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邓淑华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并引导领军企业前瞻谋划新赛道,通过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培育未来产业新主体等。
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阵地
早在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这是我国首次从中央层面提出‘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在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理事长颜振军看来,“对于从事创业孵化领域工作的人来说,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一次难得机遇。对中国创业孵化体系来说,这是一个实现重构的机会。”
事实上,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也是我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2022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批复同意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等10家作为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作为建设试点培育。
“这是我国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的重要举措。”国科火炬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主任杨晓非同时表示,“并非所有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都适合做未来产业。”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这一举措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有着深远影响。这也意味着孵化器将成为政府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关键抓手,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武汉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总经理助理邓培表示,“此外,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集聚全要素科技创新资源,不仅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而且是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注重前瞻性技术孵化和培育
对于未来产业孵化器而言,最重要的是做什么,由谁来做。
在邓培看来,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旨在抢占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组织实施产业孵化,扶持和培育未来产业领域的初创企业,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发展。与传统孵化器相比,未来产业孵化器可能更注重前瞻性技术的孵化和培育。同时,未来产业孵化器也更加注重与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创新生态。
“对未来产业孵化器的评价,是一个新课题,关键看它是否聚焦在特定产业或领域,能否发掘科学创业的种子并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颜振军认为,《实施意见》提出领军企业将是培育未来产业的新主体,非常恰当。“一方面,领军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是当前产业的主导者,它们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产业能否顺利出生。另一方面,在新的地平线上,未来产业总会升起。领军企业是被动地被颠覆还是主动地自我革命,取决于其战略选择,如果它们能够容忍,甚至主动挖掘培育未来产业,就能实现一次一次蜕变和升华。”
“未来产业孵化器不见得都是大孵化器,它一定是精细化孵化器,更多的是在交叉前沿孵育颠覆性创新成果。”杨晓非表示。
需摒弃急功近利心理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孵化基地既迎接机遇,也直面挑战。
在邓培看来,我国各级政府对未来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孵化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未来产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孵化器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孵化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合作将更加紧密,共享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与此同时,未来产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非常高,特别是需要一批懂产业、会孵化、善经营的孵化器运营服务人才。”邓培表示,“未来产业领域的市场风险较高,技术更新迅速,要求孵化器和入驻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市场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杨晓非深切感受到,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发生内在变革和外在变革。“在内在变革中,我国涌现更多高质量发展孵化器、标杆孵化器、产业孵化器,而不再以房子租得好、企业聚集程度作为孵化器评价标准。外在变革中,在各级政府的部署下,孵化器培育更多好项目,诞生更多新公司。在‘育苗造林’进程中,未来产业孵化器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要有耐心的财政支持、耐心的社会资本投入和耐心的工作团队。”
颜振军直言,发展未来产业孵化器是一个比较长的进程。“当然我们期待尽快出现具体的创新与产业成果,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良好的组织安排、政策支持,形成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的完美机制和模式。只有这样,中国创业孵化体系才会发生更大变化,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土壤和生态,才会在未来产业领域赶超和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