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7日
第A7版:园区热点

建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7家,其中省级以上30家

威海高新区串起高能级平台大长廊

  ▶ 谢菁 陈冠群

  7月初,捷普电子(威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来了几位专家,针对生产线多项具体技术需求,开出“药方”:产品框架侧面打螺丝、自动插排线、弹簧及粘性橡胶套分料、自动包装附件……

  眼下,捷普电子急于对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但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的5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专家来到捷普电子现场“把脉”诊治。紧接着,在7月5日举行的“1+4+N”创新平台促青年企业家发展圆桌汇活动中,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相关专家与捷普电子就产线的自动化改造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真是‘及时雨’,专家团队给我们带来的帮助,能实打实解决一个个大难题。”捷普电子相关负责人说。

  威海恒科精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元涛也有上述同样感触。去年,恒科自主打印机品牌正式上市。“哈工大专家进行点对点的指导支持,对企业自主品牌产品落地进入市场起了很大作用。”

  搭上科技平台的快车,企业创新发展的底子更厚、底气更足了。近年来,威海高新区把高端平台建设看作投资环境的“放大器”、优质资源的“强磁场”、促进创新的“助推器”,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加快高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加速创新、产业集聚发展。

  近日,位于威海高新区的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威高集团有限公司,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立项支持,共争取到专项资金760万元。

  得平台者得天下。依托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威海高新区。该高新区整合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资源,构建威海市“1+4+N”创新平台体系的主阵地。

  如今,一张张高端科技平台“名片”串起了威海高新区科技创新的进阶大长廊。其中,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依托哈工大工科优势,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海洋环境与生物化工等六大产业板块。截至目前,该高新区共孵化成立了55家科技型企业,总注册资本超5亿元;培育了3家规模以上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企业获批山东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家企业获批威海市级创新平台。

  目前,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初步形成“1+6+2”的创新发展体系,建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技术与测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安全工程实验室、国家暖温型海洋大气自然环境威海试验站、电子信息产品实验检测中心等;建成公共服务平台12个,省部级实验室2个,拥有科研实验设备950余台套,具备开展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仿真实验及电子信息产品试验检测的能力。

  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威海市七大产业重点领域,成立了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中心、山东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装备与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工程中心,培育孵化了18家企业。2022年,该研究院在孵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9项,引进国家级人才14人。

  此外,作为威海高新区龙头企业,威高集团拥有研发人员35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博士9人;拥有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山东省级人才3人;近3年获发明专利授权13项,参与制定标准4项,成果转化并取得注册证4项。

  高能级平台的汇聚,构建起吸纳项目和资本的环境洼地。截至目前,威海高新区共建有各类威海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7家,其中山东省级以上30家,涵盖医疗器械与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优势产业。

  威海高新区引进和建设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在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与转化、科技创业孵化、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这些平台已成为威海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

  威海高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2023-07-17 建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7家,其中省级以上30家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1484.html 1 威海高新区串起高能级平台大长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