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35版:创新园区·泰安

挺进发展“主战场” 燃动工业“主引擎”

泰安高新区: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高新样板”

  发展活力满满的泰安高新区  本版图片来源:泰安高新区

  晶优光伏绿色基地智能生产线正式投产

  泰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园融合蛋白项目

  圣阳年产4GWh圆柱锂电池项目

  人天书店集团泰安总部项目

  郁郁葱葱的凤凰河

  ▶ 本报特约通讯员  金利 王军  李亚宁


  作为泰安市创新发展主阵地,2022年泰安高新区交出一份靓丽答卷,主要指标均居泰安市前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泰安高新区将以“闯”的劲头、“拼”的精神、“实”的作风,众志成城同心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久久为功扎实干,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高新样板”。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未来。2022年3月9日,泰安市召开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动员大会,立争先之志,兴实干之风,举万众之力,吹响了坚决打好打赢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这场硬仗的冲锋号,开启了泰安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作为泰安市创新发展主阵地,泰安高新区责无旁贷、奋勇争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泰安高新区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2022年,泰安高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列泰安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列泰安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列泰安市第1位。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走进泰安高新区,处处都是火热的建设和生产景象。泰安高新区争分夺秒抓建设、冲进度,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精准发力新能源

  产业向“新”而行

  发展不息,招引不止。泰安高新区强化“链”式思维,精准发力新能源产业,采用基金招商新模式,“串基成链”,打造产业平台招商引资的重大“推手”。

  晶优3GW光伏组件项目、圣阳股份年产4GWh圆柱锂电池项目,皇氏10GW光伏电池制造项目、新艾电气2GW储能设备项目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或开工建设,搭建起新能源发电、电池、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新格局,这让泰安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发展。“泰安高新区紧紧抓住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引进落地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优质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山东省十强产业要求,符合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战略,对泰安高新区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相关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会带动泰安高新区迈上一个新台阶。”泰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斌说。

  在新能源产业进行深度布局、抢占新赛道,是泰安高新区的先手棋。该高新区以“抓产业上项目”为工作主线,聚焦高质量,勇蹚新路子,瞄准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精准招商,通过基金招商、积极参与举办各类招商活动、开展网络招商等各类形式,集中签约了泰山新闻出版小镇高端绿色印刷、现代化医药仓储物流中心、生物传感器研发制造、高端手机精密零部件生产基地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涵盖医药仓储物流、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特色金属、医疗器械等领域。这些项目前景好、质量高、投资大、后劲足,与泰安高新区产业布局高度契合,为泰安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注入了新动力。

  近年来,泰安高新区成立多只基金,总规模近百亿元,侧重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等多个重点产业,形成了“以产业基金汇集招商线索、由基金投资管理团队研判项目质量、靠社会资本力量推动招商引资”的“以投促招”新局面。例如,通过基金招商,晶优3GW光伏组件、皇氏10GW光伏电池、瑞晶10GW光伏电池及新型建筑材料项目等3个项目实现了快速签约落地,用25亿元政府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总投资额达91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泰安高新区将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光伏制造基地,年产值可达290亿元,年税收可达9亿元以上。

  强化梯次培育

  助企转型升级

  “在泰安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扶持下,我们公司的‘国家重大基建工程用高性能土工复合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荣获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该项目突破9项关键核心技术,3类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解决了我国高铁、长桥长隧等重大工程用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项目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港珠澳大桥、京港澳高速、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冬奥会等上千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际、国内之首。”谈到企业的发展情况,泰安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训美充满了自豪。

  路德公司的发展壮大,是泰安高新区梯次培育企业行动的一个缩影。

  如今,泰安高新区的企业培育实现了新发展。“今年以来,泰安高新区新增泰开箱变等山东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山东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瞪羚企业4家。截至目前,泰安高新区培育山东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22家(其中国家级单项冠军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瞪羚企业22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2家,两年时间增加了80多家,主要培育传统产业和梯次培育一些高端轻资产项目。”泰安高新区经济发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深化数字赋能

  升级改造产业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加强5G、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等数字技术应用,作好与自身实际结合的文章,可以稳步推进企业管理端、制造端、服务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降本提质增效。泰安高新区深化数字赋能,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引导企业用好用活“数据”生产要素,鼓励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力打通数据链条,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数字化产业生态,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获评山东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

  为深化数字赋能,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泰安市主要领导及产业链链主多次深入泰安高新区企业泰开互感器公司数字化转型成果项目、蒙牛乳业泰安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尤洛卡(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项目等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指导并提出相关建议。

  目前,蒙牛泰安工厂已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并与北京大学合作研发数据采集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生产效率提升20%,获评山东省级智能工厂。山东泰开互感器有限公司已实现以ERP、MES等五大系统为核心,覆盖生产运营各环节的数字化体系,实现设计研发平台化、生产透明化、异常可视化、业财一体化,生产效率提高25%以上,有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路德打造所在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设计、工艺、制造、检验、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深度集成,建成行业首家国家级智能工厂;尤洛卡新上卧式加工中心FMS柔性制造生产线,并布局MES、WMS等数字化系统,建设数字化车间。

  项目建设蓄势

  赋能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命根子,项目是牛鼻子。“真没想到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投入生产。从项目开工到投产,泰安高新区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3GW晶优光伏组件项目负责人说。该企业项目是泰安市新能源产业链上重要的补链强链项目之一,从开工到首片组件产品下线,实际施工时间不足5个月,实现了当年签约落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产的目标,跑出了项目建设“新速度”。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泰安高新区进一步深化“三步走、一条线”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聚焦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筛选重点项目包保推进,组建工作专班,实施保姆式服务,打响“凡呼必应、凡事亲躬”服务品牌,密切跟进项目签约、重点推进开工建设、全力保障投产竣工。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以来,泰安高新区投资500万元以上在建、拟建技改项目达到84个;1-10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5.5%。新开工中至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项目30个,金冠宏等新竣工投产项目28个,全部完成年度“双32”目标任务。

  盘活闲置土地

  招引新兴产业

  近年来,泰安高新区大力推动低效闲置用地再开发再利用工作,主动研究对策办法,积极探索创新低效闲置用地盘活模式,充分激活存量资源,赋予低效闲置土地资源更高效益“二次生命”,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推进低效用地企业提质增效。先后采取直接收储、股权转让、土地置换、腾笼换鸟等方式,对11家企业进行清退,收回或盘活2000余亩低效闲置土地,有效地化解了新增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为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某重工机械公司因产品定位、经营不善等问题停产后,泰安高新区组织收回其427.03亩土地并重新安置了4个新项目,包括总投资额5亿元的中翔重工、3.5亿元的兴合环保科技、1亿元的顺诺机器人等,使闲置低效土地再次焕发新生机;大力支持原土地业主根据高新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开展技术创新、工艺改进,“零土地”技改,提高产出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某新材料项目,拿地后迟迟未开工,泰安高新区管委会多方协调沟通,依法竞得该宗372亩土地使用权,成功引进了皇氏10GW光伏电池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40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特色园区引领

  产业集聚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泰安市改革创新示范区,近年来,泰安高新区围绕经济发展主线,持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发挥特色产业园区的引领作用,招引了一批科创活力突出、发展潜能巨大的企业及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泰安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是全国惟一的服务新闻出版行业的特色小镇。“从无到有,如今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形成以编辑出版、印刷发行、仓储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并带动图书销售、印刷机械销售、油墨销售、纸张销售、研学文创、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发展。”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建喜介绍说。

  目前,泰山出版小镇出版传媒全产业链集聚区已完成建设面积75万平方米,人天书店、机械工业出版社等60余家企业入驻,产业聚集度持续增长。

  以项目聚人力,以人才带项目。泰安高新区高度重视人才项目引进工作,引进医疗监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由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组成科研团队,其中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陈晓东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泰安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四维卓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投资。近年来,山东四维卓识借助其在数字建造领域的优势资源,联合多家国内央企、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数字工程科技基地。该项目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刘磊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担任首席顾问科学家,该项目课题已获批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国家重大专项。超短纤维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院研究员李传波带队,山东大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以国内首创的毫米级聚合物纤维生产设备研发为中心,通过科研团队的研发创造,打破国外超短纤维制造技术垄断,其实用新型发明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空白。

  一批批产业项目逐渐成长为泰安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生命线和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2022年,泰开集团输变电产业园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泰山智造科技园区已完成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已签约入驻企业25家,预计年产值30亿元以上。泰山控股新动能产业基地引进总投资额10亿元的香港纽维智能终端电子产业园项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泰山智慧谷已建成面积达1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68家,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区。泰山创业·创意谷园区建成面积达6.14万平方米,吸引汇氏环境公司、英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投资入驻。

  创优营商环境

  厚植发展沃土

  “一个窗口、一名工作人员,不到半天时间就能办完营业执照和其他相关手续。”在体验了高效的服务效率和审批速度后,山东凯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女士高兴地说。

  这一切都源于泰安高新区政务大厅的市场准入“一窗受理”。“以企业的视角看,在泰安高新区这样的地方发展是一件很舒适的事情。”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泰安高新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以利企便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精简办理事项,集聚资源要素,提升服务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泰安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

  新型工业化项目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泰安高新区聚焦工业项目审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持续发力、多措并举,优化升级形成工业项目“极简极速极优”审批服务模式2.0版实施意见,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推行“承诺制”审批,创新提升“极简办”。深化“标准地”出让,创新提升“极速办”。拓展“全代办”服务,创新提升“极优办”。探索市政工程集成接入、“无感”服务。

  这是一个鼙鼓催征的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泰安市委以全面振兴泰安的胸怀和格局,抉择一条好路子,抓住一个发力点,融入一个大战略,重塑一个新优势,营造一个好环境,擦亮一个硬品牌,聚力一个同心圆,以奋进者的姿态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泰安实践”。战鼓敲响,泰安高新区以“闯”的劲头、“拼”的精神、“实”的作风,众志成城同心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久久为功扎实干,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高新样板”。

2023-11-27 挺进发展“主战场” 燃动工业“主引擎”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33.html 1 泰安高新区: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高新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