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36版:创新园区·榆林

做好“高”“新”两篇文章

榆林高新区着力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高科大厦

  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

  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西北大学陕西碳中和研究院揭牌

  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签约仪式

  颁发榆林科技创新顾问聘书

  欣欣向荣的榆林高新区  本版图片来源:榆林高新区

  ▶ 周锦红  本报记者 叶伟


  作为榆林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榆林高新区锚定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目标,持续做好“高”“新”两篇文章,大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未来,榆林高新区将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构建高端化工、氢能、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千帆竞发勇者胜,百舸争流奋楫先。

  当前,榆林高新区在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新区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数据最具说服力。2023年1-6月,榆林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10.5%;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9.2%;地区生产总值245亿元,同比增长9.8%。

  成绩是干出来的。作为榆林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榆林高新区锚定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目标,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持续做好“高”“新”两篇文章,大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全力积聚创新发展动能,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补链延链强链

  产业聚集成势

  10月10日,榆林高新区举行2023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2个,包括中化学年产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榆林中科千吨级乙醇脱水制乙烯中试项目、衣人美防护用品原材料及各类防护用品生产线项目等,总投资额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2亿元,涵盖先进制造、能源化工、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改善、商业住宅等六大领域。

  据悉,此次项目集中开工,将为榆林高新区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实现优势产业聚集成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加快榆林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下一步,榆林高新区将以此次项目集中开工为新起点,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调调度,全面加强各项要素保障,全程做好跟踪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榆林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编制产业投资指南,修编高新区招商“地图”,研究制定高新区3年招商行动方案,全面启动驻点招商工作,招商引资卓有成效。

  榆林高新区能源化工项目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引进建设1.5万吨固体甲醇钠、烯烃抗氧化剂催化剂、1万吨聚酰亚胺单体及聚合物新材料、中煤90万吨聚烯烃等下游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项目;装备制造项目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三量”齐升,引进了沈鼓集团、上海创力、远景能源、隆基等行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煤机装备、通用装备、风机装备、光伏装备产业链;以华秦、陕西氢能产业发展公司为主,积极布局制氢—储运—氢燃料电池—氢能整车全产业链,投资5亿元的氢能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陕西首台1000标方每小时高活性电极电解槽在榆林首发,建成陕西省首座日加注能力1000kg的加氢站,陕氢集团投资近78亿元的榆林氢能产业园(制氢)示范项目落地。

  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助推榆林高新区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逐渐形成连片发展的产业集群。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近年来,榆林高新区立足高新区现有的煤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科创资源优势,统筹布局23.6平方公里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10平方公里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涵盖国家级孵化器、智能无人产业、大学科技园在内的高新技术及现代服务产业园三大“区中园”,重点发展高端烯烃新材料、中试示范、新能源装备制造、氢能、储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构建分工清晰、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榆林高新区坚持把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科技创新同步实施、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加大政策激励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借力秦创原(榆林)创新中心建设,扎实做好人才“引、聚、育、留”工作,全力推动区域人才高地建设。

  今年以来,榆林高新区采取“平台+人才”“项目+人才”“活动+人才”“伙伴+人才”“四位一体”引才模式,聘请刘中民、苏义脑等4位院士为科技创新顾问和榆林“院士之家”科学家,引进张秋禹、刘家旭等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引育“陕西省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级人才15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6支,科技经纪人50人、新双创队伍400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榆林市第一。

  人才不仅要“引进来”,更要“留下来”。而留才的关键在平台载体。近年来,榆林高新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耕科技创新领域,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全力融入秦创原建设,为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形成吸引人才汇聚的“强磁场”。

  今年以来,榆林高新区引进落地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榆林中试基地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分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启动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国内首个多能融合中试及示范基地,成功获批陕西省中试及示范基地。拥有2个陕西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陕西省级创新联合体,累计建成榆林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92个,数量和质量均创榆林市之首。规划整合园区20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基地,榆林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达14家,其中国家级2家、陕西省级5家,设立榆林高新区异地孵化器(西安),开启“异地孵化”新模式。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副中心落地高新区,成为各县区与各产业园区、企业等对接秦创原人才、技术、项目的榆林总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9月12日,陕西省政府批复同意榆林高新区建设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据悉,榆林高新区协同创新区总面积52平方公里,围绕“一中心、两组团”(面积5平方公里的中欧班列榆林集结中心物流园;面积28.4平方公里的榆林高新区核心区、18.6平方公里的榆横工业区)思路建设。其中,在榆林高新区核心片区布局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产业,深化“投资+孵化”发展模式,放大“双创”乘数效应,打造“创新榆林”品牌。

  实施四大工程

  创新主体量质齐升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公布了2023年陕西省瞪羚(潜在)企业名单,榆林高新区企业天地(榆林)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榆林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陕西省瞪羚企业,榆林洪宇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陕西省潜在瞪羚企业。

  其中,榆林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注册资本达1亿元,主要从事煤矿设备的制造、研发及维修,主要产品有煤及半煤岩巷道掘进机及配套设备、短壁机械化开采设备、液压支架及其元部件、井下无轨胶轮辅助运输设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电气设备系列等。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通过了国家安标中心矿用设备检修服务资质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榆林市级三级安全生产企业等权威认证;先后获得榆林市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培育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榆林市高新技术企业30强、榆林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誉。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近年来,榆林高新区纵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企业发展需求,配套资源,精准服务,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围绕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目标,持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以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链条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释放惠企红利,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充分激发科技企业创新和创业活力,培育出一批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营业务,创新能力突出、成长潜力较高的高成长性企业,持续推动科技企业做优做强,高新区科技创新主体数量、创新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榆林高新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41家,通过陕西省科技厅公示高新技术企业86家,瞪羚(潜在)企业3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释放发展活力

  6月29日,榆林高新区管委会财政局、榆林高新区税务局联合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进一步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会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榆林市分行业务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为榆林高新区民营企业专属打造的科创e贷、快捷贷、小微易贷等多种信贷产品,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高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手续最简洁、审批最快速、利率最低、额度最高的金融产品,全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陕西亿丰税务师事务所讲师为企业推送了财税政策,进行了税法解释、纳税辅导,助力企业懂政策,报好税。

  金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风雨露。近年来,榆林高新区出台融资担保贷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设立并运行榆林市第一只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强政策引导,持续优化金融环境,不断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提升金融服务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水平,加快构建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实现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除了完善金融生态、助力企业发展外,榆林高新区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新区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活释放发展活力。建立“异地受理、同城同办、网上办理、远程审批、协同联动”服务模式,与陕西省11个高新区和榆阳区建立协调机制,实现168项业务“跨区通办”、160项业务“同城同办”;主动承接榆林市委托的91项行政许可,建成投运24小时自助服务区。

  此外,榆林高新区积极推进高水准精细管理,美化人居环境,加大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照创建工作标准,不断提升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为高新区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和安全环境。全面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和义务教育“名校+”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优化办学模式,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统筹推进平安创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创造安业、安居、安心的良好环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榆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军表示,未来,榆林高新区将继续聚焦建成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构建高端化工、氢能、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23-11-27 做好“高”“新”两篇文章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34.html 1 榆林高新区着力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