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A16版:创新园区·济南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锚定“世界一流”园区

济南高新区重整行装再出发

  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政务服务“心贴心”

  科创金融公园  本版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中央科创区(CTD)

  充满活力的济南高新区

  ▶ 本报记者  于大勇


  济南高新区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济南高新区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立足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的“三主”定位,全力构建“中、东、北”三区特色发展格局,为加快建设高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高水平开放新门户、高活力品质生活区再立新功。


  2023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之年,也是我国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开新局、启新程、展新貌的关键节点。

  济南高新区于1991年获批国家高新区。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占济南市比重达13.5%,近年来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稳居山东省第一位、北方地区前三位。

  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现场,一块钢板转化成一个汽车自制件仅需12秒钟;在浪潮智能工厂,智能锁附机器人8分钟可自动锁定130颗螺丝……走进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园区,一台台高精尖设备的投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无限动能。

  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制定发布量子信息技术领域首个国家标准、舜丰生物获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齐鲁制药获批济南市首个上市1类创新药……在济南高新区,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孕育无限可能。

  济南高新区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时光流逝,初心不改。济南高新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2021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0位,首次迈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序列,在济南市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中“高新篇章”光彩夺目。

  济南高新区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综合实力跨越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133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分别领先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2.7个和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制造业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2%,上拉工业投资增长1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6.1亿元,同比增长11.1%,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实现138.6亿元,同比增长1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7.5亿元,同比增长9.7%。

  扛牢科技创新大旗

  发展动能不断迸发

  今年8月24日,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暨资本对接活动举行,10余家企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落户济南高新区3年来,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硕果累累。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电磁混合驱动超高速试验轨道、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空天动力试验台、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等先后落地,让济南市一次次“出圈”。

  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济南高新区累计引进两院院士团队19个,集聚各类科技人才近2000人。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0余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160余项,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4项,开展山东省级重点研发计划13项,获批山东省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3项,获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

  在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方面,济南高新区也走在前列。

  今年9月21-22日,以“智汇中德(欧)·融通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德(欧)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大会在济南市举行。作为此次大会协办方之一,济南高新区大力构建对德、对欧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完善国际化园区载体与城市设施,加快把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打造成国家级中德(欧)战略合作平台、产业双向联动引领区、创新合作先行示范区和城市友好交流典范区,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树立中德(欧)全面创新合作的示范标杆。

  中德(济南)深度合作是济南高新区亮出的一张“王牌”。2017年5月,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成为工信部在北方地区批复设立的首个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肩负起深化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使命。

  6年来,济南高新区积极推动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融入国家战略,实现高位推进、借势提升。2018年1月,推动该合作区纳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2019年7月,推动济南综合保税区迁建至该合作区附近;2021年4月,作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合作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被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得以复制自贸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政策;同年11月,济南市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再次为该合作区带来新的战略赋能。由此,该合作区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国家战略覆盖密度最高区域。

  同时,济南高新区积极探索中德(济南)中小企业产业合作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链接国际资源、建设国际载体、招引国际伙伴,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

  目前,该合作区已落地企业1300余家,集聚外资企业53家,规模以上企业130家,德国博世、大陆电子、福士汽车、汉格斯特、博马科技等行业知名企业蓬勃发展,AAT、PST等企业纷至沓来,17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23个中国企业500强项目落地建设,该合作区逐渐成长为制造业国际合作样板区。

  多年来,济南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关键支撑,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据了解,济南高新区集聚山东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85家,其中新型研发机构38家,占济南市总量53%。济南高新区集聚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110余家,荣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10余块国家级人才“金”字招牌,人才总量突破36.6万人,2022年人才流入6.3万人,同比增长18.8%。

  8月23日,山东国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成为今年济南市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企业;8月17日,济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成为今年济南高新区第3家上市过会企业。

  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累计上市挂牌企业121家,稳居济南市首位,其中济南市3家在北交所上市企业均在高新区。今年,济南市新增3家过会企业、3家交易所受理企业也在济南高新区。

  多年来,济南高新区坚持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整个区域如同大型“孵化器”,既孵化企业也孵化产业,同时注重引进与孵化并举,在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土壤中蓄积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

  截至2022年年底,济南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00多家,近3年平均增长率近30%,占济南市比重超过1/3、居山东省开发区首位。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山东智灵生物有限公司在济南高新区一次性领取到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同时获准保健食品广告许可,完成了保健食品产业“闭环”链条式极简极速审批,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这样的“高新”速度,得益于济南高新区承接的山东省、济南市、济南高新区三级审批权限,使得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大幅增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

  当前,营商环境评价正逐步转向宜商环境评价,重点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评价商业环境。今年3月,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体系项目正式命名为“营商就绪”(BUSINESS READY),其中设置10个评估指标。济南高新区积极对标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发挥“五区叠加”优势,推进“三大攻坚”,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审批模式更优化。济南高新区在山东省和济南市层面首推“二码合一”“以证代件”“无感续证”等模式,有效激活市场活力。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累计新增经营主体2.4179万户,总量达13.9万余户;累计新增企业1.4199万户,总量达8.8万户,新增企业登计数量居济南市首位。

  惠企服务显著提升。济南高新区将惠企政策全部纳入线上“泉惠企”平台,线下挂牌成立8家“泉惠企”企业服务站,组织39人的“首席政策官”团队、10个服务专员、21支“泉惠企”服务小分队,为企业提供“一对多”“一对一”服务,开展走访服务活动1400余次,解决企业诉求3000余项。

  要素保障能力全面增强。2023年,济南市8个精准用地过审项目中有7个来自济南高新区,其获支持项目数量、获批用地指标牢牢保持济南市第一。

  倾力改善生活品质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9月开学季,济南高新区崇华中学等5个新建(改扩建)教育基础设施项目投用,新增学位近6000个。今年,济南高新区教育系统补充师资400余名,2名教师和2名校长分别入选齐鲁名师工程人选和齐鲁名校长工程人选,至此济南高新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增至15人。济南高新区获批山东省、济南市两级家庭托育试点区,集采惠民示范点持续扩充。济南高新区始终坚持“紧不能紧百姓、减不能减民生”,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支出占比达78.2%。

  立体化医疗资源加快供给。济南高新区对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全面实施DRG付费改革。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9月底主体竣工,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东院区、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二期、济南市儿童医院新院区正加速建设。

  就业创业保障持续强化。济南高新区举办“技能大赛”“春风行动”等高新品牌活动和特色招聘活动63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服务求职者2万余人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0218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6651人,该高新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稳步推进。济南高新区获批5个济南市级“种业科技创新项目”,规划“10+1”高新区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4家;编制《济南高新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7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成色越来越足,城乡融合发展更加高质高效。

  “拉高标杆向外看、重整行装再出发。”2023年,济南高新区把全区上下的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以有力举措和扎实成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绘好“高新”板块,为奋力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勇担当,“挑大梁”。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立足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的“三主”定位,全力构建“中、东、北”三区特色发展格局,为加快建设高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高水平开放新门户、高活力品质生活区再立新功。

2023-11-27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锚定“世界一流”园区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2669.html 1 济南高新区重整行装再出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