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年初以来,通化医药高新区紧盯“又高又新”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拼”的精神、“抢”的意识、“争”的劲头,全力以赴强招商、推项目、重科技、扩市场,高新区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上半年,通化医药高新区GDP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7%,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增长10.4%,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227.5%,上述4项指标增速均排通化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服务业参与GDP核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9%,上述两项指标增速排通化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增速排通化市第三。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68.7%、13.5%。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2%,其主体地位进一步突显。在通化医药高新区上下共同努力下,高新区主要指标增速位居通化市第一方阵,切实发挥了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建新科技通过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福纳康、德济参等3户企业被认定为吉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通化医药高新区重点围绕人参、医药等板块,灵活运用以商招商、乡情招商、商会招商等方式,持续拓宽招商渠道,全力推动项目落地。投资1.2亿元的通化科泰生物提取产业园、1.2亿元的建新科技智能化成套设备生产等33个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协议总投资19.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9%。聚焦园区精准招商,医药健康科创园被认定为“吉林省第八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汉方医药、辽宁桂德等14个产业类项目成功落户,入园项目总数达到39个。坚持“项目为王”,建立了“日报告、日调度”机制,全面跟踪掌握项目动态,年初确定的2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恩柏健康食品等6个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通化医药高新区不断加速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林下山参数字溯源、辰安智联科技2家企业被列入通化市大数据“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库。承办第七届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和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峰会,与张伯礼院士团队续签4年合作协议,与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签订《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合作协议》,每月均有一名专家团队成员驻站工作。双正医疗创建吉林省首批科学家工作室,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通化医药高新区打造现代化“公园”式园区,园区面貌焕然一新。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建设,搭建线上政务服务热线管理平台,累计受理各类诉求491件,办结率100%。
不断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通化医药高新区成立红色物业党支部,定期开展议事协商会议,为群众解决“疑难杂症”问题102个。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