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8日
第A2版:要闻

北京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锚定六大领域布局20个未来产业,实施八大行动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9月8日,《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布。《实施方案》锚定六大领域布局20个未来产业,同时提出实施八大行动,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构建一批应用场景、中试平台和技术标准,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建设一批创新中心和创新联盟,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产业经理人和卓越工程师。到2035年,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不断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未来产业集群,建成开拓世界科技产业前沿的人才高地,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具体看,北京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包括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和未来空间。面向未来信息通信和先进计算需求,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等细分产业;面向未来生命健康和医疗需求,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细分产业;面向未来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需求,重点发展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等细分产业;围绕新型能源系统建设需求,重点发展氢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细分产业;面向前沿新材料需求,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面向未来太空探索需求,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原创成果突破行动、中试孵化加速行动、产业梯度共进行动等八大行动,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实施方案》是北京发展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担当,是目前国内关于未来产业发展最为系统全面的部署。”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认为,《实施方案》布局全面、路径清晰、保障有力,充分体现了北京对未来产业布局的全球视野和雄心大略。

  赵刚认为,按照2030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的规划部署,北京有望实现各项任务目标。北京既具有基础科学研究底气,同时具有高精尖产业发展实力,更具有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活力。

  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龙开聪认为,《实施方案》涵盖火箭卫星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卫星网络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和示范应用。“这将有效激发商业航天企业的创新活力,加速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实现商业航天技术能力、企业质量、产业规模倍增发展。同时,以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为特色的产业链条也会快速延伸,有效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及升级,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创新空间和增长极。”

  “《实施方案》重视重点科技领域和相关人才,重视场景应用和金融推动,将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人才聚集和技术突破,推动相关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洵说,《实施方案》中关于未来能源部分,首先强调了发展氢能技术,说明北京对氢能发展极其重视。

  对于《实施方案》如何落地见效,赵刚提出3方面建议:首先,技术创新是根本。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突破是催生未来产业的关键因素,要发挥企业在未来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支持企业组建未来技术研究院,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其次,长期投资是动力。未来产业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既要依靠政府的引导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要依靠风险资本帮助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真正发挥 “耐心资本”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最后,商业模式是关键。未来科技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具有极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惠及社会和造福人类的潜在价值。从未来科技发展成为未来产业,核心是要让技术能够产品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体现其效率和成本优势,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023-09-18 锚定六大领域布局20个未来产业,实施八大行动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2075.html 1 北京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