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6日
第A51版:创新园区 阿拉善

阿拉善高新区: 凝心聚力勇向前 踔厉奋发谱华章

  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本版图片来源: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

  2023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将不遗余力提升发展质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以智慧园区建设为抓手,统筹纳入各领域数字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优化升级。

  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加快盐化工产业横向耦合与纵向延伸,推进产业提质优化、价值链终端增值。

  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充分发挥土地区位及风光资源等优势,最大限度释放新能源发展的综合效应。

  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发挥化工原料基地优势,打造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推进精细化工差异化发展。

  ▶  曹明宇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小丽


  2022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突出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作,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中向好、好中增优”的良好局面。

  2023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将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新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在接续奋斗中实现。

  2022年,阿拉善高新区、乌兰布和示范区(简称“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动摇,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七个坚持”,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中向好、好中增优”的良好局面。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2022   奋楫潮头逐浪高

  稳中求进绘新篇

  2022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边学习领会、边梳理完善、边推动落实。扎实推进“强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专项行动,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养“鲲鹏计划”,成功入选全国非公党建“2022年度百个两新党建创新案例”,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突出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作,煤、盐、精细化工占比调整至37%、22%、36%,主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三项先行指标“双降一增”,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4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

  2022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实施盟级重点建设项目35个,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1亿元,同比增长5.1%;工业增加值完成135.1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10.5亿元,同比增长16.1%。

  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引进和培育国能风光氢氨一体化等项目139个,协议引资376.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7.7亿元,招商引资工作综合考评位居阿拉善盟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5亿元,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40.15%,占全盟总收入36.89%,跃居阿拉善盟第一,创历史新高,服务管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更显、成色更足。

  大力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深化“4+8+N”合作机制,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高新区化工中间体特色产业基地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积极建设先进金属材料中试研发基地,打造双创孵化中心和阿拉善创新资源服务平台,建成国家、自治区级科技研发平台27大类114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6家,有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22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突破2900万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7家,工业总产值占比49.9%,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集中整治攻坚战、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精细化工“四个清零”、危化企业设计诊断和各类隐患问题整改等工作顺利完成,高新区、示范区本质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聚焦企业和项目需求,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充分发挥“蒙企通”等服务平台作用和帮办代办等制度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7.9%,承诺压缩比率达89.11%。

  实施“一企一策”助企纾困,最大程度保障企业生产经营,2022年留抵退税13.5亿元,占阿拉善盟的68%,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信心更足、动力更强。

  两区一体化发展实现深度融合,机构设置更加科学精简高效,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实施全员聘任制,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切实营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形成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国企改革深入推进,营业利润、上缴税费均大幅增长,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充分彰显。

  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第三幼儿园和第二小学相继建成投用并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引进一批高端教育人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继续深化与宁夏医科大学总院交流合作,推出专家周六日门诊,有效解决园区及周边地区群众就医需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出台“以绩提薪”分配方案,高新区两个嘎查分红304万元,示范区6个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

  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如期完工,文化路等10条新续建道路全部通车,民生改善更加丰盈厚重,深入推进盟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雪亮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平安园区建设水平持续提高。

  2023   笃行不怠开新局

  一路前行奏强音

  回首过去铸就辉煌,展望未来踔厉奋发。

  2023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将不遗余力提升发展质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充分发挥煤化工基础产业优势,重点推动东海一期化产庆华200万吨焦化及10万吨甲胺升级改造等项目,做精做优现代煤化工产业。

  加快盐化工产业横向耦合与纵向延伸,重点推动10万吨氯化石蜡、硼氢化钠等项目,鼓励PVC企业发展特种聚氯乙烯,推进产业提质优化、价值链终端增值。

  发挥化工原料基地优势,打造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推进精细化工差异化发展。重点推动草铵膦等延链补链项目,构建园区内上下游产品承启利用的循环产业,打造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化工产业集群。

  立足原材料和电力能源优势,积极突破上游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加快空白品种产业化进程。重点推动碱金属和中盛科技先进金属材料发展,综合推进石墨烯、氟化工等项目,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创新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土地区位及风光资源等优势,聚焦“新能源+”和“+新能源”,重点推动国能60万千瓦风光氢氨一体化、中盐30万千瓦绿色供电等项目,高标准推动低碳园区建设,最大限度释放新能源发展的综合效应。

  以智慧园区建设为抓手,统筹纳入各领域数字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优化升级,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和“上云用数赋智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率先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加快工业资源共享云平台建设,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与高端服务深度融合。精准促进现代服务业立足企业生产经营和降本增效实际需求,深化信息技术智慧物流等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快现代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年内引进1家大型综合物流企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大力开展供应链金融,加强政金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积极推动具备条件企业上市。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巴彦木仁苏木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抓手,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壮大规模化养殖和高效温棚种植,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工业快速发展筑牢基础。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将紧盯国家、内蒙古自治区投资新导向,围绕黄河流域、产业转型等重点,谋划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梯次分明、质量优良的项目储备库。重点推动沪蒙新材料、灵圣蛋氨酸等盟级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投资117.8亿元,确保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依托现有产业链优势,瞄准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和核心产品,精准绘制产业链条图谱,注重发挥企业和商会的作用,通过以商招商、主动招商等方式,做大做强产业链,力争今年引进到位资金高位增长、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大幅提升,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充足动能。

  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引擎与底座,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一产业一金融”良性循环,鼓励企业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力争今年年内使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5家。

  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资源库,大力培养本土科技创新人才,加快构建创新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全力争创国家高新区。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场景应用,构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服务体系。同步推进“综合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争做阿拉善盟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充分发挥“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店小二”精神,沉下身子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企业家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雨中送伞”的贴心。

  深化完善“一企一码”平台建设,切实解决工作“慢”的问题。重视安商服商,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内蒙古界面网络、思诺数字科技等平台载体,全力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推动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优化与乌力吉口岸转关业务合作,探索建立策克口岸煤炭资源本地消纳机制,实现降低物流成本、资源高效配置。

  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环保工作。按照安全整治提升方案,抓好园区封闭管理、危货运输专用停车场等项目建设,确保安全风险评估等级达到D级。

  认真开展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手续齐全,推进规范发展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体系,完善“一企一策”方案,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地下水现状调查评估、“近零排放”和中盐灰渣场闭库等工作,全面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监管,确保全年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全力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做好岸线防护和滩区治理等重点工作。

  推进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续建、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黄河百里生态绿色廊道。

  始终坚持节约集约。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推动存量问题清仓见底,统筹盘活各类国有资产。深化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构建“亩均、能均、水均、碳均论英雄”评价体系。大力推广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做好企业闲置水指标盘活利用和短期交易,鼓励实施合同节水模式,有效破解“水困”瓶颈。

  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托教育发展基金面向全国引进高学历、专业化优秀教师,加强区内外名校合作办学,谋划建设高级中学,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健全完善养老、创业就业、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将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新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03-06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0140.html 1 阿拉善高新区: 凝心聚力勇向前 踔厉奋发谱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