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9版:创新园区·西安

西安高新区:创新活水激荡 高质量发展浪潮澎湃

  宜居宜业的西安高新区

  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规划图

  日新月异的西安高新区  本版图片来源:西安高新区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

  全球最新一代“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

  比亚迪生产车间

  ▶ 本报特约通讯员 于秋瑾


  目前,西安高新区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0余项,硬科技产品多次应用于“天宫”“蛟龙”“天眼”“胖五”“大飞机”等国之重器,以及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西安高新区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创新,取得158项成果,走出一条内陆高新区以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科技创新已成为西安高新区最浓的发展底色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9月23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市惊艳上演。开幕式现场通过地屏、立体透视网幕的配合,以裸眼3D视效向全世界观众呈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东方画卷。这一震撼视效的背后,是西安高新区企业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响应与支持。从视频控台、拼控处理到显示控制,诺瓦星云向世界展现了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力量。

  这只是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冰山一角。30多年来,西安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大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出一条内陆高新区以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获批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成为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创中心“双中心”核心承载区,攻克一批批全球首创、全国首个硬核技术和产品,成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如今,西安高新区科创“活水”持续激荡,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踏浪而至,西部科创高地正加速崛起,创新的故事仍在这里续写。

  “高新造”技术彰显创新实力

  事实上,不止杭州亚运会,在国家科技创新各类舞台上都能看到西安高新区活跃的身影。

  目前,西安高新区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0余项,硬科技产品多次应用于“天宫”“蛟龙”“天眼”“胖五”“大飞机”等国之重器,以及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持续展现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的蓬勃生机。

  近年来,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西安高新区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创新,取得158项成果,一批批“高新造”硬核技术和产品接连问世,成为全球首创、全国首个或行业领先、国产化替代进口技术产品。

  其中,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阿秒光脉冲测量技术、西北工业大学的智能仿生无人飞行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陆工程的高纯晶硅制备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翔腾微电子的无人系统芯片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飞秒光电的超小型自聚焦透镜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相关技术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除此之外,西安高新区还诞生了全球新一代人工晶状体、我国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启明910/920/930三代人工智能加速芯片、我国首套GPS芯片组及首个全球无线通信安全国际标准等一批具有硬核实力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贡献了高新力量。

  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

  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双中心”核心区建设启动以来,西安高新区聚焦打造“科学、科创、产业、服务”四大圈层,积极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持续释放硬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硬科技产业实力,激发创新“裂变”。目前,这里已集聚大科学装置2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西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10家,其中国家级62个,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平台146个,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成形。

  其中,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后,将助力构建我国天地一体化授时体系,带动计算机、通信技术、天线技术等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预计产生的阿秒脉冲可达国际最高水平,将为基础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领域发展提供全新研究手段,推动我国在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原始创新和重大应用;已建成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奕斯伟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和正在全力推进的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等项目,将为光子、空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创新驱动力。

  除了大平台、大装置的布局,大项目的落地建设也是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的关键之一。

  以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为例。随着系列重磅项目的落地建设和投产,目前,比亚迪已经在西安高新区布局了被称为新能源汽车“三大件”的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业务,其全球首创的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以及e平台3.0技术等技术和产品,都在西安高新区研发或生产。

  项目建设如同“星星之火”,让创新发展呈现“燎原”之势。据了解,自2021年初启动建设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以来,西安高新区累计建设硬科技产业项目174个、总投资额达288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速超30%。在比亚迪、三星、奕斯伟等重点项目的加持下,西安高新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高标准培育催生“科创森林”

  科技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西安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科技企业培育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出台各类支持政策,形成全要素、全生态的孵化体系,构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壮大”的创新链条,为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播撒阳光雨露和培植肥沃土壤。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立足“硬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使命,贯彻落实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以“科创九条”和“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为重点,创新实施科创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培工程”,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成功催生出奕斯伟、铂力特、易点天下等一批高科技高成长企业,让科技型企业在这片科创沃土上“枝繁叶茂”。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持续做强科技金融服务,在西安高新区谋划了千亩“上市企业园区”,推行秦创原上市“五专”服务机制,设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将企业划分为“精选层”“优质层”“培育层”3个梯度进行培育和管理,并建立“一对一”企业上市服务机制,以专员专班举措助力企业上市。

  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西安高新区企业培育成绩喜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数量成倍增长。尤其是“四个高新”(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和幸福高新)战略实施以来,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由3874家提高到5008家,净增11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3207家提高到4607家,净增1400家。同时,西安高新区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1252万家,新增上市企业25家,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占西安市总量67%、占陕西省总量50%。

  值得关注的是,西安高新区还不断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自主培育了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家、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家,分别占西安市总量的55%、61%。未来,这些企业都将在不断发展中成为陕西省、西安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高品质生态激活科创活力

  “在‘科创九条’政策兑现活动中,我们通过‘技术经理人机构撮合技术成果奖励’政策,获批政策资金48万元。”西安远诺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栋表示。

  不久前,西安高新区刚刚完成2022年度“科创九条”政策兑现,累计兑现政策资金4.7亿元,惠及西安高新区企业7321家(次),涉及科技研发投入、科技企业认定、科技企业上市、科技人才发展、科技金融促进、创新载体建设等多个领域,为辖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是西安高新区激发科创活力的不二法门。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西安高新区发布《“科创高新”建设方案》和推动秦创原建设“1+3”实施方案,推出“科创9条”“上市10条”等重磅政策,每年安排9亿元,用于科技企业培育、科技项目支持和科技成果转化,并重点规划建设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高能级科创产业片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为加速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西安高新区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成果转化模式,组建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构建技术经理人“1+3”服务体系,并开设“企业创新积分制”六大应用场景,破解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

  西安高新区还积极引入金融等多元化创新要素,引导优质金融资源汇聚,为企业创新添底气增动力。不久前,陕西省首笔“科技人才贷”在西安高新区落地。这款金融产品将企业的人才属性放在第一位,依据企业的科技人才资质给予一定授信额度,旨在解决高科技人才“有智无资”、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西安高新区还落地了陕西省首笔科创企业技术研发信用贷款,设立了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上市全国首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50亿元政策性贷款资金,探索形成“企业主导、市场培训、政府补贴”的人才供给模式,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流生态、提供了肥沃土壤。

  建好“双中心”、做强“硬科技”、做优“秦创原”。越来越多的科创资源在这里汇聚,越来越强的科创力量在这里集结,科技创新已成为西安高新区最浓的发展底色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谱新篇。未来,西安高新区将站在“双中心”核心区建设的新起点,坚持“又高又新”的发展使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让更多的创新主体在此融通汇集,更多的硬科技成果在此应运而生,推进形成“双中心”硬科技示范标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力量。

2023-11-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608.html 1 西安高新区:创新活水激荡 高质量发展浪潮澎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