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6日
第A48版:创新园区 乐山

科创明珠闪耀巴蜀大地

乐山高新区:从“大建设”到“大发展”的跨越升级

  高新区航拍

  乐山高新区东风智能配套产业园  本版图片来源:乐山高新区

  乐山一拉得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制造四川省首个采用环保型非金属模块化预制舱式智能变电站产品的110kv龙口变电站。

  乐山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

  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召开攻坚现场会。

  海创尚纬新能源西南制造基地首期4万吨负极材料暨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高新·创智谷智融大厦

  乐山数字经济示范园

  ▶ 胡代军 本报特约通讯员 段然 刘倩


  过去的2022年,这个坐落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之畔的科创明珠——乐山高新区勇担国家“高新”使命,向着又“高”又“新”的目标奋勇前行,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2023年,乐山高新区将全面融入“中国绿色硅谷”体系建设,聚焦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龙头”定位,实施“产业强区、科技立区、绿色兴区”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意气风发迈向“创新发展示范区”,实现从 “大建设”到“大发展”的跨越提升。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保持基本稳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8亿元,同比增长14.4%;工业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132%;社消零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完成5.37亿元,同比增长58.05%。对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突破10亿元,总量达到14亿元……

  过去的2022年,这个坐落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之畔的科创明珠——乐山高新区勇担国家“高新”使命,向着又“高”又“新”的目标奋勇前行,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乐山高新区将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意气风发迈向“先进制造集聚区龙头,创新发展示范区”,实现从“大建设”到“大发展”的跨越提升。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乐山高新区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

  来到海创尚纬项目现场,一片高楼映入眼帘。去年,这里还是一片平地,如今各类生产厂房、行政大楼拔地而起,一片壮观大气的景象。

  “预计今年年底,整个生产区域将全面投产,可实现4万吨/年负极材料+4万吨/年石墨化的一体化锂电负极材料生产。”四川海创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高峰表示,海创尚纬项目一期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5亿元,年税收1亿元,解决就业约400人。

  据悉,海创尚纬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总体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及1GWh储能PACK生产线项目、10万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区域总部和节能环保项目。项目一期占地1025亩,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投资额约4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

  同样,在四川硅旺多功能综合光伏新材料制造基地项目现场,也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3号楼是生产车间,现在正在安装设备,预计今年3月底将具备生产能力,届时将进一步提升硅粒产量,壮大中国绿色硅谷产业链。”四川硅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经理张舜杰说。

  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约44亩,主要建设成集高纯硅粒生产线、生产配套设施、仓储中心、业务结算中心、信息化中心、研发中心等于一体的绿色环保智能工厂,并实现办公信息化,业务数字化。项目分两期建设,投产后可形成年产20万吨的高纯硅粒新材料产能,提升乐山硅材料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生产体系,推动乐山中国绿色硅谷量质提升。

  海创尚纬项目和四川硅旺多功能综合光伏新材料制造基地项目只是乐山高新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缩影。

  2022年,乐山高新区建设的重点项目还包括中国移动西南大数据中心;东风智能配套产业园讲述乐山高新“智造”的霸王龙车;乐山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等。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乐山高新区招商引资新签约9个重大项目,制造业招商引资十年来首次突破200亿元,签约项目总投资273.8亿元,落地项目总投资190亿元。全年66个“挂图作战”项目新开工24个、竣工5个,32个乐山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5亿元,6个四川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5.8亿元。其中,总投资58.5亿元的PPP项目全面建成投运,海创10万吨负极材料、协鑫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加快建设。工业项目年度投资首次突破10亿元,总量是过去4年之和。

  此外,2022年乐山高新区还加大民生项目建设,包括乐山市新区医院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被网络热议为“中国十大最美幼儿园”之一的大乐之野幼儿园也即将亮相乐山高新区……

  勇担“高新”使命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建成首批国家专业资本集聚型双创特色载体;

  获批四川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信息服务聚集区、科技金融示范区;

  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落户高新区;

  挂牌成立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

  成功纳入科技部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

  一系列金闪闪的科技创新金字招牌让乐山高新区在勇担国家“高新”使命方面底气十足。

  数据显示,乐山高新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3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1家,新获批各类创新平台6个,新认定四川省首批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新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企业18家,参与创新积分制试点试评价企业352家,科技项目立项36项,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8300余万元。

  不仅如此,乐山高新区四川吉晟生物医药公司获批“瞪羚企业”,实现全市“瞪羚企业”零突破,5大“乐山高新制造”成功入选四川省首台套、由乐山一拉得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制造四川省首个采用环保型非金属模块化预制舱式智能变电站产品的110kv龙口变电站正式投用……

  科技创新“加速度”背后,是乐山高新区以创新引领,精准解决科技型企业发展痛点的生动实践。

  2022年,乐山高新区相继出台《乐山高新区支持科技创新八条政策(试行)》《乐山高新区人才政策八条(试行)》,将每年投入4000万元和1000万元分别用于加强科技企业培育发展、区内人才引育留用,让企业鼓足信心进行科技创新,让优质人才落户高新区。

  有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企业迈向高新的步履更加稳健。

  在“双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四川伟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树立“用科技创新让电能储存更安全”的使命,以“钒电池”技术为核心,加速战略转型升级,现已发展成为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在钒电池管理系统研发,自动化电堆制造、MW级光伏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建设与运营、GW级全钒液流电池制造等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解决企业发展痛点难点,乐山高新区建强孵化载体,打造创新主体培育新生态圈。坚持“一盘棋”思路推进“1+3+N”大孵化体系构建,创新“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建设,制定《关于构建大孵化体系实施方案》,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孵化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构建创新研发平台新支点。建强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乐山分中心、乐山中科创新育成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启动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创建工作,鼓励企业单独设立研发机构。

  聚力打造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积极搭建乐山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依托“乐山高新科创云”,对接四川省科技厅公共服务平台、“天府科技云”等平台,围绕研发创新、技术转移、检验检测、技术提升、项目申报等为企业提供在线需求信息发布、在线咨询和业务办理等在线服务,常态化开展“科技服务直通车”,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行动,以科技服务创新承载推动园区产业链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延伸。

  绿色生态宜居

  产城融合展新颜

  乐山高新区的热火朝天不仅体现在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上,还出现在百姓的生活中。乐山高新区的绿色、宜居“轮廓”变得愈发清晰。

  乐山高新区三江汇流、三面环水,坐拥30平方公里的至乐山森林公园,保护着6平方公里的大佛景区保护区,还有2平方公里待开发的老江坝生态岛。

  乐山高新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努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升级,实施二污厂提标改造。

  2022年8月,乐山高新区成功申报乐山市首个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尚纬股份有限公司入围省级绿色工厂。同月,举办首届乐山·高新星光露营啤酒音乐节,通过啤酒+美食、音乐+科技,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同时,乐山高新区发放政府消费券14400张,带来“经济流量”。

  乐山高新区大量网红门店、景点相继诞生,文旅发展正追逐产业发展的脚步,变成乐山高新区的新名片。“午后森林”露营地适逢节假日,高朋满座;乐山市首家江景书店——荟萃·大众书局,入选四川省特色阅读空间。

  百姓休闲有去处,医疗服务有保障。2022年,全新的清雅汇居养养老院为老年居民做好情暖“夕阳”服务,乐山高新区敬老院正加速建设,安谷镇中心卫生院配置崭新的负压救护车、CT室,赶在乐山市新区医院投用之前,护航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深挖文化价值,乐山高新区立足有着“战时故宫”美誉的安谷镇宋氏祠堂,再塑文旅新地标。2022年,乐山故宫文物南迁历史陈列馆项目主馆——壮观大气的宋祠博物馆(一期)加快建设,预计今年5月对外开放;市级文保欧阳道达旧居二期工程稳步推进,即将带领市民重温“典守”精神,再续乐山“故宫缘”。

  优化“软环境”

  夯实“硬实力”

  近年来,乐山高新区多措并举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全区发展又“高”又“新”。

  “前期帮你们申请的产业扶持资金到账了吗?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协调解决?”日前,乐山高新区营商环境局督查小组来到3D打印产业展示中心,了解相关企业补贴资金发放情况。

  尚纬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沈智飞坦言:“科技创新税前扣除政策的出台和税务部门的全程服务,使公司经营发展和技术研发更有信心和底气。企业研发投入越多,减免税力度就越大,这让我们在科技研发上更增强了积极性。”

  近年来,乐山高新区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梳理线上通办事项220项,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跨区制证领证”方式,推动项目服务事项跨区域快速办理,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不出园区”。配套出台支持产业经济、数字经济、三招三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20余项优惠政策。每年安排2亿元以上产业扶持资金,兑现招商承诺,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同时,聚焦企业需求,打好政策“组合拳”,为企业提供“主动辅导+定向服务+后续跟踪”的一站式服务,让政策红利落实得更精准、更及时、更充分。

  快速和提前是企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的关键词。乐山高新区积极实施“定制服务项目”“一线服务项目”“专班服务项目”三项举措。以企业项目投资建设需求为导向,为重大项目量身定制66个服务“套餐”、解决方案并形成198份项目推进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加强统筹调度,统一派单、交办落实。围绕攻坚项目一线产生的征地拆迁、杆管线迁改、土方回填等110多件问题,项目牵头部门会同业主单位、施工单位、乡镇、村社负责人等形成多方联络机制,实行“一线工作法”,高效解决问题。建立乐山高新区项目服务专员库,着力提高项目服务的专业性、精准化,做到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19名服务专员全过程服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在企业跨界转投、进军新兴产业上主动指导,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上大开绿灯,为航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办理“拿地即开工”。

  聚力“136”

  “创新故事”永不落幕

  回首过往,乐山高新区砥砺奋进,硕果满枝;展望未来,乐山高新区信心满满,一曲曲“创新的故事”正在上演。

  2023年,乐山高新区将全面融入“中国绿色硅谷”体系建设,聚焦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龙头”定位,实施“产业强区、科技立区、绿色兴区”发展战略,围绕乐山市“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年”经济工作主基调,突出“先进制造业项目提升年”主基点,努力实现主导产业集聚成势、千亿园区三年达产、创新驱动动能强劲、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品质一流的奋进目标。

  一个引领:勇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龙头使命,推动“一区多园”建设,奋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面融入“大硅谷”体系建设,构建电池片、组件等晶硅光伏中下游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延链补链强链引领带动作用。

  三个倍增:一是工业有效投资实现倍增,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二是制造业产值实现倍增,奋力实现制造业产值120亿元,形成300亿元产能。三是工业亩均产出实现倍增,由目前的约200万元/亩提升到400万元/亩,为2025年实现1000万元/亩奠定良好基础。

  六个提升:一是推动制造业招商落地突破100亿元;二是科技创新突破,科技型企业达110家,新申报各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力争达到2.1亿元;三是推动“四上”企业数量突破100家;四是推动“五个一批”项目数量突破100个;五是力争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升位,以升位促升格;六是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水平,搭建园区企业心连心服务平台,高标准新建政务办事大厅,争创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在接续奋斗中实现。人们期待,这个坐落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之畔的科创明珠能如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一样,在巴蜀大地上熠熠生辉。

2023-03-06 乐山高新区:从“大建设”到“大发展”的跨越升级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0137.html 1 科创明珠闪耀巴蜀大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