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4日
第A41版:创新园区 益阳

“高原”之上攀“高峰”

看益阳高新区如何突出创新驱动 助力“三高四新”

  清溪广场喜庆丰收群雕  本版图片来源:益阳高新区

  周立波故居外景

  金博股份(新厂)

  三一重工

  信维高端MLCC项目

  中南电商园

  益阳高新区管委会大楼 肖伟安/摄

  ▶ 本报记者 邓淑华 特约通讯员 龙吉妮


  在高新人的如椽大笔中,一个以“高新”为核心的巨大创新磁场正加速形成:目前,益阳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2家,当之无愧成为益阳市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高新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益阳高新区将坚定不移高举创新大旗,不断开新局、辟新路,在“高原”之上勇攀“高峰”,为现代化新湖南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在益阳市东接东融、强中心城区战略面前,它立志勇当排头兵,撬动着整个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湖南省实施“三高四新”(三高: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美好蓝图的激扬号角中,它冲锋陷阵,以创新为基石,努力打造湘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高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里,它步履铿锵,以创新为旗帜,引领着一大批志同道合者在现代产业大道上执着追梦……

  它就是益阳高新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不在省会城市的国家高新区。它屡屡在中央、湖南省、益阳市出台的多个发展战略中勇挑重担,靠的是什么?就靠高新人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永不止步的创新姿态。

  近年来,益阳高新区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开新局、辟新路,在“高原”之上勇攀“高峰”。

  一批批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汇集、成长,一个个创新成果在这里诞生、发酵……2023年,益阳高新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9家,总数达20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94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湖南省研发平台14家,累计建成各类湖南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58个;综合实力稳居湖南省高新区前列,正朝着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昂首挺进。

  银城大地风雷起

  ——立足大局大势,落子、布局,锚定创新坐标更精准

  早春时节,沿益阳市银城大道与高新大道,透过笔直的行道树望去,两侧厂房鳞次栉比,各大工地奋战正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彰显着高质量发展的喜人成色:一处处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作业车辆往来穿梭;一座座塔吊矩阵成为醒目的地标;一条条生产线展现着智造的活力……

  2023年,在这片209平方公里的创新创业热土上,一个个重大项目拔地而起,激荡出充沛、强劲的发展动能。一个个创新创业故事在这里上演,展现出企业家风雨无阻的干劲、风雨兼程的姿态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时代风采。

  一批“首”字号创新成果相继涌现:金博股份国内首创使用碳基复合材料热场的锂电负极一体化示范线;金博碳陶制动盘“刹”出世界水准,并推出国内首款搭载碳陶制动盘量产车型;益阳橡机国内首台、全球最大规格剪切型GN700密炼机成功下线。

  一批“冠”字号产品脱颖而出,屹林材料磁悬浮列车垂向滑撬、艾迪奥网络通讯磁环、益阳橡机密闭式炼胶机获批湖南省单项冠军产品。

  一批“国”字号荣誉成功创成:益阳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金博股份、湘投金天、中科宇能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益阳高新区先进制造业“三张名片”——“一都”(世界电容器之都)、“一谷”(中国碳谷)、“一基地”(路机智造基地)不断被擦亮。

  信维高端MLCC项目投产后,将月产千亿只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源源不断地发往世界各地,全力打造世界前三的MLCC产业基地,助力益阳市建设“中国电容器之都”。

  金博股份领衔打造“中国碳谷”,牵头打造“碳谷”三期,聚焦高纯碳粉、碳纳米管、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等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研发与生产,2024年将逐步投产。

  三一益阳产业园在建成亚洲规模最大车桥“灯塔工厂”的基础上,正全力打造“中国最大路机智造基地”。

  “作为国家高新区,我们必须抬高发展坐标、树立雄心壮志,坚决担当起益阳市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引领区、后发赶超的增长极、东接东融的桥头堡、产业立市强中心城区战略排头兵,全面建设‘五好’(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机制体制好、发展形象好)园区的历史使命,到‘十四五’末,奋力挺进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益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左志锋对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思路清晰。

  在左志锋看来,既然是高新区,就要做好“高”“新”文章,体现“高”“新”特色,要立足大局大势锚定坐标、谋篇布局。

  在发展方向上,益阳高新区围绕“高质量”,紧盯“创新型”,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扩增量、强龙头、筑载体、补链条、聚集群为目标,围绕主、特产业积极引进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核心配套企业,形成“龙头+配套”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做大做强“都谷极”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在项目建设上,益阳高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实招和硬措施,抢抓机遇谋项目、千方百计争项目、全力以赴建项目,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实干精神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

  在高新人的如椽大笔中,一个以“高新”为核心的巨大创新磁场正加速形成:目前,益阳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2家,当之无愧成为益阳市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高新区。

  遍地英雄下夕烟

  ——紧盯高能高效,架桥、引路,推动创新动力更强劲

  2023年10月9日晚,益阳高新区企业金博股份迎来“高光时刻”:作为核心供应商代表出席广汽埃安昊铂品牌之夜暨昊铂SSR上市交付盛典。

  这是金博碳陶制动盘的第一个量产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搭载碳陶制动盘的量产车型,它标志着中国高端汽车长期依赖进口碳陶盘的历史结束。

  此后,好消息接踵而来:金博股份相继接到多家头部车企的量产合作订单。

  金博股份是在益阳高新区“土生土长”的企业,其碳陶制动盘是该公司历时10余年潜心研发呈现的精品力作。作为一家新材料研发企业,金博股份与生俱来就带有创新基因,加上成长在益阳高新区这片创新高地上,更激发了企业创新的无限动力。

  金博股份只是益阳高新区无数科技企业潜心研发,专注创新,塑造精品的缩影。

  “在益阳高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无论是公司内部环境,还是高新区管理部门,都在营造创新创业的浓烈氛围。在这样的‘土壤’里,所有创新成果都是水到渠成”。金博股份总经理王冰泉的一席话道出了所有创业者的心声。

  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帮助企业家早已融入益阳高新人的血脉。

  “企业是园区的根本,企业家是园区最宝贵的资源,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所在和最大底气。”益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俊杰如此强调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性。

  正是如此,益阳高新区打出“培育创新型企业、推进产业链协同、促进产学研融合”的“组合拳”,不断推动企业这个创新主体,融入产业创新这个“战场”。

  加大政策引导,让科创企业“开新花”——益阳高新区制定出台《益阳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实施方案》《益阳高新区落实“智赋万企”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益阳高新区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提升年”活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扶持企业创新创业。

  大力实施平台驱动发展战略,专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各类创新要素、资源集聚整合,全面提升园区科技、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搭建数字经济产业园、院士专家产业园、中以科技产业园等平台,逐步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孵化链条,既覆盖了从“萌芽”到“幼苗”、从“树木”到“森林”全生命周期,又实现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园中园就是链接链”的企业创新全产业链科创生态。

  拓宽创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了东部片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中南科创园科技创新及现代物流板块,“一园两中心”和高铁片区中央商务板块,以清溪村、天意木国为龙头的文旅体康产业板块等特色产业板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层次、全方位的“架桥”“引路”,迎来了创新发展的蓬勃春天。近年来,益阳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发明专利申请新增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屡创新高。一项项行业领先、填补空白的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益阳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日益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总收入屡创新高。拉满创新风帆的益阳高新区,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乘风破浪、全速前进!

  彩云长在有新天

  ——放眼长远长效,“科技+文化”实现创新生态更优质

  从益阳市区开车向南20公里,有一个叫作清溪村的地方,它是作家周立波的家乡,也是当年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原型村,现在正成为文人和游客的“诗和远方”。

  2023年,清溪村相继举办文学周和文旅大会,成为当年益阳市乃至全国热度高的乡村。

  一个高新区缘何发展文旅产业?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对科技创新有何支撑?

  依托“一个人”(周立波)、“一本书”(《山乡巨变》)、“一泓文化”(立波文化),围绕文学做文化、产业、景区,通过文化赋能、文旅融合,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通过这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推动园区纵深发展。

  这个发展思路,折射出益阳高新人对新业态的高度重视;这个创新之举,管窥出益阳高新人通过文化赋能、科技助力,通过“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探索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雄心壮志。

  清溪村的山乡巨变,让益阳高新区更加懂得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更让益阳高新区牢牢抓住营商环境这个“隐形生产力”,加快集聚各类资源,打通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努力构建“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圈,打造企业创新创业热土。

  2023年,益阳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13个益阳市级审批事项落户园区,创新实施“一件事一次办”事项5项。

  推行“三零”“四即”服务,为企业节省报建费3000余万元。深入开展“三送三解三优”活动,协助企业完成帮代办事项120余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30多个。

  强化惠企政策兑现,30余家企业获扶持资金3.3亿元。

  加强要素保障,2023年供用土地962.32亩,新增企业用工3200余人,水电气在益阳高新区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服务水平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益阳高新区营造的“双创”生态日益完善,推动“双创”动能更加澎湃,企业家更加安心、用心在此发展。

  “我们将以技术创新支撑公司发展与转型升级,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在新材料领域的领先优势,打造百亿元碳谷产业园区,助力益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寄乔说。

  信维电科(益阳)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张庆堂表示:“信维电科走过了不平凡的3年,将一片黄土变成了世界一流的MLCC定制厂房。未来3年,致力成为国内行业龙头,助力益阳市成为世界电容器之都。”

  “2023年惠同新材正式登陆北交所,是公司扎根益阳市22年的积极回报,是惠同新材实现引领世界金属纤维产业发展这一愿景的加油站。”湖南惠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雷说。

  可以预见,越来越多企业家的豪言壮语将在这片高新之地上升腾,更多奇迹将在这里发生。

  打开益阳高新区管委会官方网站,几幅“广告”引人注目。其中一幅写着:“创先进,争一流”——这是高新人仰望的“星空”;另一幅写着:“经济发展核心区、项目建设主阵地、创新创业主战场”——这是高新人坚守的“道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益阳高新区将坚定不移高举创新大旗,迈开铿锵步履,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建设“五好”园区,为现代化新湖南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2024-03-04 看益阳高新区如何突出创新驱动 助力“三高四新”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3461.html 1 “高原”之上攀“高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