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6月27日,以“空间智能 因融至慧”为主题的2023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参会院士和专家解析空间智能技术内涵,展示其广阔应用前景。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表示,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地理信息技术可发挥基础性、支撑性关键作用。数字中国建设需要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高质量支撑,要创新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数字中国建设。
“GIS技术的需求方向、服务对象、服务模式在不断变化,为满足IT新技术发展和更广泛市场需求,应主动跨界融合,为数字中国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王钦敏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认为,遥感技术与GIS技术密不可分。遥感数据需要借助GIS强大的处理分析能力才能最大化释放遥感数据价值潜力。国内卫星遥感已由科研实验型向业务应用型转变,由“业务化”向“产业化”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处理分析、高效存储、管理和分发共享,缩短影像从获取到应用的时间,提高遥感数据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提供满足各行业应用需求的数据服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转型升级、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词,并呈现了两个重要的态势:一是3S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打通,让地理信息要素数据的采集、处理、挖掘、分析与应用变得更加快捷;二是3S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应用空间智能技术,能更加高效地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深层次的有价值的信息,为达成最佳策略提供决策支撑。
“地理信息软件涵盖地理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管理和应用等各个环节,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软件。”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表示,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充分认识并做好以下3点:第一,创新驱动是我国地理信息软件长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第二,融合发展是我国地理信息软件做大做强的重要驱动力;第三,国际化是我国地理信息软件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