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34版:创新园区·南通

抓创新 强产业 优服务

南通高新区:锚定“两区”定位 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江海圆梦谷

  江海智汇园

  中科仪(南通)半导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

  江苏博沃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沃太能源

  南山湖  本版图片来源:南通高新区

  ▶ 本报记者  叶伟


  自成立以来,南通高新区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已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的“一主一新一智”产业格局,有力推动高新区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近期,江苏省科技厅通报了2022年度江苏省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情况,南通高新区首次跻身前十强。这不仅是南通高新区上下担当实干、奋勇争先的奋斗成果,更进一步增强了南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

  对于时间,人们总是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全新蜕变的重要时刻。2013年12月,南通高新区迎来了历史上重要节点: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10年来,南通高新区不遗余力抓创新、强产业、优服务,大力培育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科技服务示范园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赋能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总站等一系列“国字号”名片,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迈得坚实有力。

  抓创新

  激活发展“主引擎”

  近日,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圆满落幕,南通高新区企业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可回收复用液体运载火箭项目”获成长组二等奖,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入场券,这是园区企业参加江苏省科创大赛以来取得的成长组最好成绩。

  据了解,深蓝航天是一家以液体可回收运载火箭研发及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航天高新企业。去年,该企业创始人霍亮成功入选国家人才计划,成为南通高新区历史上第一位自主培养的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

  深蓝航天是南通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南通高新区实施《南通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十条措施》,通过开展“发现通高鑫”等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开展企业创新积分评价、推动企业开展“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等举措,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梯队,精准培育了一批省级瞪羚、潜在独角兽等企业。南通高新区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7家,瞪羚企业4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

  近年来,南通高新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全面提升人才引育力度。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袁宏亮就是南通高新区重点引育的人才之一。

  20年前,袁宏亮在德国留学,发现外国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四大发明”,内心被深深刺痛,就此下定了“让世界对中国制造刮目相看”的决心。

  2012年,袁宏亮毅然回国创业,一个“背包”闯南通,专注于锂电储能这一国内空白领域。十年拓荒深耕,目前企业已从3人“小舢板”发展成为海内外员工超千人的“大旗舰”,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获评世界储能大奖,正朝着科创板上市目标发起冲刺。

  一直以来,南通高新区坚持把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将人才集聚优势转化成园区发展优势。近年来,南通高新区先后入选国家人才计划1人、启明计划3人、省“双创人才”82人,市“江海英才”135人,区“510英才”213人。

  此外,南通高新区还积极创建创新载体平台,打造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的孵育体系,孵化器、加速器,创新载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获批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示范基地。

  在平台建设方面,南通高新区拥有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此外,2019年获批的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坐落于园区内,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制造和现代纺织产业,为企业提供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全领域的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协同保护、导航运营、专利预警等服务,发明专利授权可从两到三年缩减至最快三个月。

  强产业

  打造产业聚集“强磁场”

  走进中科仪(南通)半导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机加车间,便可以看到一条FMS柔性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行,几台数控机床一字排列,工作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识别部件后选择对应的加工程序,设备就开始自动进行部件加工。

  中科仪(南通)是目前国内可以批量生产应用集成电路12英寸晶圆厂干式真空泵的制造企业,属于行业龙头。“我们2020年5月落户南通高新区,去年11月首台试生产产品下线。”中科仪(南通)公司总经理助理金雪介绍说。

  2020年,与中科仪(南通)、富创精密一起落户南通高新区的还有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这个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司、集成电路零部件创新联盟共同打造。”南通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季清华介绍,为配套产业园建设,南通高新区制定出台了专项产业政策,设立了专项基金。

  好的项目和企业像一块磁铁,强大的磁力又会引来产业链上其他优质企业,中科九微、盛吉盛、嘉盛精密、纳设智能等企业正是看中了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的品牌效应,陆续选择落户南通高新区。

  优质企业聚拢,相互加持,南通高新区的招商磁场越来越强,能量越来越大,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南通高新区已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的“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发展格局。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上,南通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从材料供给、模具夹具,到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轻量化部件、汽车电子连接器等一体的产业链。南通高新区坚持把“国家火炬南通高新区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创建作为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做好产业规划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集聚汽车零部件创新企业,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及上下游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聚集区和辐射地。

  2022年,南通高新区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名单,成为南通市唯一一家入选单位。

  经过多年发展,南通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了以集成电路装备和零部件、高阶绿色印刷线路板和IC载板、电阻电容电感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的产业链条。2022年,电子元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便是技术上的“最强大脑”与产业上的“最佳拍档”在高新区相聚。例如,今年6月29日签约落户的北京真空电子是中国电科十二所投资建设的,产品聚焦真空热处理、真空环境舱、空间环境模拟、特种高压电源等方向。企业已获得南通地铁一号线及二号线的安检设备订单。据了解,该企业计划投资5亿元在园区打造电真空和智能检测整机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基地。

  长期以来,南通高新区招商团队瞄准产业链,实行精准招商,把一拨有产业关联的企业串成串儿,企业相互连接、加持赋能,实现群英荟萃、产业集群式发展。2022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达75.7%,充分凸显了集群式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优服务

  助力企业“加速跑”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园区的扶持。近年来,南通高新区聚焦创新,以政策引才,大力扶持顶尖人才和创业团队进园区创新创业。“园区科技人才政策的显著特点就是省市区有叠加,高新区对重点创新创业项目、优质创新研发平台、高效技术转化成果,再给予配套资助。”南通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局局长姚晓兰介绍说。

  据了解,南通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出台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建立从大专到博士直到高层次人才的全覆盖综合补贴体系,构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体系,让各类人才“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此外,南通高新区还推行科技人才政策“免申即享”“快申快享”服务机制,让创新主体以最快速度得到政策帮扶,激发市场活力,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创业氛围。

  为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今年以来,南通高新区组织开展“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活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将其打造成南通高新区科技金融的亮点品牌。

  据悉,“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是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由南通高新区携手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中国银行共同定制,以“低门槛、低利率、长期限、高效率”的优惠信贷政策为园区高企打造的专项融资服务活动。该产品以纯信用为主,辅以知识产权质押,满足基本条件的企业可获得不低于2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

  5月9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南通高新区和中国银行三方共同启动为期3个月的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南通高新区站)专项活动。

  8月8日,“聚力高企 共赢未来”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南通高新区成效发布会召开。据悉,自5月启动该活动以来,南通高新区共走访对接100余家企业,24家企业获得授信,授信总额达1.89亿元。

  江苏博沃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是生产新能源汽车低压配电系统和高压配电系统的企业,目前获得中国银行授信1000万元。

  博沃汽车董事长季林冲表示,此次授信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介绍,博沃汽车是2017落户南通高新区的,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资金压力比较大,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撑。据了解,南通高新区现有8只基金,规模达到96亿元,与国家大基金合作成立了18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内专注于投早投小的中科创星合作成立秦创源硬科技产业基金,设立30亿元江海招商基金和首期规模50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形成了涵盖创新创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完整的金融定制支持链。

  姚晓兰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与金融资本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以技术进步催生金融创新,以金融创新助力科技创新,形成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同频共振、共赢未来的生动局面。

  风劲帆满图新志,高新奋进正当时。下一步,南通高新区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更宽视野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紧紧围绕提升“高”“新”能级和浓度,全面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化、科技创新产业化、创新体系生态化发展,努力将南通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23-11-27 抓创新 强产业 优服务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32.html 1 南通高新区:锚定“两区”定位 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