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6日
第A38版:创新园区 宜春丰城

人勤“春”来早 奋进“宜”当时

宜春丰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欣欣向荣的宜春丰城高新区。

  华伍员工在调试产品。

  宜春丰城高新区开展窗口人员礼仪培训。

  佛吉亚中国汽车电子全产业链项目开工仪式。

  和美5G智能工厂机器手臂

  正导精密新厂房中员工正在抓紧生产赶订单。  本版图片来源:宜春丰城高新区

  ▶  鄢超然 文盈 本报记者 李洋


  人勤春来早,奋进宜当时。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伴随着高质量发展的鼓点,从繁忙的建设工地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从承载希望、勾勒梦想的规划蓝图到厂房林立、热火朝天的现实画卷,宜春丰城高新区处处呈现崭新气象。


  刚刚过去的2022年,宜春丰城高新区聚力提升创新能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质量发展交出精彩答卷。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宜春丰城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60亿元,同比增长12.8%;主营业务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13%,成为宜春首个千亿园区,江西省第二个千亿高新区。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共引进67个项目,签约金额560亿元,同比增长21%。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赣锋、九岭、盛威国际、环耀智佳等43个项目开工建设;正导、华力等22个项目投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科技创新增添新动力。2022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载体26个、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高企27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新增发明专利83件;获批江西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9个,新引进本科及以上人才324名。

  ——数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3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比重9%。

  突出党建引领

  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动力

  宜春丰城高新区党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牢牢把握“稳住、进好、调优”原则,积极探索“党建+发展”模式,下好高质量发展的“一盘棋”。

  以上率下,增强机关党建向心力。坚持压实党建责任,完善了高新区党建责任分工机制,建立了党工委班子分片负责、党建指导员挂点指导、党员干部蹲点服务的三级负责制。

  凝心聚力,激活非公党建“源动力”。坚持党建强、发展强,制定《宜春丰城高新区非公党建工作方案》,破解非公党建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建立“1+1+N”学习议事机制,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就是生产力、就是凝聚力、就是战斗力,大力推广全国两新党建优秀案例“红色动力211工程”经验做法,为企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宜春丰城高新区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把党旗插在企业车间、项目工地上,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不断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园区发展优势,把党组织的活力转化为园区发展活力,把党建工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生产力。宜春丰城高新区党工委被确定为江西省委两新工委直接联系指导点,“红色动力”党建品牌获江西省委组织部调研肯定。

  开足马力生产

  跑出新年加速度

  新春伊始,宜春丰城高新区各大企业开足马力抢市场、抓生产,铆足干劲冲刺首季“开门红”。

  在汽车电子供应商佛吉亚歌乐电子的多个智能生产车间,4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全面运转,近700名技术工人全部进厂到岗。借助汽车消费复苏拉动,外贸订单出现倍增,针对当前订单任务,企业一边招兵买马,计划扩招1000余名工人的同时,一边全力组织生产、强化调度,积极开拓新市场,实现开工的同时就进入大干快干的状态。

  而在制动器领航企业江西华伍的制造车间每一条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的脚步声成为了主旋律。

  “我们11个生产车间,570多号生产一线员工已经全部到岗。” 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国林说。

  为保证生产的全速推进,实现产能的稳增长,园区也在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实行“点对点”“一对一”的靶向服务,及时了解企业用工、用电、用水等方面的需求,全力帮助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保障企业赶订单、抓生产、扩产能,以奔跑开局的奋进姿态开启新征程。

  2月8日,宜春丰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振群在全体干部大会上部署2023年任务时表示,宜春丰城高新区全体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三比三争”活动中:比创新,打好经济发展提质战、科技创新赋能战,在量与质上争先行;比攻坚,打好项目招引攻坚战、要素保障突围战,在高与快上争先锋;比效能,打好营商环境主动战、党建引领优势战,在优与进上争先进。

  聚焦延链、补链、强链

  擂响项目开工投产“奋进鼓”

  2月6日,江西金风智能风机制造总装厂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西省丰城市循环园区举行。该项目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规模产能1GW,可实现年产风机约250台(套),预估产值20亿元/年。

  据了解,金风科技与华伍股份是产业链合作伙伴,金风科技也是华伍股份的大客户。此项目投资,华伍股份作为金风科技传动链制动系统的主力5A配套商,为金风科技提供转子制动器、偏航制动器、转子锁销、带轮支撑等全系统产品和服务。

  这只是宜春丰城高新区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宜春丰城高新区把产业链招商摆在重要位置,谋定而动,精准出击、靶向发力,聚焦“2+N”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2022年共引进项目67个,签约金额达560亿元,同比增长21.0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

  与此同时,宜春丰城高新区扎实开展“开放提升、引强攻坚”大会战活动,深入落实项目建设攻坚行动。设立重大项目建设“骏马奖”“蜗牛奖”,凝聚市直部门、服务乡镇等各方合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投产。2022年签约项目中在建18家、投产22家、拟开工24家;正稳步推进90个在建项目,投资额达637.5亿元。同时,开展闲置土地和厂房清理,清理闲置或低效用地800亩,成功引进环耀智佳、正导精密、华力电动、新伟浩等13个项目,盘活老标准厂房、华丰金属、恒兴源、港源硅业等闲置企业用地1415亩。

  宜春丰城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一年,宜春丰城高新区将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加快编制“产业树”,紧盯“链主”企业,引进一批各产业链龙头企业,做好产业链“生态圈”,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引进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丰城,推动高新区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宜春丰城高新区坚持创新引领,依托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2022年,宜春丰城高新区继续聚焦科技创新这个“助推器”,加大科创项目申报。先后获批江西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培育园区;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创新载体19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载体76个。

  推进产学研合作,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新活力”。宜春丰城高新区加强与国家大院大所智库对接,已建立南昌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院,完成“高端装备产业链”人才团队引进,引进了324名本科及以上人才,获批江西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9个;58科创集团已入驻运营,助力园区“大健康智慧产业园”项目的创新孵化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宜春丰城高新区实体经济根基进一步筑牢,重点产业集群不断做大做强,经济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创新赋能的快车道。

  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宜春丰城高新区大力实施“2+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持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2022年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度达到94.54%,其中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4.13亿元,利润52.29亿元,税收36亿元。

  新兴产业逐步壮大。现有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39.76%,同比增长1.86%,比江西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7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32.94%。

  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凸显。宜春丰城高新区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28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3.84亿元。新签约数字经济企业29家,投产后可贡献产值180亿元;新增上云企业180家,同比增长136%;新增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1家,同比增长183%;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1家,同比增长110%。

  2023年,宜春丰城高新区将进一步强化内培外引,重点招引“四有型”科技创新型企业,优先招引符合高新技术领域的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链强链补链科创型项目,积极招引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和具备市场开发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一企一策帮扶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重点企业,加快推进58科创和南大研究院建设,力争2023年新增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1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小巨人企业2家。落实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加快新高、东鹏等企业建设5G智能工厂车间,引导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不断优化升级。

  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硬实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吸引力、竞争力,更是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造力、驱动力。宜春丰城高新区围绕市场主体开办、运营、发展的全过程,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抓细抓实行政审批改革,不断优化惠企政策兑现流程。

  宜春丰城高新区聚焦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梳理了5个方面50项重点任务清单,制定并实施《2022年宜春丰城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方案》和《宜春丰城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协同联动机制》,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领导小组,带头以“铁肩膀”担当“硬任务”,形成了收集问题、解决问题、销号问题于一体的闭环管理机制和巡察督办机制。

  2022年,宜春丰城高新区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综合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承接赋权清单23项,提供“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园区事园区办。积极开展网上业务,大力推广使用惠企通软件,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印发惠企政策清单和兑现流程,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简化政策兑现流程,兑现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2022年帮助企业兑现优惠政策4亿元;为46家企业申请贷款超2.2亿元。

  除了硬件方面的提升,宜春丰城高新区还大力提升软服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对拟建项目,事先告知容缺办理条件,为重点工业项目开工至少缩短90天,助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成立项目帮办代办专班,为112家企业办理各类证照131个;全力帮助企业开展工程支付担保,为解决在建项目工程支付担保资金压力,积极对接丰城金控集团,率先为在建重点项目开展担保服务,重点协助30多家企业办理了工程支付保证金担保函,节约流动资金超8000万元,不断刷新重大项目推进速度。深入推进“财园信贷通”“科贷通”等以财政资金为主的融资担保模式,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难题。

  营商环境优不优、好不好,作为“体验官”的企业负责人最有发言权。

  “非常感谢高新区快速高效的服务,你们把企业的事当成了自己的家的事,大事小事都耐心协调解决到位,使我们公司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近日,一家入驻高新区的企业负责人给宜春丰城高新区管委会送上锦旗,以表感谢。

  据悉,该企业作为入驻宜春丰城高新区的重点企业之一,项目在2022年5月开工动土后有序推进。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曾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收到问题反映后,宜春丰城高新区管委会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很快就帮助企业解决了问题,确保项目建设平稳推进。

  咬定目标、协调联动、担当作为、主动服务。宜春丰城高新区2021年以来通过召开重点问题推进会、政企圆桌会议等方式,解决企业诉求220多个。同时企业可通过营商服务专员、微信公众号、高新区营商办、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等多渠道反映生产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畅通政企联动“最后一公里”。

  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火炬统计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唯美、天玉、春光获批江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华伍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斯米克获批江西省绿色工厂……回顾过去一年,是极为不易、砥砺奋进的一年,宜春丰城高新区按照“壮总量、扩投资、调结构、增活力、优环境、强作风”的工作思路,拼理念、促比学赶超,拼作风、促担当实干,拼效能、促争先创优,取得亮眼的成绩。

  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宜春丰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振群表示,高新区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新起点上奋力奔跑,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路线图”“作战图”变为“任务书”“施工图”,以实干播下“春天第一粒种子”,要更快干实干,乘势而上,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收获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2023-03-06 宜春丰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0127.html 1 人勤“春”来早 奋进“宜”当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