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2日
第A11版:成果转化

大庆谋划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东北石油大学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许丽娜/摄

  ▶ 戴小民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2023年12月,大庆能源和新材料创新联合会成立大会举行,旨在通过构建具有大庆市特色的“一联盟、一平台、一园区、一套政策”自主创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高速路”,让更多科技成果在大庆市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走向国内外市场。

  科学家+企业家“双向奔赴”

  大庆能源和新材料创新联合会成立大会结束后,大庆亿鑫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刘潇,开启“追星”模式,对来参会的院士、名校院所的专家,他几乎拜访了个遍。

  “公司成立23年来,是创新为我们企业注入了澎湃活力,净利润这几年是翻着跟头攀升。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200余件。这不,我们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120万吨/年石脑油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创新联合会,可以让我们企业能与这么多名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合作,一定会助推我们的创新少走弯路、更上一层楼。”刘潇说。

  跟刘潇一样,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技术发展部副主任孙桐建也把到会企业家的名片,悉数收入“囊中”。

  孙桐建表示,创新联合会的建立,是推动央地合作,构建具有大庆市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和关键抓手。作为大庆油田重要骨干科研院所和工程原创技术策源地,采油院将以创新联合会为依托,通过“政产学研用”创新机制和平台,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推动油气和新能源协同发展,为地方企业创新尽力。

  依托创新联合会这个平台,科学家、企业家“双向奔赴”协同创新,将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加速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

  科研成果只有转化落地,才能真正发挥价值。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效益从“1”到“N”倍增的重要一步。

  创新联合会首批会员单位,共有10所高校。东北石油大学是惟一的大庆市本地高校。

  东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吴红军表示,作为位于大庆市的石油特色院校,东北石油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大庆市的支持与帮助。创新联合会的“一平台”为学校提供了一片创新沃土,可以与其他成员单位共享科研资源、技术成果和人才优势,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一园区”为高校提供更多的产业园区支持,促进学校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创新联合会政策体系能够为各高校提供更加优质的“引才—育才—留才”环境,将高校毕业生转化为大庆市发展的人才优势和发展动能。作为创新联合会的成员之一,学校也将与其他成员携手,为大庆市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东油力量。

  北京化工大学与大庆市一直合作紧密,互动频繁。2022年,双方合作制定了《“双碳”背景下大庆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围绕大庆市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为进一步巩固校地合作取得的良好成果,有效发挥学校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双方协商决定在大庆市建立技术转移中心。

  “下一步,北京化工大学将以创新联合会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共促发展,推动校地、校企、校所协同创新,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大庆转化落地。”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任钟旗表示。

  打造成果转化优质“生态圈”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架起一座“铁索桥”,实现从研发到产品应用的跨越,是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何使创新联合会这个“柔性组织”成为科技创新的“刚性支撑”?

  大庆市提出了3项保障措施。

  建立推进工作专班。成立“大庆能源和新材料创新联合会”推进工作专班,主要职责是配合创新联合会,常态化对接会长单位,召开创新论坛及相关对接活动,推动科研创新成果在大庆市转化。

  构建协同化统筹管理体系。构建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化统筹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大庆市与成员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精准对接机制,筛选一批在研或小试、中试项目优先在大庆市转化,具备产业化的成果优先供给成员单位,探索大庆市与成员单位科技成果“飞地”转化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水平。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技术转移服务为主轴,形成集资源聚集、加工展示、资源配置、作价评估、担保交易、科技服务、科技培训、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建立主动“奔向”高校科技创新、及时发现和挖掘有潜力的创新成果、对接市场主体提供转化支撑的工作机制和政策制度,着力打造从成果培育、成果孵化到成果产业化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全面服务大庆市能源和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1-22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3118.html 1 大庆谋划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