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保定高新区是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做好“企业创新积分”工作方面,保定高新区下足了功夫。
“保定银行高开区科技支行通过保定高新区科技局积分系统了解到我们企业的创新发展情况,在充分了解需求后,开辟绿色通道,最终发放科技赋能贷150万元。”保定莱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朝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位于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一家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产品经营及电力工程安装施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此次受益源于保定银行高开区科技支行针对优质科技型小微企业,结合保定高新区创新积分制工作充分运用专项信用产品优化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开发的“科技赋能贷”“科创贷”产品。
通过“科技赋能贷”等专项信用产品优化创新,保定银行高开区科技支行在与保定高新区大学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等合作过程中,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联合办公,针对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以点带面,纵深推动,扩大业务规模,增加业务获利能力。目前,该创新产品在保定高新区已发放7笔贷款,金额1650万元。
保定高新区科创局局长邸彦楠介绍说,落实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保定高新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积分制指标体系设计。组织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指标体系设计,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产出能力、逆向指标等5个方面进行指标设计,涵盖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18个核心指标,并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制定34个地方指标,增加近3年研发费用累计金额、河北省级重点项目数量2个省级指标,构建了18+36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升级保定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积分系统可展示高新区企业积分情况、创新能力对比情况、多维度展示企业总排名及单项指标排名情况、近3年企业积分变化情况等,向企业精准推送相关政策与金融产品,适时开放微信小程序积分查询与信息推送功能。目前,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出台的“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1.0),保定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管理信息系统2.0即将完成升级工作。
据邸彦楠介绍,保定高新区于2020年出台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扶持企业高级管理团队创新创业。自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后,2022年该机制将企业创新积分评价引入了高新区优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评价指标,已评价高级管理人才180人。
2022年,保定高新区还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预培育服务工作。基于创新积分,凭借对高新区科技企业的广泛覆盖与多年连续数据跟踪,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提供了30余家备选企业清单。而且,经过培育有近1/3的企业通过了认证,享受了高企优惠政策。
2023年,保定高新区发布了首批以潜在独角兽企业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9家高成长企业名单。“高成长企业的备选清单和筛选数据,全部由保定高新区创新积分平台系统提供。”邸彦楠介绍说。目前,保定高新区实现了“企业创新积分制”科技企业全覆盖。结合保定高新区火炬统计入统企业情况,已遴选保定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达1643家。
创新服务永无止境。邸彦楠表示,目前保定高新区正在汇总整理分散在科技、发改、工信、人社、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的创新支持政策,与创新积分指标形成对应关系;将可量化的政策集中筛选出来,既可解决政策信息不对称问题,又能引导企业及时申请并获得政策支持,更加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
在此基础上,保定高新区出台《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应用创新积分,并按积分分值排序给予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万元奖励。同时,在助推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企业上重点发力。如开展“政银联动助力科技园区”专题活动,积极与中国工商银行保定高新区支行、中国银行保定高新区支行、中国建设银行保定高新区支行紧密合作,初步形成了保定高新区科技局提供企业需求信息、金融办协调链接、银行出金融产品的合作模式。
此外,设立保定高新区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出台《保定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
“资金池初定资金规模为5000万元。由合作银行为科技企业发放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单个企业多家金融机构风险补偿资金贷款在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及以下。”邸彦楠说。
据悉,保定高新区通过中国建设银行保定高新区支行推出的“科创贷”“善新贷”等创新产品,为中关村创新中心入园企业发放了河北省建行系统首笔“科创贷”;与中国银行保定高新区支行联合开展“一体两翼”需求摸底,落实贷款9570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