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6日
第A47版:创新园区 桂林

桂林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地

  桂林高新区创意产业园  本版图片来源:桂林高新区

  桂林高新区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桂林高新区高新开发大厦

  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2022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桂林高新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会

  桂林高新区审批服务小分队主动上门服务。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线

  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

  ▶ 朱伟 宋艳红 张秀芬


  桂林高新区以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以培育企业科技创新力量为主线,把“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作为初心和使命,为桂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桂林高新区将坚持统筹“一区三园”协调发展,打造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一区多园”创新共同体,坚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不动摇,不断开创科技改革发展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桂林高新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以培育企业科技创新力量为主线,把“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作为初心和使命,深入推进桂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为桂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持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桂林高新区坚持把“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作为加快产业集聚、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实施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从存量挖潜着力,通过土地置换、土地调规,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推动土地集约使用和产业发展空间有效集聚。加强桂林高新区“一区三园”区域联动发展,不断优化工业布局,形成以漓江为生态中轴线,以桂磨路、桂阳路为产业融合示范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生物、前沿新材料、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为主攻产业的“一轴、两带、六大百亿基地”发展格局,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

  目前,桂林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拥有工业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从产业结构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25.63%,以智神信息、光隆光电等企业为代表,在手持稳定器、光通信整机、激光芯片及光器件等领域广泛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占比17.01%,以君泰福、电力电容器等企业为代表,在电气成套设备、机械加工装备等领域基础较好,同时在航空航天装备领域发展潜力巨大;生物医药产业占比15.99%,以桂林南药、优利特等为代表,在中成药、精准医疗分析器械等领域具备优势。三大支柱产业保持稳健发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不断完善,对桂林高新区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支撑桂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通信领域上,集中力量推动通信产业链建设,上海移远通信、深圳衡东、深圳华宜达科技等企业先后在园区落地,成为桂林市通信产业第一集中区。桂林高新区联合中电科34所建立通信检测试验平台,目前能为相关企业提供80%以上的检测服务,初步实现“园区产,园区测”。在项目建设方面,重点引进格力、中国中药等重大项目,培育了飞宇、智神、锐锋、科创等一批优质的科技型骨干企业,并引入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创新中心,强化区域创新能力。

  医疗器械产业作为桂林高新区优势细分产业,综合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位居全区前列,在桂林高新区初步已形成产业集群,并具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2021年,桂林高新区针对本地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认证和审评通过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研,通过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审评中心、相关专家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深入沟通,最终形成了《关于建设医疗器械及生物制药类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议》,通过与专业机构全面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为企业一次性通过GMP和CFDA认证提供保障。在管委会牵头下,桂林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目前已有18家企业加入,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位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前列、综合创新能力强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桂林高新区是桂林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引擎,先后荣获“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微波与光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称号。近年来,桂林高新区明确提出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平台化转型,开展产业链招商,孵化培育产业链上下游高新技术配套企业,打造3—4个特色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链条。积极引进清研皓隆、云璟科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祥特种计算机研究院等一批博士企业、研究院和技术领军人才,持续注入智力源泉。

  桂林高新区累计获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4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备案304家,瞪羚企业保有量14家,占桂林市的51.9%。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企百强企业15家,创新活力十强企业2家,瞪羚企业活力十强企业1家,分别占桂林市的71.4%、100%和50%。深耕校企产学研合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核验70项,新增1家自治区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4家;新增1个创新联合体,总数2个,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22.2%;获得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合作基地2个,占桂林市的100%,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8.1%。

  桂林高新区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围绕产业强链扩群升级,主攻产业集群招商,积极引进中国中药、复星医药、格力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桂林高新区现有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企业8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涌现一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的明星企业,如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2年,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得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桂林市锐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称号。桂林南药获得第四届国家质量奖提名奖,是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获奖企业,其牵头申报的“广西青蒿素及小分子化药创新联合体”是广西首批获准组建的4个创新联合体之一,也是桂林唯一的创新联合体。

  加大创新主体培育

  强化创新集群支撑

  桂林高新区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双创生态系统,现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航天工业学院等9所本科院校,8所部省属科研院所,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引导园区产业向集群化、专精化发展。园区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合计超一万人,研究开发费用同比增长10.90%;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同比增长18.27%。

  2022年7月,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凭借“五复合橡胶挤出机头”专利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在橡胶挤出设备的细分市场,该公司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二。“长期以来,生产高端轮胎所需的工艺设备被欧洲的制造厂商所垄断,如今我们十年磨一剑,研制出五复合橡胶挤出机装备,国内的轮胎生产企业基本不再采用进口设备。”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介绍。该公司以科技创新填补行业技术空白,持续研发新一代高效挤出机和高端智能装备,打破了国外高端橡机装备企业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国内唯一能自行设计制造四复合、五复合高端橡机挤出机装备的企业,其中全钢五复合挤出技术为全球首创,填补全钢子午线轮胎胎面五复合压出这一国际技术空白,经认定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两项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先进薄膜拉伸装备智能化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高导热石墨膜用高取向聚酰亚胺薄膜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验收。先进薄膜拉伸装备智能化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聚焦薄膜横向厚度的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系统和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处理大数据平台,实现整线节能降耗,大大提升了国产薄膜生产线智能化水平。高导热石墨膜用高取向聚酰亚胺薄膜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聚焦人工高导热石墨膜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功开发了高导热率石墨膜专用高取向PI薄膜,替代了进口产品,打破制约我国电子元器件关键散热材料生产的瓶颈。

  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深化低碳园区建设

  桂林高新区位于漓江两岸,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桂林山水的知名度和生态优势,强化产业准入,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高新区。

  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积极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在绿色环保输配电设备产品、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风电与核电配套设备、绿色照明等领域,培育出一批重点节能环保企业。桂林君泰福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桂林南药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工厂,燕京漓泉等3家企业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通过验收,5家企业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绿色制造企业。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4家,桂林市级绿色工厂4家,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2022年12月,桂林南药甲烷资源利用系统项目完成施工安装,正式点火投入使用,该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节约企业能源成本100多万元。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该甲烷资源利用系统项目通过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系统产生的沼气(将沼气代替天然气作为蒸汽发生器燃料,产生工业蒸汽),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达到了变废为宝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精准高效服务企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按照桂林市政府授予市级相关管理权限要求,桂林高新区立足“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围绕“园区事务园区办结”原则,认真梳理发展改革、规划、土地、建设、环保等方面的市级行政审批权限事项,受委托承接76项市级权限。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双容双承诺”改革提升审批服务效率,以“容缺受理、承诺办理、先建后验”的形式为企业加快建设投产争取宝贵的建设时间,缩短了建设工期,实现新建项目早建成、早交付、早投产。自“双容双承诺”改革以来,桂林高新区签订“双容双承诺”协议开工项目24个,有效提升企业产能,促进经济增长。

  在企业服务方面,桂林高新区充分发挥“党旗领航·火炬先锋”引领示范作用,创新打造“党建+服务”特色品牌,组建服务小分队,在项目推动各个环节中发挥党员的核心力量,以“精准服务、惠企暖企”为工作宗旨,主动上门走访企业,提供“点对点”“零距离”的精准服务,推动园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使企业发展走上“高速路”。

  桂林云璟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桂林高新区后,服务小分队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精准扶持等多个举措,聚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房租减免、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品牌宣传、人才招引与培养、展会及技术交流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该公司董事长肖巍表示,刚入驻时,园区给予的各类支持和保姆式的服务,包括企业注册、人才落户等,真正让企业能够一门心思求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能。

  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桂林高新区将勇毅前行,踔厉奋发,坚持统筹“一区三园”协调发展,打造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一区多园”创新共同体,坚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不动摇,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停步,充分释放桂林高新区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配置中的独特优势,不断开创科技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壮美广西、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更多的高新力量。

2023-03-06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0136.html 1 桂林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