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31版:创新园区·常州

常州高新区:全力冲刺四季度 蓄势向“新”谋未来

  高铁新城

  天合光能 姚建国/摄

  乐萌生产车间

  天山重工生产车间

  九号科技生产车间

  常州市乐萌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比亚迪生产车间

  北汽重卡生产车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常州高新区提供

  ▶ 吴燕翎 谈必行


  目前,常州市正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助力冲刺GDP万亿之城,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作为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常州高新区正以势不可挡的动能书写“新能源之都”的时代答卷。接下来,常州高新区将乘势而上、跨越争先,抢抓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机遇,加大项目攻坚力度,集中力量突破更多引领性、旗舰型项目,努力在“新能源之都”建设中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


  号角催征振奋人心,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常州高新区,项目建设场面热火朝天,发展脉动强劲有力,科技创新生生不息。

  吹响“冲锋号”,紧紧围绕扮靓“六张高新名片”、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目标,常州高新区正以决战之姿奋力冲刺第四季度,一幅幅斗志昂扬的建设画卷正在高新大地加速展开。

  项目推进

  热潮澎湃

  机器轰鸣、工程车往来穿梭……在常州高新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建设热潮澎湃激荡。

  总投资10亿元的常州市重点项目特瑞斯高端能源装备项目,其车间主体目前已封顶,预计2024年投产,年销售额可达5亿元;同样为总投资10亿元的常州市重点项目越新高精密长寿命齿轮箱项目,目前已进入最后设备安装阶段,计划今年年内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年产3000台套高精密长寿命齿轮箱,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

  以重大项目为引擎,常州高新区正加快推动产业与城市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走进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的常州市重点项目天山重工高精密海上风电齿轮业已竣工投产。齿轮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器此起彼伏的“隆隆”声,工人们正全力赶订单。天山重工执行董事盛伟民介绍说,自2020年起,天山重工开始“抢滩”新能源市场布局风电产业。目前,该风电产业的新能源产值占天山重工总产值的比重约为80%,成为企业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天山重工一直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新项目的投产大大提升了产能。对于加快融入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生态圈,我们充满信心,一定会大有可为。”盛伟民表示,天山重工将与周边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企业强强联合,推动产业链协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让国际市场认可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能力和实力。

  重大项目是常州高新区发展的生命线。今年以来,常州高新区紧紧围绕165个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三级重大项目建设,以“招推服一体化”机制为合力,“拿地即开工”常态化为动力,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前不久,乐萌泛半导体晶体生长装备核心部件项目、瑞联汽配跨境电商制造中心一期项目,实现两天两例“拿地即开工”。这是常州高新区“招推服一体化”工作机制“区级主导、统筹协调;属地推进、牵头服务;部门担当、履职尽责”项目合力推进的最新成果。在“招推服一体化”工作机制保障下,多部门组团合作,确保项目落地不断加速。

  今年以来,常州高新区抢占项目制高点,加快构筑产业高原。紧扣项目建设年度目标,1-9月份,常州高新区6个江苏省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03.2亿元,投资完成率103.2%。新入库项目数、新建项目开工数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竣工项目完成年度目标的89%。

  把握“风口”

  产业蓄势

  开局全力以赴,“冲线”分秒必争。进入10月份,常州高新区企业紧盯目标、实干快干,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位于罗溪镇的比亚迪常州基地,冲压和焊装车间的全自动产线正开足马力忙生产,机器人操作精度高、速度快,元PLUS、海豹等两款新能源汽车正源源不断从这里诞生。今年9月,比亚迪携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等多款车型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高新造”的比亚迪相关车型已远销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泰国等国。今年,比亚迪常州基地成绩斐然,预计全年产量可达30万辆、年产值超500亿元。

  位于奔牛镇的九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同样火热,多款车型正加紧组装、陆续下线。九号公司电动车事业部行政负责人徐文韬介绍说,自九号公司常州基地投产以来,销量每年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有12条总装线,“如果满负荷运转,平均每45秒钟就能下线一辆九号电动车。”

  抢抓风口,一路朝阳。今年,九号公司创下了中国区两轮电动车最快实现累计出货量超150万辆的纪录。眼下,该企业正向着实现产能150万台、产值50亿元的全年目标冲刺。

  此前成为福布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50强”的天合光能,今年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同样出色。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的光伏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近50%,外贸发展也整体呈上升趋势。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太阳能电池销售价格下跌情况下,1-7月该企业出口额仍增长36.3%。“目前,天合光能在手的订单量充裕,稳步展望明年。”

  对“收官战”胸有成竹的还有去年12月登陆科创板的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该企业相关产品基本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即将实现年产光伏银浆3000吨的目标。“上市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助力,让我们在光伏银浆这一赛道继续深耕,在产能、人才、研发上再创新高。”聚和材料副总经理蒋安松介绍说,该企业已连续两年实现全球出货量第一。

  产业有韧性,发展有底气。今年1-8月,常州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29亿元,增长8%,增幅高于常州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增幅高于常州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从主导产业看,“两特三新一智能”六大主导产业链完成产值1944.2亿元,增长10.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0.1%;完成销售额2046.8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税收75.1亿元,同比增长82.4%。

  发储送用

  聚“能”未来

  赛道竞速,谋势行远。

  目前,常州市正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助力冲刺GDP万亿之城,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作为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常州高新区正以势不可挡的动能书写“新能源之都”的时代答卷。

  聚力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构建“发储送用”产业闭环,常州高新区推动区域产业的自我革新、不断超越。

  1-8月,常州高新区374家新能源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01.4亿元,同比增长27.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9.5个百分点,“发储送用”多个领域齐发力。

  “发”——光伏产业高速增长。1-8月,天合光能实现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8%,入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50强”和“民营经济500强”;捷佳创产值同比增长347%,全年有望突破80亿元;聚和材料产值同比增长30%,光伏银浆龙头地位稳固。

  “储”——储能环节未来可期。天合储能、德春电力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48.2%和473.7%,天合储能装置获评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

  “送”——输变电企业太平洋电力产值同比增长102%,在手订单充裕。

  “用”——整车产业增势迅猛。1-8月,比亚迪完成产销近300亿元,下线整车18.6万台,出口3万台,其中8月当月出口9700台,创历史新高。北汽重卡4月份投产以来产销量分别达2000台、1019台。

  蓄势向“新”,聚“能”未来。常州高新区将乘势而上、跨越争先,抢抓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机遇,加大项目攻坚力度,集中力量突破更多引领性、旗舰型项目,努力在“新能源之都”建设中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

2023-11-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29.html 1 常州高新区:全力冲刺四季度 蓄势向“新”谋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