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5日
第A9版:创业孵化

推动“科学家+企业家”计划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助力产业发展

  ▶ 王晓婷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短短6年时间,广东阿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已拥有专利技术超100项,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还有很多像阿达智能一样的高科技企业。建院10年来,该研究院积极推进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并打造“一企一博”工程,推动“人才+企业”同频共振,已吸引超300名国内外高端人才落地,在半导体、机器人、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积极为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集聚产业链资源

  “我们实现量产的高密度焊线机,在技术设计、工艺制造上填补了国产中高端焊线机的市场空白。”阿达智能董事长贺云波介绍说,其产品已批量进入到长电科技、华为等200多家国内封测厂商,发展势头迅猛。

  说起阿达智能的快速发展,贺云波特别提到佛山广工大研究院这位“娘家人”的贴心服务。他表示,在项目提升、落地与政府对接,以及场地租用、水电设施等方面,研究院都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巨大的支持。阿达智能先后获评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佛山高新区首家潜在独角兽企业等称誉。

  如今,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已形成完善的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建成国内首条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示范线。

  在由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管理运营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大捷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晖正在厂房察看生产情况。2019年,得益于佛山创新创业团队项目以及该研究院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扶持资金支持,谢晖在佛山创立大捷智能。

  “去年业务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订单增多,场地空间远不能满足生产,当我们把问题反馈到研究院时,管理人员马上来现场帮忙协调解决。”谢晖表示,除了场地,研究院还在金融、市场对接、人才推荐、品牌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针对企业发展需要,研究院为企业对接了顺德农商银行,达成一笔1000多万元的订单项目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近几年,许多像谢晖这样的高科技人才纷纷选择入驻集创中心。集创中心已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超40名,技术研发团队超500人,汇聚了超30家企业,“人才+产业”模式在这里奏效,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家+企业家”模式结硕果

  坚持培育“科学家+企业家”,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这样的人才模式在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打造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得到了成功验证。目前该工作站已吸纳美国爱荷华大学、英国巴斯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7名博士先后入站,这也是佛山市同批次引进博士最多的工作站。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丁克正式进站,并于2021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赛组金奖。依托研究院及工作站雄厚的科研技术、设备支持,丁克团队拥有完善的机器人试验、推广及应用平台,实现了多种应用场景的快速验证。

  目前,丁克已在这家研究院创立佛山显扬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3C、教育科研等领域;先后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研究院将继续围绕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深入落实佛山市南海区“科学家+企业家”计划,多渠道助力高层次人才出成果,积极为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023-09-25 推动“科学家+企业家”计划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2174.html 1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助力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