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32版:创新园区·宁波

因数而新 以数强实

宁波高新区逐梦数字经济新蓝海

  宁波智慧园

  蓬勃发展中的宁波高新区  本版图片来源:宁波高新区

  永新光学

  激智科技

  均胜电子

  卢米蓝

  西北大学宁波研究院

  ▶ 严瑾 余三军  本报记者 叶伟


  近年来,宁波高新区坚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数字普惠化”为核心,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下一步,宁波高新区将紧扣浙江省、宁波市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部署,持续推进“聚力六大行动,奋力争先创优”三年计划,大力推动大东江软件谷等一系列数字经济重大载体项目建设,持续助力宁波打造数实融合标杆城市。


  数智融合,创新潮涌。当前,浙江省吹响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号角。“制造当家”的宁波市,积极探索“以数强实”的新路径,先行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作为宁波市数实融合发展高地,宁波高新区顺势奔向数字经济新蓝海。

  近年来,宁波高新区坚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数字普惠化”为核心,依托宁波软件园等数字产业载体,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一批科技型企业“因数而新、以数强实”的鲜活实践不断涌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实深度融合

  企业发展加速跑

  最近,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火力全开”。工人们无需亲临危化场所,在后台就能对设备的温度、湿度、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理层推进生产进度,就像操作电饭锅煮饭一样方便快捷;如果有工人没戴安全帽,叠加AI算法的系统还能自动识别预警……

  “我们研发的LCP薄膜(液晶聚合物),是5G信号接收天线必不可少的核心材料,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5G通信、光导电缆、大飞机等千行百业‘供粮’。”聚嘉新材料创始人王阳博士自豪地表示,自2017年落户宁波高新区以来,公司发展驶上数智快车道。

  在宁波联通支持下,聚嘉新材料插上“5G+工业互联网”的翅膀,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预计到2024年将形成2500吨/年LCP纤维、140万平方米/年LCP薄膜、1万吨/年改性树脂的生产能力,成为具有全球示范性的LCP材料示范工厂,为“国之重器”贡献宁波力量。

  聚嘉新材料的奋力奔跑,正是宁波乃至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抱数实融合、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缩影。在宁波高新区,还有一批立足宁波、覆盖全国的智能制造服务商,帮助汽车电子、家电家居、压铸模具等领域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因“数”而焕发新机。

  2022年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的宁波数益工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短短3年,数益工联从仅有寥寥数人的团队,以年均3倍的速度扩张成覆盖宁波、苏州、上海、广州、济南5城的“地瓜经济”样板,顺应我国工业企业对数字化的迫切需求。

  “我们帮企业挖掘数据资产的‘金矿’,助宁波打造全球制造业数字化领军城市。”数益工联创始人何盛华博士说,公司合作伙伴宁波铜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管理,将计划超产比例从36%下降到4%,即便企业负责人出差在外,也能用手机查看生产进度。

  如今,越来越多服务中国制造的“智囊团”,将宁波高新区视为辐射长三角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区已集聚1300余家工业软件企业。在2023年度中国工业软件百强企业中,和利时、中之杰、极望科技、天河智造等4家企业在此扎根或布点,数量居宁波市第一。

  这其中,重量级大咖天河智造的到来,为宁波智能制造生态圈补齐了国产基础工业软件的短板。

  “CAD软件是机电产品设计、建筑工程设计等行业的标配。我们提供自主研发的国产CAD软件,聚焦‘卡脖子’难题。两年前,我们和高新区宁波软件园从初次见面到签约落户只用5个月,体现了高效的‘宁波速度’。”天河智造(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兰富荣表示,依托长三角地区的广阔市场,公司力争2024年浙江业务量增长30%以上。

  汇聚最强大脑

  繁荣产业生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集聚繁荣的数智生态圈之余,宁波高新区还在不断夯实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

  今年1月,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项目在宁波高新区上线运行。这个“最强大脑”按照100P(FP16)半精度人工智能算力、5P(FP64)双精度高性能计算算力规模融合建设,为宁波乃至华东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提供“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

  作为最早“吃螃蟹”的中小企业之一,宁波薄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率先尝到智算的“甜头”。该公司面向电商、医疗等垂直行业打造类似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宁波得力集团的AI电商客服、宁波部分医院的诊疗服务机器人背后都有其技术支持。

  “对我们而言,算力和水电一样不可或缺。借助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强大算力,我们研发的模型训练周期从4天缩短至2天,语义语音识别精度提升至93%,AI交互顺畅度提升5-10个百分点,未来有信心啃下更多细分行业的‘硬骨头’。”薄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峰表示。

  宁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是宁波高新区又一“最强大脑”。该研究院由宁波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建,是引领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近期,智能院围绕本地中小家电企业的需求,研发智能家电控制芯片,补齐宁波市相关产业链中最缺的一环。

  “我们推出的智能家电控制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封测可全部实现宁波制造,模组成本较同类产品降低15%,交货周期从1个月缩短至7-10天。有了这个‘智慧芯’,空气炸锅等小家电能实现语音控制,更受消费者青睐。”宁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黄晁道出赋能数实融合的案例。

  在黄晁看来,算力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新型生产力。依托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宁波中小企业可通过工业仿真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并结合AI进行大模型训练,甚至研制配套的服务器、主板、整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天河智造—宁波大学工业软件研究院落户宁波高新区。该研究院致力于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模式,加大软件类人才培养,为建设宁波软件名城做出突出贡献。目前,该研究院已聚集一批包含院士、高层次人才在内的专家团队,同时开展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此外,还整合高校与企业优势,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首批5名研究生已经进入课题论文与实线项目双开题阶段。

  “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宁波高新区还集结一批数字贸易服务“新业态”,帮助中小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走向世界。如专注云通信领域科技的“牛信云”,推出自研的NXLink数字化营销SaaS系统,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通信服务;数字营销贸易平台全球贸易通,为外贸企业提供全球市场数据分析、基于独立站的搜索引擎优化、小语种推广等一站式服务。

  精心培育结硕果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数据显示,2022年,宁波高新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429.08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数字经济制造业产值207.7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数字经济制造业的增加值3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6.4%,位居宁波市第一。

  数字经济突进式发展的背后,是宁波高新区精心培育的结果。

  在浙江中之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展厅,一块块显示屏上清晰呈现着每条生产线的实时工作量、产能率、不良品率等。该公司董事长张继平介绍说,公司研发的数字化工厂软件,能有效提高现代工厂的信息透明度、管理效率,及时提供服务决策。中之杰现已为长三角地区数千家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服务。

  “公司从代理销售到自主研发、从初创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路发展始终有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张继平说,“2022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近750万元。利用这项优惠政策节约的经费,我们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顾问团队,增强了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

  同样,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宽也对宁波高新区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点赞。

  卢米蓝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销售新型OLED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的新项目正加速建设中,预计明年下半年即可投产。“我们的OLED材料是一种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在显示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在OLED材料领域取得成功,离不开创新这一要诀。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1/3以上,每年研发投入都在2500万-3000万元。”陈志宽说,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公司享受税费优惠近1400万元,助力公司新项目建设和公司创新投入。

  近年来,宁波高新区进一步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创新各类服务举措,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激发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动能、蓬勃发展。持续优化“1+3+4+X”大招商体系,组建数字经济专题招商小分队,引导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建立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积极探索政府投资新模式,持续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产业载体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宁波高新区大力推动软件园东区、大东江软件谷、胜遇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系列软件产业重大载体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引进和产业平台打造提供载体空间,形成规模化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数字产业化能级不断攀升,打造具有宁波品牌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和云羿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交付使用,达产后分别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和30亿元;大东江软件谷项目今年2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2026年建成使用,主要打造以软件产业为核心、上下游产业链汇集的数字科技综合体,力争成为具有标识性的宁波城市新名片。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拓展应用场景。宁波高新区深入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全方位纵深化推动制造业“上云用数赋智”,梯队式培育壮大智能制造专业服务队伍,加快提升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核心、“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的产业数字化服务能力,构建以“未来工厂”为标杆、以“5G+工业互联网”为引领、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群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改造新模式。

  同时,宁波高新区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在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优化软件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打造平台型经济新业态,不断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以“十景百品千项”行动为引领,开展行业特色应用场景建设推广工作,在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智慧政务等领域征集并梳理一批优秀场景,并精准开展产业对接活动,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场景迭代,打造一批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典型案例。

  当前,数字浪潮,浩浩荡荡。宁波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紧扣浙江省、宁波市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部署,抢抓甬江科创区建设机遇,持续推进“聚力六大行动,奋力争先创优”三年计划,大力推动大东江软件谷等一系列数字经济重大载体项目建设,彰显“打造宁波市大孵化器”的担当和定位,持续助力宁波市打造数实融合标杆城市。

2023-11-27 因数而新 以数强实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30.html 1 宁波高新区逐梦数字经济新蓝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