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6日
第A11版:创新论坛

国家高新区未来产业选择及发展路径研究

  位于昆山高新区的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

  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孵化园

  位于贵阳高新区的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本版图片来源:本报图片库

  ▶  柳衍杰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推动前沿技术向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未来产业转化。未来产业的战略性、正外部性要求高新区要高度重视科学谋划,选择、培育和壮大未来产业。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区块链、脑科学、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蓬勃兴起。与传统产业相比,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赋能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技术不确定性与市场失灵等问题。为扶持未来产业发展,各地推出了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未来产业的战略性、正外部性要求国家高新区要高度重视科学谋划,选择、培育和壮大未来产业。

  一、未来产业的内涵

  (一)未来产业的发展背景

  目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对于未来产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还比较模糊,尚没有达成共识,但国内外各界对于未来产业的关注程度急剧提升,从中可以总结出未来产业的一些特质。

  从国际上看,近几年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针对未来产业出台了研究报告或政策规划,加紧谋划布局。这些国家和地区主要关注数字智能、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新型能源、先进制造等方向,明确产业发展领域、制定前瞻规划、提供研发支持等,将其作为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从国内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二)未来产业满足的主要条件和特征

  结合国内外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对未来产业概念和范围的界定,未来产业应主要满足3个条件和特征。

  一是当前处于产业萌芽或孵化阶段,前沿技术正在不断探索中,产业规模小,但代表着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的趋势,在未来具有极大潜能;

  二是随着相关技术突破、产业化推进,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在未来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甚至重塑产业竞争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大带动作用;

  三是依托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能够满足和引领新消费需求、创造新应用场景,培育新动能、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突破认知和物理极限,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拓展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未来产业的概念

  关于未来产业的定义,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实际工作层面,均没有提出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简而言之,未来产业是产业的未来形态,但不代表着未来时期发展的产业就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还包括目前具备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现已得到较好成长发展的相关产业。未来产业是时间概念和产业形态的综合体,未来产业应具有新型产业形态、新科技革命技术支撑、新运营模式创新等综合内涵。

  二、全球未来产业部署重点及布局趋势

  (一)全球未来产业最新部署重点

  1.制定综合性产业战略,识别引领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2020-2021年,欧盟先后发布《欧洲新产业战略》《工业5.0:迈向可持续、以人为本、富有韧性的欧洲工业》战略,日本发布《产业技术愿景2020》,法国发布《使法国成为突破性技术经济体》报告,前瞻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产业应依托的关键技术,以信息、生物、材料、能源等新技术为重点。

  2.支持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近年来,英国发布《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丹麦发布《绿色研究、技术和创新投资战略》等整体战略规划,支持绿色工业发展。欧盟、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制定氢能战略,支持以绿氢技术为主的氢能产业。法国“经济复苏”计划、韩国《未来汽车推广与市场领先战略》、英国和丹麦的绿色产业规划中大力支持清洁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产业发展。

  3.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产业化发展。在推动产业与社会数字化转型方面,欧盟发布《塑造欧洲数字未来》报告,提出建立以数字解决方案为动力的欧洲社会;法国投入近20亿欧元支持中小企业和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升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布局上,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发布专项战略,加强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先进半导体等产业。

  (二)全球未来产业布局趋势

  一是在布局领域上,重点聚焦数字、健康、低碳等方向。在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数字主权等全球性重大挑战与复苏经济、维护稳定的迫切需求下,各国发布面向未来的产业战略与科技创新规划,在数字领域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网络安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领域聚焦生物技术、数字医疗和创新疗法,在绿色低碳领域强化氢能、储能等新能源技术及其在交通等重点产业的应用,希望借助颠覆性技术突破引领新的产业变革,解决当前与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是在发展路径上,依靠创新主体的充分协同和转型升级。一方面,探索新型研发和生产组织模式。构建前沿科技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充分互动、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创新联合体、研发网络等新型研发模式,更好地适应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向未来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战略引导、资金投入和政策帮扶,帮助传统产业在新技术牵引下,向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的未来产业升级,其中欧盟及其成员国大力支持企业的数字化和绿色转型,提升整个欧洲的工业竞争力,实现数字主权和“气候中性”目标。

  三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技术与产业自主以保障经济社会稳定。欧美国家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带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掉链”问题下,意识到产业自主的重要性,通过加大“制造业回流”力度和提升本土关键产业的生产能力,双管齐下,保障原材料、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战略性产业的技术自主和供应安全,维持本国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三、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未来产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已开展未来产业的布局工作,从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看,未来产业布局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增材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汽车、医药工业、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从地方发展规划看,北京、深圳、广州、合肥等城市已明确提出要布局未来产业,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成为重点关注方向。例如,北京“十四五”时期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深圳市财政在2014-2020年连续7年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设立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广州市采用引导基金投资、直接股权投资、补助和补贴等方式,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机遇

  未来产业是当今我国能够和国际创新保持同步的重大创新机会之一。从全球技术和产业发展看,新一代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大范围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技术路径、产品形态、产业模式,创造出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例如,量子计算机的突破将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未来产业实现飞跃性发展。同时,应对新冠病毒感染在客观上为全球未来产业带来加速发展的新机遇。通过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产业相互结合,实现对政务、金融、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全面升级。基因编辑、生物制造等与公众生命健康联系紧密的未来产业将得到持续发展。

  从国内发展基础看,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科技、经济和社会条件。

  一是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已孕育出一定的成果,并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先进计算、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部分科学技术已经具备了产业转化的基础。2020年发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年度榜单中,中国科学院名列综合研究实力榜第一位。同时,我国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研发活动企业,其数量占比从2011年的11.5%增长到2019年的34.2%,保持本领域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创新型企业的战略目标。保障科技成果的快速产业转化,对未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我国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基地。庞大的本土市场、仍具有相对竞争力的制造成本和日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为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采购、物流、研发响应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差异化的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为未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差异化的场景。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工业互联网及其融合和创新类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呈现出技术迭代快、全球化程度高、商业模式活跃、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对行业赋能作用呈现乘数效应等突出特点,正成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是我国有超大的市场规模和人力资源优势。我国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构成了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为实现内循环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网络用户群体也在发展壮大,拥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数据资源及市场容量优势。在人力资源方面,我国每年有近800万名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以及60万以上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人才基础。

  (三)我国未来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产业基础能力有待提升。在未来产业领域,我国在核心技术、装备、原材料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差距。以量子信息和氢能为例,我国量子计算领域的前沿研究、样机研制和推广应用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企业在软硬件研发、生态建设等方面仍落后于全球先进水平。就氢能而言,我国在氢能自主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国外针对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进行了新工艺开发和广泛的项目示范,积累了百万吨级捕集利用封存经验,但我国在CCUS技术集成、海底封存和工业应用方面仍较为落后,且CCUS大规模示范项目整体规模远低于发达国家。

  二是产业创新生态有待完善。目前,未来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小且技术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与成熟产业相比,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体系尚不完善。一方面,未来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对原材料、零部件、生产设备、工业软件等方面的大量需求,需要完整产业体系的系统支撑。另一方面,未来产业的基础设施、技术标准、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尚未健全,缺少统一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以氢能产业为例,全国性的氢能发展战略规划尚未出台,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加氢站建站标准法规、政策体系均不健全,没有明确归属管理部门。

  三是未来产业发展缺乏人才基础。创新人才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对未来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才比例较低,尤其缺少跨界型、复合型人才。例如,智能制造代表了先进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数据分析,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为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达450万人。因此,我国亟需加强未来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

  四、国家高新区发展未来产业的思考

  (一)着眼长远和全局,系统布局发展重点

  国家高新区应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握全球和国家发展趋势和自身优势与不足,选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广阔发展前景、良好技术基础的领域,在国家高新区层面统筹谋划一批未来产业,重点发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基因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同时确定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保障技术自主与供应链安全,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格局中走出中国特色、走出国家高新区特色,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二)前瞻新场景,顶层规划发展路径

  国家高新区最大的特点是“高”和“新”,而未来产业最大的特点是“新”,以新需求为牵引,以新技术为依托,创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的新空间。国家高新区应面向2035、2050制定愿景规划,前瞻未来生产生活情景,描绘未来产业技术应用场景,规划未来产业发展路径。充分抓住最大内需市场的优势,创造新需求。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统筹规划区域重点培育产业,形成特色突出的未来产业示范区。

  (三)适应新需求,打造发挥各创新主体作用的新型研发组织模式

  发展未来产业是技术与技术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和耦合,要求打破创新主体间的界限,做到充分的融通。积极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制度环境,在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在创新链条的每一个环节,给予个性化、多元化的支持,由市场和政府双向发力,探索建设跨领域、跨机构、贯通创新链的未来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与作为承载主体的创新园区等,以研发生产组织模式的革新助力技术与产业的新变革,推动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

  (四)顶层制度创新设计,建立国际科技创新体系

  推进现有高新产业未来化,未来产业高新化。同时,推进未来技术产业化。突出“借脑连智”,推进域外科创成果本地产业化。探索技术攻关新型体制,加快构建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五)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布局新赛道

  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布局力度,加强未来产业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打好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鼓励基础研究努力挑战“无人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不可用变成可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抢占未来、前沿领域发展先机。进一步优化平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投入结构,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开展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方向,前瞻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搭建跨界融合技术平台,加强未来产业所依托技术和知识源头供给。

  国家高新区要面向国家战略,进一步强化研发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全面提升科技产出影响力。加强未来技术储备,探索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颠覆性技术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众创空间,加速培育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的未来产业企业。

  (六)发挥专业智库优势,加强战略规划、预见预测与发展模式研究

  鼓励智库开展未来技术预测和未来产业研究,组织发布有全球影响力的年度发展报告,加强未来研究成果对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决策支撑作用。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眺望,需要有一批有识之士以前瞻高度统筹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勇闯“无人区”,更需专业智库研究如何规制新兴技术产业化带来的风险。这是对国家高新区综合治理能力的考验,要权衡新兴技术产业化带来的伦理、社会和经济风险,做好产业引导和培育。如何建立以敏捷为核心的治理框架,为未来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需要多领域的有识之士从各自视角出发,解剖未来、构想未来。

  五、推动国家高新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创新基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鼓励“从0到1”的原始创新,增强政府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鼓励社会加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二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公共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三是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产业支撑力大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可靠性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制修订、认证认可等服务能力。四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移动通信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创新发展动力支撑。

  (二)紧盯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集中攻克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等一批关键基础技术和“卡脖子”环节,推动加快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的“迭代”工程,超前布局前沿未来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二是积极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潜力。加大对创新型、引领型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三是鼓励推出“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揭榜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特别是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先支持社会公益性、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

  (三)优化集群建设,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化发展体系

  一是鼓励有关地方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突出区域特色和发展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和推进步骤,调整完善省市级专项资金实施细则,集中有限财力,滚动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引导各省各地方培育、储备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形成配套储备,构建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打造形成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三是鼓励设立产业联盟,着力构建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化运作的集群发展模式。继续加快培育一批产业标杆企业,选择一批比较优势明显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企业。

  (四)加快引进培育,强化创新型人才支撑

  一是建立起与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面向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行业,统筹推进人才政策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人才规模,提升人才素质。二是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人才选拔工作,确保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培育高素质工匠型人才队伍,积极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三是积极引进国际创新人才。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评价、考核、科研资助和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各类人才现实生活问题,在教育、卫生、居住等方面提供更多人性化公共服务。四是推进实施精准化人才引进制度。实行紧缺人才清单制度,靶向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和团队,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

  (五)强化对外开放,形成合作共赢国际化局面

  一是有序扩大开放程度。顺应全球贸易格局发展新态势,立足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动新兴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探索创新成果共享化,破除新技术应用国际市场壁垒。二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借助RCEP区域一体化和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签订机遇,与欧盟、东南亚等更多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三是鼓励参与有关国际标准制定。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强化国际市场话语权和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力。加快推广我国优势产业标准,保持产业标准领域领先地位。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高新区要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为更好地推动国家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为未来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

2023-11-06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520.html 1 国家高新区未来产业选择及发展路径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