荣获初创组二等奖和三等奖;誉鸿锦芯片高分夺得第十一届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初创组一等奖,圆梦冠军。2023年该高新区新增5家江西省级、1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目前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1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及49个江西省级创新创业平台。
抚州高新区抓住科技创新 “牛鼻子”,为高质量发展安装新引擎:新兴产业蓬勃生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均以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更加紧密高效。
深改革 优服务
先行先试争创抚州第一
2023年,在抚州市工业创新发展争先擂台赛总决赛上,抚州高新区荣获第一名。
这个“全市第一”是抚州高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抓党建,坚持党建引领重点项目建设、经济指标落实、营商环境优化的结果。该高新区创新性地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组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党建联盟”,使抚州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党建工作从起步就迈向快速发展阶段,“党建+幸福园区”建设有效增加了员工队伍稳定性,提升了企业抓党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实现爆发式增长。
这个“全市第一”是抚州高新区党政一班人秉承“重商、安商、爱商、惠商”理念使然。该高新区出台若干方案举措,分别从项目建设、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企业效益、技改补贴、智能化改造、企业上规、出口扶持等方面给予资金奖励,2023年度累计为274家企业兑现了奖励资金6567.61万元;压紧压实“领导+部门”挂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实施,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问题120余个,得到企业一致好评。其中,在产业园内设立的“高新区政务服务副中心”“10分钟政务服务圈”为抚州市首创,服务速度与质量获点赞。
这个“全市第一”还是“聚焦急难愁盼、精准制定支持政策”的结果。抚州高新区常年开展政策进企、要素助企、服务暖企等专项行动,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心全力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增活力。
金品铜科为抚州市首家百亿企业,在国家发改委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出台后,抚州高新区金融办第一时间组织意向银行开展对接,最终该企业获批贷款5600万元,并获得贴息近600万元。该笔贷款为抚州市工业企业获得设备更新再贷款金额最大的一笔。誉鸿锦资金需求量较大,金融办先后组织10余家驻区金融机构上门与企业对接,使企业获得贷款1.4亿元。
为企业,为项目,为产业,抓紧抓实,跑步前进。2022年4月份,抚州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正式投产,初始用工2000人,随着产能迅速扩张,用工需求增至2万人以上。抚州高新区人社局倒排工期、多措并举,组成跨省劳务协作服务专班,赴贵州、云南两省相关地市开展劳务协作对接活动,累计为抚州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招工引才5万余人次,2023年初该企业实现用工2.3万人。
这个“全市第一”更是“深入改革,优化职能,提质升效”的作风建设使然。作为江西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区,抚州高新区建立了“委领导—部门领导—主办”3个管理层级的“扁平化管理、企业化运作”架构,推进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职工收入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该项改革入选2022年度江西省开发区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同时,该高新区不断深化“管委会+公司”化改革,推进政企分离、管运分开。
针对抚州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项目,成立工作专班,提供心贴心、零障碍服务。其中,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园69天完成签约开工、182天实现整车下线;弗迪电池产业园23天完成签约开工、9个月实现竣工投产;4000多亩、200万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面建成,项目体量、推进速度均创抚州市之最。此外,佛吉亚、源隆汽车、金远东、新岚实业等新引进项目也在“加速度”中相继投产。
如今,在抚州高新区,亲和融洽的政商关系、安商惠商的社会环境、创业创新的工作氛围日趋完善美好。“千亿园区,为抚州进位赶超提供可靠增长极”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