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山东烟台揭晓。
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包括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神舟十六号返回-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
其中,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表明,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中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神舟十六号返回,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中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
入选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包括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OpenAI正式发布GPT-4、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证明天基能源可信性、人类眼球首次移植成功、迄今最小粒子加速器问世、科学家首次实现单原子X射线探测、全球首张昆虫大脑“地图”绘制完成、人类泛基因组首张草图发布。
其中,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刊发在美国《科学》《科学进展》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21篇论文公布并阐释了迄今最全的人类大脑细胞图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这一系列研究揭示了3000多种脑细胞类型的特征,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大脑的独特之处并推进脑部疾病和认知能力等研究。它代表了科学界在解开大脑奥秘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OpenAI正式发布GPT-4——OpenAI发布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这是其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GPT-4的发布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人工智能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未来或将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工具。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30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童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