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通讯员 郭文晨
高分辨场景成像4D毫米波雷达、个性化3D打印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浓差能零碳发电技术研发、无人驾驶物流运输全栈解决方案……近日,“鹭创未来”海外创业大赛暨第六届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北美赛区)决赛现场,一个个项目“花蕾”通过“北美现场+云端路演”的方式竞相“绽放比美”,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科创企业的21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围绕技术、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等维度进行评审。
此次大赛历时5个多月,设有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硬科技3个组别,从125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的32支创客团队进行激烈角逐。最终,“新型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获得大赛一等奖;“汽车轻量化防爆透明PC复合材料及创新运用”和“治疗淋巴瘤靶向新药ETH-55008 I期临床试验及产业化”获得二等奖;“高集成度系统级行业专用5G-AIoT智能芯片的自研及商用”“科研大数据在故障诊断场景的产业化应用实践”和“个性化3D打印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及骨修复产品”获得三等奖。
吸引优秀项目
高新区诚意满满
“我们这个项目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的新的碳捕集分离膜材料和应用装备,为工业及能源类碳排放企业提供碳减排、碳达峰等技术解决方案。目前我们的项目已经在华北地区落地示范,期待通过大赛平台,将项目落地厦门,与厦门当地环保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一等奖项目“新型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联合创始人王逸霖说。
颁奖仪式上,厦门火炬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向参赛创客发出诚挚邀请,承诺为有意来厦圆梦的团队提供“一对一”落地方案支持,厦门火炬高新区专项服务小组也将从产业对接、资金扶持、融资撮合、创业场所配备、人才住宿配套等方面全力配合参赛人才对接,帮助人才“落地生根”,助力项目“开花结果”。
从2017年至今,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已走过6个年头,大赛赛区从美国硅谷拓展到了北美、英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累计吸引项目超900个,培育厦门市“双百计划”项目近百个。其中,2022年大赛引进的1名国际化人才新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其落地项目“韫茂科技”为国内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补齐了关键生产环节,成为厦门海外引才的一张响亮名片。
据悉,此次大赛由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办公室、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指导,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主办。
以赛为媒招才引智
持续“发电”聚揽英才
以赛为媒招才引智,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发电”聚揽英才。不久前,“炬火种·燃新薪”2023厦门火炬高新区高校专业新星挑战大赛落下帷幕,经过为期4个月的招募和比拼,共有60支队伍,221名学生获得大赛奖项。其中,国防科技大学陈子阳团队、厦门大学刘芷静团队等10个小队分别获得各自赛道的一等奖。
“炬火种·燃新薪”新星挑战赛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携园区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的火炬人才品牌。此次大赛瞄准厦门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设立物理化学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游戏创意和美术设计、智能工厂智慧未来等10个赛道,由天马微电子、吉比特、美亚柏科、友达光电、科华技术、三安集成、新能安等园区行业头部企业命题,高校学生应战参赛,就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以联合攻关的方式帮助企业精准链接专业适配的在读高校学生,提前锁定校招招才引智目标。据悉,第三届“炬火种·燃新薪”新星挑战赛吸引了全国283所高校的3289名学生踊跃报名,报名人数较上届增长超过40%。
自2015年厦门火炬高新区支持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活动以来,该赛事已走过9个年头。从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多个项目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助力下走向市场,实现了从创业项目到创新型企业的蜕变。2023中美青创客大赛更是顺应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潮流,特别设立大模型赛道,青年创客以赛代训,依托大模型、生成内容,增进对AIGC技术应用的理解。通过激烈比拼,最终有25个团队从234个报名团队中脱颖而出,其中,“迹艺”“‘创意之镜’城市艺术互动装置”“基于视觉神经网络与云报警的车位管理设备”“苗服风情·传承——数字化背景下服饰博物馆及展厅互动装置设计”“五官之声”等10项作品获得厦门分赛区主赛道一等奖;“创瀚科技”获得厦门分赛区职业教育院校分赛道一等奖。
以赛引才已成为厦门火炬高新区招引海外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依托“鹭创未来”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选拔赛、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人才赛道暨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国际化赛事招才引智,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集聚常驻外籍人才近1500名,我国台湾地区特聘专家专才315名。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利用已有赛事资源,搭建国际化人才招聘专窗,发布国际化高端人才岗位200多个,帮助企业链接国际化人才。
优化人才生态
厚植人才沃土
办赛引才只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优化人才生态、厚植人才沃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多措并举打造吸引人才的“高地”、留住人才的“宝地”、成就人才的“福地”,涵养人才“生态圈”。
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集聚,搭建人才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壮大平板显示、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才承载能力。今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重点推进中能瑞新、新能安二期、宁德时代区域总部、天翼云、咪咕元宇宙总部等项目,预计将凝聚各类专业人才近万人。
暖心的人才服务也是国际高端人才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厦门火炬高新区依托创业中心、软投公司等平台,分别建设厦门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驿站、厦门市外国人才服务驿站,不断优化国际化人才服务环境,提升国际化人才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已举办新春茶话会、国际化创业人才政策宣讲会、科技人才项目申报会、企业跨境用工法律合规宣讲等活动6场。其中,海外人才之家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为外籍人才及聘用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工作许可办理等服务,累计服务370人次。
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助力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与人才成长“双向奔赴”,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一直以来的人才服务宗旨。近日,厦门火炬高新区位于厦门软件园一期的智汇公寓正式开业,该公寓联动商务办公、休闲餐饮等丰富业态,专门为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就业、创业的人才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打造办公吃住行一体化产业园区,满足人才多样需求。
“龙潜于渊,凤栖于梧”。厦门火炬高新区坚守初心,始终坚持广栽梧桐深挖渊,耕种好人才之“种”,做好“扬花灌浆”的保障,助力“好种子”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内结出串串创新“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