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6日
第A40版:创新园区 宜昌

宜昌高新区:绿色产业高地再攀新高

  宜昌高新区白洋新城 袁达/摄  本版图片来源:除署名外由宜昌高新区提供

  宜昌高新区加快打造绿色产业高地。

  白洋港

  焰火映照下的欣旺达项目现场

  宜昌生物产业园城东U谷

  宜昌人福白洋原料药基地员工进行离心机甩滤操作。邓鹏/摄

  ▶  黎荣华  靳芝  周建  本报记者 李争粉


  5项经济指标宜昌市考核第一,2项成果纳入全国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新增投资同比增长近六成,白洋园区、生物产业园扩展14.9平方公里……2022年,宜昌高新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宜昌高新区排名43位,连续八年实现进位。

  2023年,宜昌高新区将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开发集约、功能集成、人气集聚,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一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低密度、高品质现代化新城。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宜昌高新区‘一年东山焕彩、三年园区成势、五年新城崛起’的起步之年。”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康新表示,今年将带动绿色化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确保欣旺达项目“530”厂房交付、邦普宜化项目“930”试产……

  宜昌高新区,这个绿色产业高地正以创新为魂,擘划崭新未来。

  主导产业生机勃勃

  只有产业的高质量,才有发展的高质量。

  宜昌高新区聚力发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1月29日,在宜昌人福药业子公司天睿医药甲1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将一袋袋原料投入投料口。高附加值原料药——福沙匹坦双葡甲胺就是从此开始进入生产环节。

  去年9月,宜昌人福白洋原料药项目开始试产,已经建成2个生产车间、7条生产线,今年3月将投入正式生产。高端工艺设备,搭建5G管理系统、建立EHS(健康、安全与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在这个高端原料药基地,“绿色生产”的基因还真不少,引进绿色关键生产技术,实现了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替代。

  “原料药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前端,也是新产品落地的关键。宜昌人福药业突破了原料药‘卡脖子’技术的钳制,最终补齐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宜昌天睿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魏勇说。

  2023年,宜昌人福药业将抓住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搭建宜昌人福药物研究院,全面梳理研发体系组织架构,构建高效研发体系。深耕麻精药品领域,并在药物制剂出口、基本药物等领域形成突破,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推动研发成果加速转化,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宜昌人福药业仅仅是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缩影,这样的案例在宜昌高新区比比皆是。2022年10月,宜昌泰坦高端科研试剂研发生产项目开工。上海泰坦拥有高端试剂等八大产品线,是国内科学服务行业的领导者。项目建成后,将聚集一支近百人专家技术团队,形成4万吨科研试剂、15吨高端医药中间体和高值实验耗材生产能力。

  2022年12月,东阳光药业年产8200万支胰岛素注射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东阳光是全球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生产基地。该项目同时满足中美欧等多重GMP认证要求,有望成为第一家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胰岛素企业……

  如今的宜昌高新区正抢抓风口,向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进军!

  而在宜昌高新区抢换绿色化工产业赛道的进程中,邦普项目的落地举足轻重。

  目前,该项目5500亩土地已经全部开工建设,135 栋厂房拔地而起;邦普循环一期成功试产,第一批碳酸锂产品成功下线;邦普循环二期、邦普时代一期、邦普宜化等项目进展迅速,正着力打造“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近年来,宜昌高新区加快推动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链高速发展,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加速集聚成势,正奋力建设世界级光固化新材料、全国重要的绿色农药基地、全国重要的化学医药及中间体基地,实现磷化工、氟化工和氯碱化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厚植产业发展空间

  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空间的全力支撑。

  如今的宜昌高新区正积极开拓产业重大增长极,田家河片区正迈向千亿园区。

  作为宜昌高新区全面开发建设的四大片区之一,田家河片区正成为绿色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承载区,发展不断提速。宜昌高新区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成片拆迁、成片场平、成片配套,近三年已征迁土地1.6万余亩。

  去年5月,宜昌市政府批复同意宜昌姚家港化工园规划范围调整,宜昌高新区管理范围达到33.13平方公里,其中田家河片区13.02平方公里。

  从5.2平方公里到13.02平方公里,7.82平方公里的园区扩容,不仅仅是产业空间的拓展,更为宜昌高新区东进战略开辟新空间。

  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农用化工、高端精细化工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裂变,竞速绿色化工产业赛道,田家河片区蹄疾步稳,奋力开拓新的重大增长极。

  目前,宜昌高新区田家河片区已落户宁德时代、中国化学、人福药业、湖北宜化、长青生物、顺毅化工、和远气体等一批龙头企业。

  “依托宁德时代等企业,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逐步形成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体系,力争通过5-10年时间,把田家河片区建成全国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新能源锂电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宜昌高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白洋新城处于宜昌城区东进战略实施的最前沿,是宜昌高新区“一区三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部未来城扩展与产业布局的主要区域。

  今年,宜昌高新区将重点推进武汉协和宜昌医院、白洋中学、市民中心、青春公寓二期、星级酒店等一批功能设施项目。

  “宜昌高新区正谋划建设一批高标准、高品质、高能级的功能配套设施,高质量推进东部未来城核心区建设,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开发集约、功能集成、人气集聚。”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康新表示,通过5年的建设,基本建成一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现代化新城。

  “链”上招引项目精

  今年春节期间,宜昌高新区多个项目没有停歇,千余名工人坚守一线,奋战兔年“开门红”。

  宜昌高新区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指挥部+首席服务官”项目服务推进机制,紧扣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全力推动欣旺达东风、邦普循环、邦普宜化、和远气体等56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

  一个个热火朝天的项目,一项项扎实有力的举措,让产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高质量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

  作为湖北省重点打造的五大万亿产业之一,绿色化工产业加速升级裂变。

  在这个产业发展大局中,宜昌高新区瞄准产业发展走向,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建立招商地图、优化产业图谱,以及全产业链重点企业图谱,开展靶向式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广阔。

  目前,宜昌高新区着力向氢能源、锂电池配套产业、纯电动船舶、大型泵业等领域深度布局,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数量、体量、质量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在新的一年里,宜昌高新区将把握化工产业高端化、功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围绕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链,促进绿色化工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奋力将宜昌高新区建成湖北省领先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郭康新表示,将围绕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目标,加快建设宜昌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遇见宜昌,邦普很幸运!”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宜昌基地项目建设部经理张祥泉不由感叹。

  在无人机的航拍镜头下,邦普时代一期项目、二期项目、邦普宜化项目正拔地而起,恢弘大气。一个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循环产业链正在形成。

  从签约到开工52天,开工到试产298天……邦普见证了“宜昌速度”,也见证了宜昌高新区在抢占新能源赛道的跨越,更彰显了宜昌高新区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诚心和决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宜昌高新区招引项目的体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区新引进项目协议投资额840亿元,同比增长56%。

  “2023年宜昌高新区将继续保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劲势头,持续强化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撑力、牵引力,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宜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其中50亿元项目2个,力争签约百亿项目1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3家,为宜昌高新区建设宜昌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产业迭代示范区、新城建设样板区、辐射引领宜荆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核心功能区贡献招商力量。

  以更大力度开展驻点招商。宜昌高新区将紧盯“三类”500强、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编制招商地图、产业图谱、全产业链重点企业图谱,确保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力争签约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或上市公司3家。

  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宜昌高新区将优化完善重点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加快推进欣旺达东风、邦普循环、邦普宜化等56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全年技改投资26亿元,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10家以上。

  以更大力度壮大市场主体。2023年,宜昌高新区将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各10家。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力争安谱仪器、中南鹏力、柏斯琴行实现报辅。持续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行动,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级惠企政策。

  新起点擘划新未来

  乘势而上开新局,竞进赶超建新功。

  “今年,宜昌高新区将充分发挥‘管委会+产投集团’联动优势,坚定不移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把‘一年东山焕彩、三年园区成势、五年新城崛起’的愿景变为现实。”郭康新表示。

  “一年东山焕彩”必须“只争朝夕、当年见效”。宜昌高新区将通过一年时间,实施“退二进三”“城市更新”“交通路网升级”“绿化亮化美化”“特色商圈街区打造”5大工程,致力提升东山园区颜值、品质、形象,到2023年底初步建成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宜居便捷、活力四射的时尚新城、科创新城。

  “三年园区成势”必须“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宜昌高新区加快推动生物园区、白洋园区开发提速、产业提档、实力提升,通过三年时间,到2025年底生物园区、白洋园区开发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初步建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园区。

  “五年新城崛起”必须“登高望远、大干快上”。宜昌高新区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东部未来城核心区建设,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开发集约、功能集成、人气集聚。通过五年时间,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一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低密度、高品质现代化新城。

2023-03-06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0129.html 1 宜昌高新区:绿色产业高地再攀新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