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
第A3版:热点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计划年底在海南投用

看海底“新基建”的新范式

  ▶ 本报记者  张伟

  近日,由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套商用海底数据中心(UDC)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完工,从天津港运赴海南陵水海域,并完成海上吊装。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由此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作为海南自贸港数字化建设的“新基建”创新示范工程,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长”什么样?在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 、“东数西算” 战略布局加快和绿色低碳不断创新发展新范式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问题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

  海底有乾坤

  据介绍,海底数据中心(UDC)是将服务器安装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安放在海底,利用海水的流速、体量,对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用以有效节约能源和资源。UDC系统基于海岸和海底,由岸站、海底光电复合缆、海底分电站及海底数据舱4个部分组成。

  “国内首个UDC示范项目位于海南,由海兰信下属控股公司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深圳海兰云总经理苏洋介绍说,其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应用水深超过30米,重量达1300吨,相当于1000辆小汽车的重量,罐体直径达3.6米,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相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

  “我们的UDC项目,自2016年海兰信开始收购Oceanworks(加拿大深海设备制造公司)时埋下‘种子’,至今已经5年。”苏洋介绍。

  “海南省国资委、海南电信、中海油等是最早参与该项目讨论的机构。” 作为海南省国资委下属省级信息产业平台公司,海南省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主要承担海南省政府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性投资职能。该公司总经理吴坤仁介绍说,着眼于UDC的诸多优势,海南省国资委积极考察该项目并极力推动项目落地。最终,着眼于服务海南数字经济建设及未来自贸港的大规划,国内第一个海底数据中心商业化示范项目落户海南省陵水县。

  “新基建”的新范式

  为什么要上马这个项目?吴坤仁解释说,UDC项目利用海水冷源散热,大幅度降低数据中心能耗,降低碳排放,为海南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树立了数据中心“陆数海算”概念的典范。

  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海南自贸港将是中国面向全球市场的重要窗口,未来将吸引众多的跨国公司以及中国公司国际总部落地;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对自贸港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服务保障和弹性扩展空间,具有非常积极的示范意义。

  事实上,海兰云刚抛出建设UDC项目的想法,立刻就吸引了中海油旗下海油工程团队的目光。海油工程设计院副院长何宁说,他们想试一试。

  “对于海油工程来说,UDC项目是公司从传统海洋油气工程产品向海洋新业务拓展的示范项目。”如此积极地参与联合研发并进行EPC总包,何宁概括说,这既是一次典型的“传统”与“前沿”的碰撞,“轻”与“重”的结合,又是一次挑战与创新的磨砺,不仅在于“海底”,还在于“商用”,要克服技术与经济两方面的挑战。

  何宁举例说,在海底安装,依靠舱外海水提供冷源,需要有一套管路系统稳定地输送循环冷却水。技术上可行,成本高昂得不行;成本低廉但耐海水腐蚀性欠佳的也不行;耐海水腐蚀,成本也适中,但长期用于海底服役又不行的还是不行。对于这套管路系统,他们筛选对比了至少4种管道材料,最后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具备可回收功能的海水循环管路系统,解决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双重挑战。

  “一座20MW典型规模传统IDC每年要耗水超过60万吨。相比传统的陆上IDC,UDC具有明显的省电、省地、省水、绿色以及成本优势。”苏洋补充说。

  另据海兰云服务总监刘永生介绍,海底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全工厂预制、按需建设、模块化部署、灵活扩容等数据中心建设新范式,几乎没有土建,可以极大地缩短建设周期,未来海底数据中心通过标准化、产品化,可以在沿海地区的近海区域进行“无限扩展”。

  未来大有可为

  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海底数据中心“海南样本”创新地将数字科技与海洋科技结合,以广阔的海洋作为自然冷源,显著降低数据中心能耗,为在海南这样的热带地区发展绿色数据中心树立了新标杆。

  此外,海底数据中心对于促进海洋经济的立体创新,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在布放海底数据中心的海域,既可以包容海洋牧场、渔业网箱等生态项目,又可以与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平台等工业类项目互相服务,还能够建设海洋监测网,助力海洋安全。由于靠近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海底数据中心还将成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未来,海底数据中心将向全国沿海省市推广,为‘东数西算’、数字经济及‘双碳’目标提供绿色新方案。”谈到下一步发展,苏洋表示,基于海南示范项目落地,海底数据中心有望向珠三角、长三角、福建、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延伸,逐步建立起以海底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综合性海洋新技术产业园。

  苏洋还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促进海底数据中心综合海洋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在土地与能耗紧张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及海南等沿海地区新立项或重新选址改建的数据中心,优先推广海底数据中心模式,并作为国家枢纽节点。

  “完全可以复制到我国其他东南沿海地区,乃至东南亚、中东等高温沿海国家及地区。”刘永生补充说,新加坡已成为首个海外市场。2022年3月,海兰云与新加坡A公司签订海底数据中心服务采购合同,在示范项目中开展合作。

  “可借助海上风电完成零碳突破。”吴坤仁提议,将海上电力转化为陆地算力,直接支持沿海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实现数据中心零碳排放的终极目标。

  “要强强合作。”海南电信高级技术经理李兴耀表示,借助海南电信在互联网、5G、物联网、云业务、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双方可共同推进海底数据中心应用推广。

  “练内功、立标准、打造产业链、研发下一代技术,是我们要共同拓展的工作。”何宁说。

2022-12-26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计划年底在海南投用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9447.html 1 看海底“新基建”的新范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