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6日
第A8版:特稿

国家高新区擦亮“又高又新”金字招牌

  ▶ 本报记者 张伟

  在量子信息领域,“天工”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创造了量子直接通信距离100公里的世界纪录;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最强的视觉基础开源模型EVA研发成功,在10亿参数级别上实现性能最优……中关村示范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全球首款8英寸无偏光片360°折叠屏;全球最高可量产的首款1500PPIVR面板;全球最低刷新率穿戴设备屏,一分钟仅刷新一次……一大批全球第一、全球首发的显示屏,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惊艳全球。

  西安高新区世界首创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技术,颠覆了传统充电桩对汽车充电的概念。合肥高新区的阳光电源摘下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全球第一”的桂冠,问天量子韩正甫教授团队研发的世界最长距离量子保密通信设备实现整机交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新区擦亮‘又高又新’金字招牌,让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创新动能更加澎湃,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魏谷向记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四新”,意味着国家高新区在新的变革浪潮中要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要进一步当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坚持策源出新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世元创立的宇微光学软件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在2022年11月成功研发出全国产和自主可控的计算光刻OPC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该软件正在做集成与测试,已进入芯片生产厂商验证阶段。

  在天津高新区,高标准建设海河实验室,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一张不负众望的成绩单令人瞩目:2022年,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细胞生态、合成生物学3家海河实验室共立项项目85项。显式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面向船舶行业的三维几何造型引擎、新冠复阳风险预测、淀粉人工合成工程化测试、GB级DNA信息存储示范和测试等一批项目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共申请知识产权54项。

  在合肥高新区,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司设立;每周都会有科技型企业发布创新产品;每月都会有国家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发布。这里研制出了世界第一台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世界第一款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国内首创毫米波芯片、应用于北京冬奥的全色激光显示“雪如意”,墨子号、质子刀、嫦娥钢、原子力显微镜……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魏谷认为,放眼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下一步,要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的策源出新,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借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换道超车”的生动实践,在新赛道上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努力成为开辟新赛道、培育未来产业的主阵地。

  坚持高原筑峰

  通过设备调节的车间内,常年保持18-25摄氏度恒温。机器中,被“复苏”的细胞在培养基中分裂生长,当培养到一定规模后,他们的蛋白将被提取,之后制成各种剂型的生物药剂……

  在北京东南六环的亦昭生物医药中试研发生产基地,这样的生产线还有十几条,多品种的大分子药物以这样的方式被开发、生产,从北京亦庄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据了解,该基地已于2月14日正式竣工投产,项目占地120余亩,总投资超30亿元,首批10条2000L规模原液生产线已投入使用。

  “园区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具备10万升规模的生产能力,成为目前国内单园生产能力最大的生物药CDMO服务基地,可以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涵盖大分子药物研发到规模化生产阶段的端到端服务,成为全球领先的制药CDMO企业。”昭衍生物战略发展部总监董杨介绍说。

  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构建起清远高新区的优势产业。这里汇聚了一批优质潜力企业,成为清远工业发展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创“高”“新”优势,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集聚区。昆山高新区聚焦做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优势产业,做大先进计算产业创新集群、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集群创新产业,做优工业元宇宙、人工智能、新能源先导产业,在朝着“更高更新、最高最新”目标攀升。

  以稀土、先进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包头稀土高新区,正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延链扩链、逐绿攀高,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向“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迈进。

  2022年,国家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贡献了占全国13.6%的GDP,同时在节能降耗方面走在了前列。据统计,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全国平均值的2/3,为稳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魏谷分析指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高新区坚持高原筑峰,继续壮大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原创策源能力,孵化未来产业,正在勠力同心打造新时代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

  坚持改革立新

  集群式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千头万绪,除了硬件和资金,还需要给予研发机构全方位的创新支持。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第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于2018年成立,由北京市政府与多家单位共建。

  该中心的第一期建设仅仅用了半年时间。除了硬件设施,在软件建设上,他们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PI制,也就是实验室负责人制。目前,该中心有32名实验室负责人,他们在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相关的领域做着各自的研究。

  “我们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和科研技术路线决定权,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张继红表示,持续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北京市布局建设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先行先试,建立了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

  “凡是项目提出的合理需求,全部解决;凡是有利于营商环境提升的办法措施,全部绿灯;凡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手段,全部废止”。在济南高新区,加大数字政务应用,加强双创要素支撑,强化企业服务,营造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最佳环境,这种在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上强力突破的“硬”作风,成为国家高新区改革作为的风向标。

  “根据高新区人事薪酬改革制度,不断强化考核评比,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格局,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职工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榆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军介绍说,榆林高新区正在积极酝酿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

  “不求近功,不安小就。”魏谷表示,国家高新区继续擦亮“又高又新”金字招牌,除了坚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还要在改革创新上“早人一招”,谋划发展上“先人一步” ,方能闯出另一片新天地。

2023-03-06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0096.html 1 国家高新区擦亮“又高又新”金字招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