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
第A2版:要闻

“数据二十条”提出重点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大制度

我国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本报讯  (记者 叶伟)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12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表示,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赋能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有利于统筹分配效率与公平,推动全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数据要素治理效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意见》明确,以坚持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这一主线,以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为目标,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为重点构建四大制度。

  在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方面,《意见》提出,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公共数据,加强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强化统筹授权使用和管理,推进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此外,推动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各参与方合法权益保护制度。

  在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方面,《意见》提出,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与监管规则体系,建立数据流通准入标准规则,强化市场主体数据全流程合规治理,确保流通数据来源合法、隐私保护到位、流通和交易规范。统筹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

  在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方面,《意见》提出,健全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结合数据要素特征,优化分配结构,构建公平、高效、激励与规范相结合的数据价值分配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中的引导调节作用,逐步建立保障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收益合理分享机制,不断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和制度规则。

  在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方面,《意见》提出,创新政府数据治理机制,打造安全可信、包容创新、公平开放、监管有效的数据要素市场环境;压实企业的数据治理责任,坚持“宽进严管”原则,牢固树立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认为,数据产权“三权分置”是一大创新。 他说,“数据二十条”创新数据产权观念,淡化所有权、强调使用权,聚焦数据使用权流通,创造性提出“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构建中国特色数据产权制度体系。他说,下一步将健全政策顶层设计,围绕“数据二十条”不断丰富完善数据要素各方面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打造“1+N”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同时,将推进实施试点示范,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夯实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强化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2022-12-26 “数据二十条”提出重点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大制度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9442.html 1 我国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