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伟) 2022年12月30日,记者获悉,国家高新区再次扩容,4家高新区升为“国家级”。至此,我国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177家。
据介绍,国务院批复同意拉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区政策。
批复要求,新升级的4家国家高新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服务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集聚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高地;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政策先行先试,深化交流合作,打造富有活力的改革开放高地。
必须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按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依法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除按照职住平衡要求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性租赁住房外,严禁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建设。
要加强领导和管理,统筹推进城市和开发区规划、建设、治理,增强开发区综合功能,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监管效能,构建宜创宜业宜居的创新生态,推进安全、绿色、智慧科技园区建设,塑造新时代城市特色风貌。加强运行监测和统计分析,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记者还从科技部火炬中心了解到,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全面塑造又“高”又“新”新优势,持续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以2.5%的建设用地创造了全国13.4%的GDP。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1-10月,173家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25.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8.2%;营业收入40.1万亿元,同比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出口总额4.1万亿元,同比增长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