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25版:创新园区·佛山

追高逐新 佛山高新区全力建设四个高地

  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  本版图片来源:佛山高新区

  力合科技园

  佛山高新区管委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仙湖实验室

  季华实验室

  千灯湖创投小镇

  ▶ 本报记者 叶伟  特约通讯员  邓国燊


  今年以来,佛山高新区重点聚焦高标准建设“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部署,坚持发展硬科技和提升软服务并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水平,大力开展人才团队项目引育,构建特色企业服务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佛山高新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打造“四个高地”即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高地、现代产业集群高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高新区特色企业服务高地,进一步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为佛山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高新力量。


  承办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佛山站)活动,获评“企业创新积分制”优秀工作单位;沧江工业园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立项扶持2023年度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20个,扶持金额8800万元……

  作为佛山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佛山高新区重点聚焦高标准建设“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部署,坚持发展硬科技和提升软服务并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水平,大力开展人才团队项目引育,构建特色企业服务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

  实干成就事业,奋斗创造未来。佛山高新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打造“四个高地”即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高地、现代产业集群高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高新区特色企业服务高地,进一步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为佛山市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高新力量。

  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佛山高新区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通过“三个平台”“一类企业”,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打造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

  今年3月,佛山高新区季华实验室新型LED显示技术研究团队,携稀土氧化物TFT驱动可拼接AM Mini-LED全彩显示样机亮相2023年中国国际显示技术大会(ICDT China 2023),引发广泛关注。

  这项科技成果的取得,是季华实验室科研实力最好的例证。季华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也是佛山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提升创新能力参与湾区竞争的重要支撑;其在半导体技术与装备、新型显示装备、新材料新器件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致力于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这只是佛山高新区通过“三个平台”“一类企业”建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

  科技研发平台是开展知识创新、技术研发的组织体系,包括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发机构。佛山高新区结合产业发展的技术痛点、难点和要点,从弥补技术短板、增强技术储备、支撑产业发展出发,先后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打通产学研链条,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不断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引领整合能力。

  目前,佛山高新区已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7家、广东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7家、广东省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9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平台力量。

  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众创孵化平台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大众创新创业支撑平台。按照佛山市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的部署,佛山高新区大力引进并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目前拥有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17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初步建立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孵化链条,形成了创新创业良好生态体系。

  此外,佛山高新区积极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对接平台,构建了“国家级创新赛事+区域创新合作联盟+海外创新平台”交流对接模式。比如,连续7年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汇聚近3100项港澳台项目参与赛事;连续5年承办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佛山站)活动,征集近400项科技成果。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近年来,佛山高新区坚持以培育高成长企业为重点,加快构筑“高企—瞪羚—独角兽”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局面。2022年,佛山高新区获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89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16家;累计认定扶持瞪羚企业156家,孵化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12家。

  构建现代产业集群

  制造业是佛山市的当家之本、顶梁之柱。佛山高新区按照“存量优化、增量优质、集群发展”的思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构建“主导+特色+未来”现代产业集群,助力佛山市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当家。

  8月28日,得普技术(广东)有限公司新工厂开业庆典在位于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的星中创(黄牛牯)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标志着得普技术新工厂正式落户佛山高新区南海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4亿元。

  据悉,得普技术是广东汇成控股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企业。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凭借深耕数码印刷行业多年的专业技术团队的研发能力、对工业化数码印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支持,得普技术致力于高速工业数码印刷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其自主研发的纺织数码设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国内高速工业数码印刷设备行业的标杆。

  为何选择落户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得普技术相关负责人表示,看好佛山市万亿元制造业市场规模这一广阔的合作空间,更看重佛山高新区南海园营造的一流营商环境及贴心服务。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佛山高新区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型显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对接北京、上海、苏州、深圳等强有力的中心城市,面向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布局项目信息渠道,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整合优势平台资源,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今年以来,佛山高新区“一区五园”引进落地超亿元项目51个,投资总额675.34亿元。

  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佛山市规划建设广东省七大产业集聚区之一佛北战新产业园,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推动制造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佛山高新区积极推动实现大载体集聚大产业、大园区促进大发展。统筹推进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目前已高水平编制完成“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大同湖科技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依托禅城园、南海园、顺德园、高明园、三水园5个园区,协调推进“双十”(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和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园区建设,推动形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等优势产业集群。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佛山高新区以佛山市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2021-2022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企业共有48家,其中高新区30家,占比超六成。佛山高新区通过搭建“供需挖掘—场景对接—示范标杆—整体赋能”全链条场景创新服务体系,释放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合作机会超155亿元。近年来,佛山高新区累计资助认定24家智能工厂,立项扶持8个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为制造业企业通过数智化转型不断创造新优势。

  聚集高端科创人才

  9月21日,2023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北京专场)暨高层次人才走进佛山启动仪式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推动“北京智力”赋能佛山“制造业当家”。

  活动上,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朝野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发布了用于热泵化霜的相变储热系统及材料研发、智能家居用多设备低功耗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打磨设备防尘防水措施及结构优化等技术需求。其中,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需求和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的科研方向非常契合,现场双方进行了针对性沟通交流。

  拼发展的内核是拼人才。佛山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引才、用才、留才”三大环节,打好“四三二”组合拳,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加快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

  一方面,佛山高新区以人才政策为引领,以招商项目、双创活动、海外平台为抓手,探索“政策+项目+活动+平台”的引才聚才模式,精准引才;一方面以研发平台、产业园区、科技金融赋能人才创新创业,打造“人才+项目+产业园+金融”的用才助才新模式,积极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四链”融合。

  人才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下”。佛山高新区坚持优化软硬件服务,不断提升留才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软件服务上,以事业留人的同时,注重以服务留人。以“佛山市人才日”为契机,举办推介会、政策宣讲会,成立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高端人才交流会等机构,为人才项目提供企业管理、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等个性化服务,帮助人才项目链接更多外部资源,尽快驶入“快车道”。硬件服务上,突出环境留人,优化高层次人才落户居留、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硬件保障,让人才安心留下、舒心创业。如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出台《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创智湾公寓租赁管理办法(试行)》,140套公寓可供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拎包入住”,最高可减免租金80%。

  创新特色企业服务

  在安道医疗厂房外,一批原材料正在从大卡车上卸下来,通过宽敞的电梯被径直送入生产车间。通过一系列流程,它们将被生产成湿疹类医疗器械、皮肤护理产品、特医食品等以中药为基础的产品。

  2020年从广州搬到佛山后,2021年安道医疗立项为佛山高新区C类人才团队,同年晋升规模以上企业;2022年初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并入围佛山高新区黑马产业独角兽加速计划成员企业。

  “一路走来,佛山高新区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安道医疗创始人商立峰说,“在高新区发展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作战,后面有一个强大的平台和服务群体,包括各方面资源去对接和支撑企业发展,让企业更有信心。”

  落户两年就发展为规模以上企业,安道医疗的茁壮成长历程,只是佛山高新区构建特色企业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佛山市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佛山高新区顺应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于去年10月率先成立企业服务局,把服务好企业作为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打造“5+2”特色企业服务。

  其中,“5”是构建“五个一”企业服务体系。佛山高新区实施“益晒你”企业服务行动,开展服务企业“五个一”工程:建设一个服务平台、一批服务驿站、一个服务资源池、一支服务队伍和举办一系列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服务。佛山高新区在“五个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已累计联系服务企业超过7800家次。上线“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成立首批9家“益晒你”企业服务驿站,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项目申报、供需对接、企业加速等超20项服务;开展“佛山高新大讲堂”活动,内容涉及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资本对接、政策宣讲等多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企业服务的内容和手段等。

  “2”是两个“国”字号试点,即“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佛山高新区深入实施全国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获批培育创建“国”字号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在广东省“中小融”平台率先开辟佛山高新区专区,推出“高新区融担贷”产品,积极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科技企业聚集。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保护为核心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链,引进成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佛山巡回审判法庭、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高新区巡回审判法庭,打造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让知识产权成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引擎的“助燃剂”。

  今后,佛山高新区将优化企业服务“五个一”行动,继续发挥好两个“国”字号试点先行先试的优势,开展企业服务万家行走访调研,组建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链接海外创新资源,打造高新区特色企业服务体系。

2023-11-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23.html 1 追高逐新 佛山高新区全力建设四个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