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4日
第A11版:成果转化

“量子大道”成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量子大道”外景  图片来源:合肥高新区

  ▶ 本报记者 李洋

  秋意渐浓,位于合肥高新区“量子大道”两侧的企业忙得不亦乐乎。8月19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二届CCF量子计算大会暨量子计算产业峰会把业界的目光聚焦于此。

  在这条几百米长的“量子大道”上,集聚了本源量子、问天量子、国盛量子等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量子领域上下游企业30余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

  量子计算专利数在全国领先

  安徽合肥诞生了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全国第一台可交付使用的量子计算机、全国第一套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全国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近年来,该市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及国家实验室,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以科研成果孵化转化为核心,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突破口,以产业聚集发展为路径,全力打造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加速量子科技成果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

  当前量子计算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加入到量子计算领域的竞赛中,争夺这场新一轮科技战略制高点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我国量子计算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以安徽合肥为例,作为全国仅有的4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这里是全国较早系统布局量子科技研发及产业化的城市,也是目前国内量子科技企业最密集、量子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城市。

  2022年10月,国外第三方机构发布2022年全球量子计算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来自安徽合肥的本源量子公司以234件量子计算发明专利数和133件发明专利被引证数,在专利数量和被引证数量上均进入全球前十。作为我国首家成立的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已经连续3年在榜单上居中国第一。

  中国量子计算机学会量子计算专业组执行委员贺瑞君分析,从入榜前100名企业专利数量看,中国公司的量子计算专利总数由两年前的137件增长至804件,实现约5倍增长。

  如今,这一数据仍在不断刷新。截至今年3月10日,全球量子计算领域专利申请量已达1.3777万件,中国位列全球第二,共2251件。排名第3-5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1062件、加拿大917件和英国525件。智慧芽科创力评估平台显示,安徽合肥本源量子的科创评估等级为AAA级,技术实力在国内量子计算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探索应用落地

  推动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量子计算工程化产业化的推进需要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再到从技术到产品乃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今年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在合肥高新区发布了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这不仅刷新了我国云平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纪录,也是国际上首个在超导量子路线上实现具有量子优越性潜力、对外开放的量子计算云平台,面向全球开放使用。

  位于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的本源量子实验室,偌大的空间汇集着真空泵“嗡嗡嗡”的声音,压缩机“啾啾啾”的鸣叫。不久之后,我国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在这里面世。此外,在这里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生产量子芯片。这条量子芯片生产线2022年1月投入运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陆续导入24台量子芯片生产相关的工艺设备,孵化出了3套自研的量子芯片专用设备,生产了1500多个批次流片试制产品,交付了多个批次量子芯片以及量子放大器等产品。

  如今,不少企业持续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重视并激励知识产权的创造,在量子计算机的工程化之路“沿途下蛋”,诞生了一大批原创性成果。

  今年6月,蚌埠医学院与本源量子达成合作,双方将联合探索量子计算在辅助医学图像识别、疾病诊断、药物筛选、诊断标志物发现等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这是中国医疗数据首次对接国产自主可控量子算力。

  用量子算力处理通信数据,这是一个涉及万亿元级市场的新领域新赛道。去年年底,本源量子还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首次签署合作协议,为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有偿提供基于量子计算机真机验证的相关量子通信算法,为5G及6G面临的算力瓶颈探索量子算法解决方案。

  这些成果为未来中国造量子芯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4月印发的《安徽省“十四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合肥等地布局建设超级计算中心。该《规划》明确,在量子信息产业方面,安徽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依托国家量子实验室,强化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三大领域的科学探索、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大力加快培育量子信息“独角兽”企业,推动量子信息技术在金融、电信、政务、医疗等领域应用,加速抢占量子科技国际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先机。其中,量子通信重点发展大规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计、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和量子信息系统服务,量子计算重点发展量子计算机研制开发与市场化应用拓展,量子测量重点发展量子精密测量高端精密仪器平台。

  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

  更需要技能型人才

  如今,量子计算的优势显现,国际量子计算人才缺口随之变大,以欧美为主的量子人才培养浪潮正席卷而来,美国已启动量子科技K12教育,各大量子科技公司更是从抢占早期市场与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出发,早早推出了一系列的量子教育服务。

  目前,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也在积极构建量子计算生态。

  为培养国产量子计算软件系统的使用习惯,该中心承办了第二届CCF“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量子计算编程全国大赛,旨在提升中国量子计算编程的整体水平,尽早发现、集聚和培养中国量子计算编程优秀潜在人才,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国产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中。

  业界人士表示,对于中国而言,量子计算不只需要尖端的研究型人才,更需要掌握量子计算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打造塔基稳、塔身壮、塔尖亮的量子计算人才“金字塔”。

  据悉,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还在今年5月主办了“全国第二届量子金融赛道班”活动,专门针对量子金融领域的人才培养。

  在量子计算领域,合肥本源量子还尝试搭建了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共同加速量子计算技术开发,致力于推进量子计算实用化进程,发展量子计算科技产业,培育和拓展量子计算生态圈。成员企业(单位)包括金融建模、海洋超算、轮船制造、传感应用、人工智能、低温制冷、生物科技、大数据等领域。

2023-09-04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1973.html 1 “量子大道”成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