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第A1版:封面

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在京成立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11月29日,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召开。

  当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天津市、河北省高新区主管部门共同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区、石家庄高新区、保定高新区、唐山高新区、燕郊高新区、承德高新区等7个国家级高新区及沧州、衡水2家省级高新区自愿发起成立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旨在充分发挥各国家高新区资源禀赋、创新要素比较优势,通过搭平台、促合作,加强高新区之间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共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推动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强、更有力的辐射带动和高端引领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陈克龙指出,成立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区的作用,促进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新经济产业协同和创新发展。联盟要主动把握区域差异,高水平推进协同创新,聚集重点领域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更多新技术在京津冀高新区转化和产业化;高水平推进产业协作,围绕六大产业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领京津冀产业加快升级;高水平推进共建共享,推动京津冀三地高新区共同打造高端合作交流平台,强化创新资源和人才的高效流动,激发区域更大活力。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宇蕾表示,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成立,是推动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具体举措。希望三地高新区在高精尖产业协同布局、重大产业化平台和项目落地、政策规划制定、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标杆;通过联盟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三地高新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6G、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融合发展,助力三地共同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表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以服务天津滨海高新区为切入点,大力支持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发展,支持联盟在京津冀开展资源共享、创新互动、产业协同、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工作,共同服务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打造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京津冀样板。

  河北省科技厅厅长龙奋杰表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京津冀三地共同搭建国家高新区联盟这一重要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交流平台,必将在推动三地产业协同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会上,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揭牌。首批发起成员单位共同签订了《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倡议书》,倡议共担高水平自立自强新使命、共建交流合作新机制、共立创新发展新格局、共筑协同发展新高地,推动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更加有力有效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一步,联盟将坚持“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宗旨和原则,搭建交流信息、共享资源、协同发展的高端平台,推动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强、更有力的辐射带动和高端引领作用,努力使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2023-12-04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2670.html 1 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在京成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