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21版:创新园区·潍坊

潍坊高新区:做好做实“高”“新”两篇大文章

  潍坊高新区全景  本版图片来源:潍坊高新区

  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加速平台——潍坊高新区蓝色智谷

  动力装备国际配套产业园

  潍柴旗下七大海外高端品牌亮相进博会。

  天瑞重工成功研发出5类磁悬浮动力装备。

  元旭半导体打造的综合性半导体光电芯片研究平台国内领先。

  ▶  本报特约通讯员  魏小慧  李硕  何欣泽


  潍坊高新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潍坊市不足1%的土地,实现了该市1/8的税收收入、1/7的工业增加值、1/5的进出口总额、1/4的高新技术产值、1/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走出了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发展道路。未来,潍坊高新区将继续畅通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为现代产业发展积蓄动能,助力创新种子成长为产业大树。


  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2.28%的潍柴动力商业化柴油机在这里诞生;歌尔微型麦克风、智能穿戴、智能耳机等出货量全球第一……一个个代表全球首款、国内首创、完全自主的链主企业,不断锻造大国重器、中国品牌、山东名片,彰显了潍坊高新区雄厚科技实力,闪耀着“好品山东”的智造之光。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潍坊高新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潍坊市不足1%的土地,实现了潍坊市1/8的税收收入、1/7的工业增加值、1/5的进出口总额、1/4的高新技术产值、1/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走出了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发展道路。

  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试验田”,潍坊高新区究竟有着怎样的创新活力?

  下好“先手棋”

  让创新车轮“转”起来

  法拉帝游艇堪称全场颜值担当,为嘉宾带来一场科技与时尚的别致碰撞;多层穿梭车在头顶呼啸而过,从地面跃至38米云端高空取货,这是德马泰克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近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潍柴集团推出的海外高端品牌惊艳亮相,其一出场便成为“顶流”,赢得海内外广泛关注。

  本次进博会,潍柴集团旗下意大利法拉帝、德国林德液压、德国林德叉车、美国德马泰克、法国博杜安、德国欧德思、加拿大巴拉德等七大海外品牌亮相,集中展示了潍柴链接全球优势资源搭建的智慧物流产业链、新能源动力产业链、高端游艇产业链等三大产业链,彰显了潍柴集团在高端化、智能化、新能源时代下的强大科技引领力。

  创新是嵌在潍柴动力骨子里的基因。近3年,潍柴动力相继发布本体热效率突破50%、51%、52%的3款商业化柴油机。其发动机技术的创新突破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内燃机行业的话语权,也成为“双碳”背景下,国家高新区企业提升社会效益与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利器。

  磁悬浮技术是一项颠覆性技术,具备节能、高速、低噪、长寿命等显著优势,而这项前瞻性技术在潍坊高新区有了实质性应用并成功批量生产。

  目前,天瑞重工已经成功研发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空压机、磁悬浮低温余热发电机、磁悬浮压缩机五类磁悬动力装备。与传统机械设备相比,平均节电30%,噪音由120分贝降低至80分贝以下,使用寿命长达20年,部分填补国内空白。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潍坊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包揽潍坊市6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跃居“中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百强”榜第20位;综合排名在全国177家国家高新区中居第23位。

  排除“烦心事”

  让研发人员 “聚”起来

  “高新区主动上门帮助我们申报留抵退税,3次退税款合计1078余万元,减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不再为资金闹心,可以静下心来聚力聚焦聚智‘泡’在实验室里抓创新。”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刘志刚说。

  在潍坊高新区企业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间不大的展厅里,陈列着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技术发明,其中有一项尤为特殊,那就是被视作下一代革命性显示技术的Micro LED。据了解,“新一代Micro LED集成显示芯片模组项目”是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在建项目,目前正在潍坊半导体产业园加速建设,该技术将成为引领创新发展的新增长点。

  潍坊高新区发布支持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推动出台“潍柴9条”“磁悬浮16条”“歌尔8条”等定制化政策,打造“雨林型”产业生态……潍坊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企业协同发力,主动超前排除企业科研创新的烦心事,全方位构建科学家敢干、企业敢闯、资本愿投的创新生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与新兴产业聚集地,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新优势。

  企业有烦恼,政府先知道。潍坊高新区深化“企业吹哨、专员报到”机制,成立15个科技服务专班,685名专员包靠800家企业,累计为509个科技项目争取到奖补资金2.4亿元。引育300名科研助理、130名技术经纪人,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实施精准帮扶。

  “我们要一如既往当好企业‘服务员’,精准扶持、超前服务,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更多行业精英、项目团队选择高新”。在潍坊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元宇宙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涛看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以灵活的政策为科创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潍坊高新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强”产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揭榜挂帅”,着力推进一批新能源平台研发、超导材料产业化推广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累计发布总金额5600万元的20余个“揭榜挂帅”项目,推动18家发榜企业与30余家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合力攻关,预计带动科研经费投入超10亿元。

  制约科技发展的“烦心事”被排除了,科研人员、创新型企业更能专心专注、聚焦聚力高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既极大鼓舞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又推动了潍坊高新区高新技术发展,持续提升新技术、新材料领域的影响力,形成人才吸附的洼地效应,进一步夯实抢占未来发展新赛道的基石。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挂牌运营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落户全国唯一的国家内燃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功打造85家山东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18家,构建形成以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的高成长性企业方阵。

  勇闯“深水区”

  让创新链产业链“融”起来

  做强产业链,潍坊高新区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进链上关键环节重大项目,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为产业链补链、延链,主动补齐产业链支线和末梢,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集聚效应。

  “在潍坊可以随时与潍柴进行产品技术沟通,产品研发制造周期由原来的3个月缩短到45天……”山东铭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莉说。同铭弘科技一样,泰科电子、聚源电子、宇太智能等一批入驻动力装备国际配套产业园的企业,都尝到了本地化发展的甜头。

  在产业链集聚的强磁场效应下,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在潍坊高新区紧紧相“链”、同向发力、加速推进。以潍柴为龙头,打造动力装备国际配套产业园,项目一期西区全部完工、东区规划建设15栋厂房和1栋配套中心,9栋厂房和配套中心已经建成投用;联东U谷·潍坊元宇宙配套产业园已有26家企业签约入驻;航空航天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即将交付。

  在潍坊生物医药产业园,贝瑞康二期车间主体已完成验收,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诺一迈尔3D生物打印再生型植入性医疗器械项目建成投用,成为潍坊市乃至山东省高端植入性医疗器械项目龙头企业。2022年潍坊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潍坊市唯一。

  锚定一个新方向、形成一个专业园区、带动多条产业链,在潍坊高新区大大小小的园区里,培育出各种产业集群。比如“无中生有”的潍坊航空航天产业园,就已引入23家行业头部企业,零起点培育出一个集新材料、零部件、整机等全产业链布局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潍柴、歌尔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天瑞重工、华丰动力、力创科技等“腰部”企业为支撑,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主体的“雨林型”创新企业生态羽翼丰满。潍坊高新区联通“链”上优质企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形成产业链全链条、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新格局。

  依托26个专业园区,潍坊高新区制定个性化招商政策,专门出台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及园区招商支持政策,赴先进地区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今年以来,新落地博鼎储能、腾云智能制造等63个项目、总投资466亿元。

  未来可期。建立“链长制”,绘制产业链发展图谱,服务企业、“链式”招商;大力推行“全程网办”“帮办代办”“一次办好”“无证明城市”,简化办事流程,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潍坊高新区畅通创新研发、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为现代产业发展积蓄动能,助力创新种子成长为枝繁叶茂的产业大树。

  潍坊高新区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金企对接会,让企业“轻装上阵”。

2023-11-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19.html 1 潍坊高新区:做好做实“高”“新”两篇大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