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4日
第A17版:创新园区 佛山

佛山高新区:打造“四个高地”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季华实验室

  仙湖实验室

  位于南海园的广东金融高新区

  美的总部大楼  本版图片来源:佛山高新区

  千灯湖创投小镇

  灯塔科创中心效果园

  ▶ 邓国燊  本报记者  罗晓燕


  2023年,佛山高新区积极融入佛山北向战略,加快推进佛山高新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高地、现代产业集群高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高新区特色企业服务高地“四个高地”建设,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目前,佛山高新区已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超5400家。2024年,佛山高新区正重整行装再出发,向着更大梦想、更多期待前进。


  佛山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27位;全年引进落地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6个,投资总额844.3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超5400家,占佛山市的比重接近53%,占比较2022年提升近6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国家部委下达的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任务,总数达到1355个,达成率近200%……2023年,佛山高新区积极融入佛山北向战略,加快推进高新区“四个高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高地、现代产业集群高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高新区特色企业服务高地)建设,推动高新区“一区一核五园”(一区即佛山高新区,一核即创新灯塔产业园,五园即禅城园、南海园、顺德园、高明园、三水园)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佛山高新区将紧扣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按照佛山市委‘515’高质量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广东省、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持发展硬科技和提升软服务并举,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增强重大创新平台的科技研发水平,推动形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软件、机器人等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等。”佛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学骏透露。

  攀“高”逐“新”

  高标准打造科创高地

  一颗废旧锂电池,通过技术创新变成正极材料,且锂回收率达90%、镍钴锰综合回收率达99.3%、化学物耗降低40%、氨氮回收率达99.9%……这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应用的佛山高新区“硬科技”。

  这个由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退役锂电池循环再造绿色低碳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位于广州市的一家印刷显示行业企业内,季华实验室研发的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正在试验线上稳定运行。前不久,该装备成功实现5英寸300ppi基板打印及UV测试,此前仅日本一家行业头部企业实现300ppi打印精度。这也意味着,季华实验室OLED喷墨打印技术成功迈入全球第一梯队。

  此外,季华实验室新型显示技术研究团队还研制了G4.5 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并在近期成功实现了31英寸基板多色打印和图案化展示,为推动我国喷墨打印显示技术产业化迈出了一大步……

  这些都是佛山高新区全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高地的有力证明。

  过去一年,佛山高新区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加速建设,推动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佛山中心在南海园揭牌成立;国家药监局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一鼎生物)“国字号”重点实验室落户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助力瀚蓝环保产业孵化器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获批佛山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5名科学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目前,佛山高新区已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7家、广东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7家、广东省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9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平台力量。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佛山高新区以培育高成长企业为重点,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截至2023年年底,佛山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超5400家,占佛山市的比重接近53%,占比较2022年提升近6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佛山高新区高水平科技领军企业队伍加速壮大。除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退役锂电池循环再造绿色低碳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外,7个佛山高新区企业参与的项目进入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第五届佛山高新技术进步奖评选的72个表彰项目中,佛山高新区的企业和创新平台占比超一半。

  创新引领

  加速打造产业集群高地

  近日记者获悉,获得佛山高新区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专项资金扶持的广东佛智芯微电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目前在扇出型封装领域的专利布局已位居全球第五。

  继2021年开展前沿技术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项目评选后,2023年佛山高新区再次开展新技术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申报扶持,鼓励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先进传感器、新型储能等新技术、新产品,解决产业转型共性需求,推动行业实现降本增效。其中,佛山高新区支持首批库卡机器人重载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整机智能化研发、生产及应用示范等8个新技术应用场景项目建设。

  过去一年,佛山高新区按照“存量优化、增量优质、集群发展”的思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构建“主导+特色+未来”现代产业集群,助力佛山市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当家。

  2023年10月15日,佛山市德珑磁电公司上市总部及高端制造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举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第一期建设计划2024年年底完成,2027年全部达产。

  据悉,佛山德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隶属德珑集团。德珑是国内外电子电器龙头企业的电子元器件核心供应商。该项目旨在打造国内一流的传感器、MCU、磁元件和电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当前,佛山市正全力打造518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和“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全力优化佛山市产业结构并重塑产业空间。

  佛山高新区发挥“一区五园”制度优势,大力统筹推进佛北战新产业园和“双十”园区建设,牵头完成佛北战新产业园两大核心起步区(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大同湖科技产业园)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其中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成为佛山市首个具有产业空间发展导则的产业园,保障园区规划的精准传导落地和实施。

  同时,佛山高新区管委会成功申报2023年度专项债券资金4.835亿元,用于支持佛北战新产业园云东海生物港建设项目、云东海生物港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同湖科技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创新灯塔社区建设项目,目前相关专项债资金已全部完成拨付。

  2023年,佛山高新区“一区五园”引进落地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6个,投资总额844.34亿元,其中不乏来自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这里还吸引来自半导体、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21个高层次人才团队落户。

  朗华工业供应链项目10号单体建筑已竣工、广东医谷一期项目全部封顶、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科创中心首期已投入使用、信扬科技成像模组生产项目实现投产、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已开始基建施工、佛山国际陆港已开港运营……当前,佛山高新区现代产业的发展活力正不断显现。

  接下来,佛山高新区将统筹推进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并依托5个园区,协调推进“双十”园区建设,推动形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软件、机器人等优势产业集群。

  筑巢引凤

  打出人才引育用留“真功夫”

  前不久,由佛山高新区牵头建设的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再传喜讯,创新灯塔社区市政配套工程(北区)项目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

  这个总投资2.6亿元的重点项目,于2021年1月6日开工建设、2022年9月27日提前101天完工通车。除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外,该项目还先后获得2021年佛山市百万职工岗位零事故行动优秀创建单位、2022年度佛山市市政基础设施优良样板工程等荣誉。

  记者从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了解到,目前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一批重点项目已完成建设预期目标,灯塔社区科创中心、佛山万洋科技众创园项目已封顶;星中创风梅岭产业园与中国科技开发院、中国赛宝实验室等达成战略合作,储备意向入驻企业89家;灯塔社区北区市政路网、人才公园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创智湾公寓博士楼首批140套公寓投入使用。

  “我们当初选择灯塔产业园,就是看中佛山高新区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支持。”佛山高新万洋众创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咏梅说,目前项目的收尾工作正在如期推进,根据计划,将于3月份对企业进行交付。

  “2024年园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招商引资,目前已经招商的企业有6家,都是非常优质的企业,其中有一家还是准上市公司。”张咏梅表示,万洋科技众创园正式投入使用后,将迎来一个招商高峰。

  去年9月,《促进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正式公布,相关激励最高可达1亿元。同步配发的政策解读中强调,“加快将灯塔产业园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国家级应用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载体”。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佛山高新区从高校孵化联盟、成果转化机构、产业园区、研究院及社团组织中聘请各类专家担任佛山高新区“招才引智”顾问。佛山高新区通过强化引才合作机制,推动产业与人才的常态化对接,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携带科技项目和核心技术前来转化发展。

  为加快创新型人才集聚,促进佛山传统行业转型升级,2020年佛山高新区出台《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专项引导资金实施办法》,近4年已累计投入近3.6亿元财政资金,扶持人才团队项目95个,成功树立佛山高新区人才品牌,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集聚,取得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目前已培育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软硬兼备

  以“软服务”培育“硬科技”

  2023年12月18-22日,佛山高新区率领36家佛山企业走进西安,展开为期5天的产学研对接活动,短短几天便促成了多项合作。

  其中,广东顺德融方电器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达成人才联合培养的初步合作意向,用时2天;德尔玛清洁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学院达成产学研精准合作,仅用了不到半天。

  此次组团西安行,是佛山高新区以“软服务”提升企业“硬科技”实力的一次务实行动。

  近年来,作为佛山重点打造的“一区一园一城”平台之一,佛山高新区一手抓“硬科技”发展,一手抓“软服务”提升,吸引和推动越来越多高水平科技成果落地佛山,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高水平“走出去”。2023年,佛山高新区组织企业多次组团出海抢订单、占市场:72家汽配企业参加第十七届法兰克福汽配展(深圳特展),收获意向订单近8亿元;18家企业参加2023德国科隆牙科展,收获意向客户近100个。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更是装载佛山市产业及企业需求,多次北上北京、东连上海、内接深圳,还首进我国香港地区,达成精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

  高质量“引进来”。目前佛山高新区已和清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佛山当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同时,佛山高新区大力推进高新区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利用瀚海国际海外资源,促进海外项目引入、技术和人才交流对接。2023年,佛山高新区已引进海外背景项目5个,举办企业跨境发展系列活动6场,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个。

  2023年,佛山高新区全面铺开“五个一”服务工程,即着力建设一个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一批企业服务驿站、一个企业服务资源池、一支企业服务队伍和开展一系列企业服务活动。目前,佛山高新区已成立首批企业服务驿站9家;遴选78家机构组建企业服务资源池;上线“一站式”服务平台;组建起一支百人的企业服务专员队伍;组织举办高新大讲堂、黑马大赛湾区赛、佛企进西安交大等一系列服务活动,全年累计联系服务企业超1万家次。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持。佛山高新区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共建佛山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为佛山高新区企业配置专属300亿元信贷资金规模,推出“佛山高新区数字贷”“佛山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专属金融产品,惠及佛山高新区企业286家,贷款余额193.46亿元。佛山高新区还建设运营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佛山高新区专区,上线企业专属金融产品111个,获批通过企业融资申请21笔,融资金额54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高成长企业科技贷、高新区融担贷等金融产品支持科技企业127家,贷款金额6.9亿元。

  同时,佛山高新区运用创新积分制评价体系,科学画像,引导政策、资金等精准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好苗子”企业,专属创新积分贷产品惠及企业48家,审批金额超20亿元。佛山高新区被科技部授予“企业创新积分制”优秀工作单位称号。以成立佛山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为推进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的重要举措,佛山高新区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平台。

  踏上新征程,迈好新步伐。2023年,佛山高新区以令人感动的努力与拼搏,成就了令人难忘的“高光时刻”。2024年,佛山高新区重整行装再出发,向着更大梦想、更多期待前进。

2024-03-04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3428.html 1 佛山高新区:打造“四个高地”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