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通讯员 沈振江 魏小慧 李硕
2024年,潍坊高新区谋划了“一四三一”重点发展思路,即:坚持党的建设“一个统领”,聚焦聚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开放创新“四项重点任务”,优化城市环境、民生环境、营商环境“三个环境”,夯实作风建设“一个保障”。潍坊高新区吹响了新一年争一流、争第一,促实干、抓落实的冲锋号。
在这里,一项项科技创新通过探索实践催生,一个个创新突破在生产中应用,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成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进而产业化的“生成器”“倍增器”。
在企业生产车间,科技创新激发出澎湃的发展动能,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技术从研发走向应用,向新质生产力进军。
自新年伊始,我国天然气发动机市场需求即持续攀升。在潍柴集团,得益于智能制造效能的释放,1月份,潍柴清洁能源发动机日产量突破850台,抢抓新一轮市场的机遇,市场份额达到近70%。
不止潍柴集团加速提质创新,山东天瑞重工研发的节能30%-50%磁悬浮鼓风机等系列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山东奥新医疗科技3.0T四肢关节磁共振产品获山东省目前唯一的磁共振生产许可证,填补了行业空白……
在潍坊高新区,潍柴新能源动力、歌尔虚拟现实、凯信高端装备、华滋自动化模切设备等行业领域,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速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不久前召开的潍坊高新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谋划确定了2024年“一四三一”重点发展思路,即:坚持党的建设“一个统领”,聚焦聚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开放创新“四项重点任务”,优化城市环境、民生环境、营商环境“三个环境”,夯实作风建设“一个保障”,吹响了新一年争一流、争第一,促实干、抓落实的冲锋号。
快字当头、干字为先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2月26日上午,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2024年春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潍坊市分会场设在潍坊高新区。作为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位于潍坊高新区的磁悬浮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35亿元,是潍坊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引领性项目之一。潍坊高新区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光学介绍说,该项目以磁悬浮产业龙头企业天瑞重工为引领,研发生产磁悬浮鼓风机、真空泵、冷媒压缩机、低温余热发电机等系列产品。项目全部达产后,年新增产值100亿元、税收7亿元,年可为社会节电100亿度、减少煤炭消费400万吨以上,为经济稳增长、开门红提供强力支撑。
做好今年工作,关键是狠抓落实、真抓实干。抓落实,成为潍坊高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投身高质量发展的一致行动,是潍坊高新区干部队伍最厚重的底色。“我们坚持‘快’字当头、‘干’字为先,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努力推动高新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潍坊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文君说。
在潍坊高新区,大项目、好项目快速发展的“进度条”被不断刷新,一批新的大项目、好项目在快马加鞭、抢先发展:潍柴发动机数字化生产基地项目是山东省重大项目,按照世界“灯塔工厂”标准建设,总投资额100亿元,年新增高端发动机产能100万台;力创科技产业园投资60亿元,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分3期建设,着力打造集团总部和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潍坊元宇宙未来创新谷重点引进元宇宙产业内容制作、软件研发、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项目,已聚集高端软件开发、内容制作企业42家……
项目建设贯穿潍坊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主线。今年,潍坊高新区做好“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文章,一手抓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规模扩张,力争两大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一手抓元宇宙、磁技术、航空航天、储能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力争产值增长30%以上。实施总投资额1561亿元的201个产业项目,完善“领导包靠、专班服务、跟踪调度、督导问效”推进机制,推着项目往前跑,为新一年产业发展鼓足后劲。
1月2日,潍坊高新区举行航空航天项目群组团落户签约仪式,顺利签下开年“第一单”。潍坊高新区颁发了潍坊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顾问聘书,国创公司与航空航天项目群代表正式签约,以此为起点,打造潍坊航空航天产业升级版,持续建设全国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高地。
今年,潍坊高新区聚焦聚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开放创新四项重点任务,持续推动经济量质齐升。
“龙头、首创、首造”
优质产业集群强劲发展
面对2024年的新形势、新挑战,潍坊高新区党工委有信心、有底气、有力量,大胆提出全力“争一流、争第一”。这源于高新区一个个行业首创、技术领先的“高新智造”龙头企业强劲的发展动力。
时值初春,潍坊力创科技加工车间一派“热气腾腾”:100台五轴加工机床正开足马力,加工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在智能电控总成技术体系中,国外企业大多只掌握一两项技术。而我们打通了电控、机械、液压、软件各环节。”谈起企业订单爆满的缘由,力创科技董事长王立峰自信地说出了企业的独特优势。
放眼潍坊高新区产业发展,自主创新始终是科研创新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各大企业疾步前行,凭借各自独门秘籍纷纷“出圈”:潍柴、歌尔、盛瑞、天瑞新获中国专利奖,潍柴、天瑞新获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潍坊市6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全部落户高新区;新增山东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7家,总数达到86家、其中“国”字号13家,为潍坊市最多……
在潍柴集团,这家把柴油机做到领先全球的龙头企业,燃料电池也取得全球领先性突破——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商业化产品,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创造全球最高纪录。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细分市场专科化领域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3.0T四肢关节磁共振产品,获山东省目前唯一的磁共振生产许可证,填补了行业空白。
龙头企业是高新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潍坊高新区实施的中小企业“育苗扶壮”行动,支持高新区企业发展创新力、创造力,现已呈现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良好态势。
引得来、留得住、育得好
一流创新创业高地加速崛起
2月18日,在潍坊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从事食品经营的办事群众张先生正在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业务。通过食品“全链条”办理模式,仅用20分钟他就领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新的一年,我们将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无证明’城市建设提效、‘一站式’审批模式升级和全流程代办服务拓围等重点工作,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潍坊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任汤国富表示。
企业发展在哪里,人才创业在哪里,潍坊高新区的高效服务就到哪里。现在,在潍坊高新区开办企业,证照可“三联办”,档案可“掌上查”,现场核查可“云勘验”,企业开办便利度大幅提升。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提升经济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今年,潍坊高新区树牢“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的理念,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当好企业的服务员,积极帮助企业解难题、争资源、拓市场。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跟上精准服务,对总投资额1561亿元的201个重点产业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开工率、纳统率、投资完成率等关键指标走在潍坊市前列。对九大片区的74个重点项目,坚持每周会议或现场调度,及时解决困难问题,推着项目往前跑,为企业成长创造公正透明、服务高效的良好环境。
随着潍坊高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和年轻人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潍坊高新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一手抓城市配套,一手抓企业服务,加快完善城市配套特别是东部片区开发改造,着力打造产业共同体、便利交通链、资源配置群,真正让高新区的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育得出。
为此,潍坊高新区下大力气提升硬件配套,珠光街、高三路等8条道路竣工通车;56个海绵城市项目顺利验收、数量为潍坊市最多;新建成口袋公园4处;争取国家电网投资1.9亿元,3 座110千伏变电站春节前全部投用;吾悦广场正式营业,潍坊高新区在建商业综合体和酒店项目12个,彰显人才栖息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