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2版:要闻

北京蝉联全球第一科研城市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11月22日,清华大学联合施普林格·自然共同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报告和《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3》增刊报告显示,北京蝉联科研城市全球第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第三。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报告显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北京连续2年保持全球前三名,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位列第六、上海第十。该报告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3个维度对全球100个城市(都市圈)的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并新增“学科策源地”和“人工智能技术专利”2个焦点报道。学科策源地分析显示,33个城市被评估为全球学科策源地,包括美国旧金山-圣何塞、波士顿、纽约等10个城市,中国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等6个城市。北京的化学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农业兽医和食品科学、工程等6个学科排名为全球第一。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薛澜解读报告时表示,在新冠疫情冲击和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背景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依然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推动全球经济实现韧性增长。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3》显示,北京仍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科研城市,贡献了中国在自然指数总份额中近20%。全球其他十大科研城市分别是纽约都市圈、上海、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南京、巴尔的摩-华盛顿、广州、东京都市圈和武汉。

  中国另外5个城市跻身全球前20强:合肥(第13位)、杭州(第16位)、天津(第18位)、深圳(第19位)和西安(第20位)。这意味着中国总共有10个城市居于全球科研城市前20位,比去年增加了两个。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表示,科技创新正在以其惊人的力量引领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广泛而深刻地重塑国际创新格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深入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担当。北京和其他亚洲国家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快速崛起,更需要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暨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汤恩平博士说,上述两个指数的最新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在科研产出和创新能力上都已实现快速提升。此外,全球许多城市同时跻身两个指数榜单,证明了高质量的基础科研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GIHI首席科学家陈玲表示,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独特路径,对于全球其他国家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加速,科创中心城市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通过科学的指标测度,及时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发展战略和路径,有助于为城市可持续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2023-11-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591.html 1 北京蝉联全球第一科研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