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18版:创新园区·天津

天津滨海高新区:锚定创新驱动 打造北方一流科创城

  天津滨海高新区鸟瞰  本版图片来源:天津滨海高新区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国信创谷

  信创海河实验室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

  ▶  本报记者 李争粉  特约通讯员  甄晓倩  夏梦奇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天津滨海高新区已形成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经济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天津滨海高新区GDP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4%;5条主导产业链同比增长16.3%,现代化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中国信创谷打造“信创+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条、细胞谷构建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完整闭环……作为我国首批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天津滨海高新区已形成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经济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天津滨海高新区GDP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4%;5条主导产业链同比增长16.3%,现代化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作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天津滨海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使命,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锚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创城目标定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新时代美丽滨城中展现高新作为。

  壮大信创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今年10月10日,在天津市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上,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教联合体与其他3个联合体一同成立。

  9月28日,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教联合体上榜。早在今年4月份,教育部即正式启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创建工作。依托中国信创谷、网络安全国家产业集群的坚实发展根基,经认真谋划、积极筹备,天津滨海信创产教联合体现已汇集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单位共120余家。以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兼具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信创产教联合体为目标,预计3-5年内该联合体培育骨干龙头企业10-15家,培育上市企业3-5家,引育孵化信创优质企业300家,引育培养万名信创人才,持续壮大信创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教联合体积极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信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已形成“信创产业全国高校清单”“天津信创产业优势学科清单”“天津信创产业重点实验室清单”“信创产业人才需求清单”“信创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五大清单;并已建成20个信创产业学院和5家产业创新中心。

  信创产教联合体为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而信创海河实验室作为天津市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于一年前成立的6家海河实验室之一,自成立之初便承载“抢占信创产业链制高点”的使命。

  成立一年来,信创海河实验室以高水平课题研究为主线,瞄准科技赋能天津市“1+3+4”重点产业和12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围绕国家信创战略任务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广泛联系产、学、商界及政府相关部门,努力打造天津版“国之重器”。

  信创海河实验室副主任李涛说:“实验室自主设立了面向船舶行业的三维几何造型引擎、面向开放CPU架构的开源桌面操作系统等5项重大攻关课题和云边端信创安全管控技术,医疗数据隐私计算平台、安防系统国产数据库适配中台及应用示范等8个产业应用项目。按照天津市统一部署要求,目前正重点建设天津市通用适配认证中心,打通关键环节,为天津信创产业链发展贡献实验室力量。”

  信创项目的融入也为信创产业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10月17日,天津滨海高新区上市公司天津金海通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测试设备智能制造及创新研发中心一期项目”,在华苑科技园开工建设。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4.36亿元,计划将于2026年建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及配套建筑,购买先进的生产、研发设备等。作为天津滨海高新区自主培育的重点半导体设备企业,金海通一直大力投入研发,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产品技术指标已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3月3日,金海通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10月,由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联合研发的新一代8通道脑电采集国产芯片在津研发成功。该芯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面向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与多模态神经电生理装备,广泛应用于智慧医疗、航空航天、人机交互、游戏娱乐等场景。

  金海通项目、脑电采集芯片仅仅是天津滨海高新区完善信创产业链条的一个精彩缩影。据了解,2023年以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借助信创海河实验室和多家产业基金不断吸引龙头项目先后落户,同时加快产业配套体系建设,中国信创谷目前产业规模超过了800亿元,聚集了飞腾、麒麟、曙光、海光、360等领军企业,信创产业生态企业超过1000家,形成了以基础软硬件系统、“信创+服务”为核心产业链条,以信息安全为保障,以全领域应用为特色的信创产业体系。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表示,下一步,天津滨海高新区将以信创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为引领,以招引高端项目为支撑,以推动行业应用为牵引,以优化企业服务为保障,持续提升信创产业发展能级,将“中国信创谷”打造成为全国创新实力最强劲、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生态最完善的一流信创产业集聚地,全力打造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北方一流科创城,奋力开创天津滨海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细胞谷”产业能级加速提升

  生物医药作为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主导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产业能级持续优化提升。在近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中心发布的《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中,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7,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围绕创新药物、细胞产品、医疗器械、医药服务等领域,科学谋划、深度布局,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上升级加力。同时,在空间载体、专业人才、政策创新、金融赋能等方面,天津滨海高新区综合统筹协调资源要素,逐步完善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2021年11月16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揭牌,正式启动了“一实验室两基地四中心”建设,标志着“细胞谷”建设驶入快车道。目前这里已集聚相关企业40余家,涵盖细胞提取制备、细胞存储、质控检验、研发生产、应用转化、冷链物流等全细胞产业链,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周家喜表示,目前,实验室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精准布局50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引入7位院士、近20位杰青优青担任首席,汇聚团队成员700余名;与百普赛斯、中源协和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构建从“创新链”到“产业链”全链条的转化生态体系。

  11月8日,天津滨海高新区细胞基因领域前沿技术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源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公司免疫细胞CAR-T治疗产品源瑞达®(纳基奥仑赛注射液 Inaticabtagene Autoleucel Injection,CNCT19细胞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将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成功获批上市,将在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的便捷性上为成人r/r B-ALL患者带来突破性的临床治疗选择。

  据悉,此次合源生物上市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是我国首个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19 CAR-T细胞治疗新药,源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以下简称“血研所”)的长期技术创新积累。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实推进国家级平台和开放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依托血研所在血液领域的优势资源,在渤龙湖科技园建设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包括北方最大的GMP产业化基地、药效学评价中心、孵化器中心等,对标国家实验室,打造细胞领域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建设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于一体的全链条一站式产业转化示范基地。截至目前,该实验室已正式启动运行,并孵化转化企业22家。

  此外,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的天津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组织工程研发生产项目”于近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额约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车间、生产质检车间、库房及附属建筑等,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用。

  随着一系列项目的突破和加入,如今的天津滨海高新区以细胞产业为突破口,围绕实验室这一创新动力核,构建生物医药转化及产业带,形成细胞产业生态圈,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加速产业提挡升级。进一步加强政策引领,出台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与细胞基因“双九条”产业政策;进一步打造产业创新体系,建立“一实验室两基地四中心”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开通知识产权绿色审评审批通道,从政策、金融、人才、创新等多角度丰富产业发展要素,全力推动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打造生物医药产业聚集高地。

  天津滨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天津滨海高新区将持续聚焦药物创新、细胞产品、医疗器械和医药服务四大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丰富、产业链条完善的生物医药聚集地与行业制高点,加快提升“细胞谷”的产业能级规模,加快21万平方米专业载体建设,构建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完整闭环,为天津市、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信创产业在加速集聚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天津滨海高新区的文创产业也是活力十足。抖音、乐道互动、天匠动画、绿茵生态、利安隆、久日新材……400多家科技创新型、文化创意类企业,因为志趣相投、气质相近,汇聚在智慧山。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超过50家,营业额过亿元的明星企业达15家。如今,智慧山已经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时髦“打卡”地、天津的网红文化创意产业社区和城市新文化地标。

  “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谋’、主动‘争’、加快‘建’,持续招引重点龙头企业,推动成龙配套、成链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表示,截至上半年,天津滨海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的项目有261个,总投资2031.28亿元。

  为科技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建“基金池”孕育“产业能”。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一系列金融服务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尼卡光学(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AR透明近眼显示器件的创新企业,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其在国内增强现实领域有着极强的发展潜力。

  尼卡光学(天津)从深圳搬到天津落户,不仅是因为企业的产品在天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更是因为海河产业基金联合高新区设立的多家信创资金,让其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创业干事的信心大增。据了解,这次多方联手投资尼卡光学的就是其中一只叫作韦豪创芯的子基金。

  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副总经理赵金峰说:“我们是一个基金体系,是由清华大学电子系和韦豪创芯、韦尔股份等合作的早期天使基金。清华大学电子系代表了国内半导体最前沿的科研和教学水平,韦尔股份则是国内芯片设计的龙头企业,这两家在一起对尼卡光学在研究创新及产业布局方面起到的赋能作用,远超投资金额本身,对于创业企业是非常关键的。”

  产业基金也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支撑。据了解,今年3月,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母基金完成注册设立,其金融赋能进一步帮助天津滨海高新区补齐了生物医药创新要素,加大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力度。

  9月,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母基金项下第一只子基金成立,海创海河康圣基金规模2亿元,是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推动打造自主创新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支撑体系的成果。10月,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母基金项下第二只规模2.5亿元的子基金设立,将主要投向生物医药领域的天使类项目或科技型企业。

  “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金融机构的力量,发挥资本杠杆作用,助力高新区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提高早期项目的融资效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天津滨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海河产业基金共成立了12只专项投资信创产业的子基金,规模已经超过280亿元,先后参与了鲲鹏信息、力神动力电池混改、中海油定增等项目。

  筑巢引凤创新涌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让人才在天津滨海高新区这片创新高地落地筑巢,成为天津滨海高新区孜孜以求的目标。

  10月21日,“智汇滨海”人才节首届滨城人才峰会召开,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93名高层次人才和1506个团队、4667名青年创客汇聚滨城,奖励人才与团队的奖金总额超3000万元。

  手握一款小小的三菱形激光陀螺,清晰自如地介绍着该公司研发面市的新产品,彭勇林的团队在首届滨城人才节创新创业大赛领军人才项目组斩获“高端装备组”第一名。来滨海新区创业还不到3年,他创办的天津集智航宇科技公司已经拥有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激光陀螺技术。

  “激光陀螺,它的作用是敏感载体一个方位角,如果加上加速度计,就可以准确测出任何载体的实时位置。卫星导航主要靠卫星,隧道里边、海峡卫星信号接收不了或者有电磁干扰的时候,只有用惯性导航,以我们典型产品为例,90型激光陀螺仪,它的典型精度在千分之1.3度每小时,打到几千公里之外,只有几十米的误差。”彭勇林说。

  3年前,彭勇林组建团队创业,手握核心技术的他们在京津冀多方选址,因为产品对生产条件要求较高,一度让企业很为难。“多方支持下,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一周内就帮企业找到了1.1万平方米的厂房,还为后续发展预留出空间,企业也得以迅速开展研发生产。”彭勇林说,去年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700多万元。

  同时,天津滨海新区多部门联合为集智航宇对接了北斗导航、中船707研究所等多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短时间内助力企业实现研发、市场、生产、资本四要素协同,形成产业微生态。

  “在本届人才节中,高新区招才引智收获颇丰。”天津滨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资格审查、线上初赛、线下决赛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天津滨海高新区12人入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人在青年创客大赛中斩获一二三等奖,12人获得“创客优秀奖”,41人获得“创客新秀奖”,获奖总人数位列天津市第一。

  “引进人才,更要用好人才。高新区将持续对接服务好参赛人才和项目,通过滨城人才首站工作机制,向人才提供24小时‘专家+管家’服务和全要素、全链条一站式保障,持续优化天津滨海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以高水平人才工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天津滨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下一步,天津滨海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天津市“十项行动”部署,扎实推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落地实施,持续发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主引擎”“增长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在全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创城上展现“高新”之为,谱写“高新”华章。

2023-11-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16.html 1 天津滨海高新区:锚定创新驱动 打造北方一流科创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