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晓燕) 12月20日,以“新时代、新趋势、新作为”为主题的第23届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年会在线召开。本届年会通过主题报告、行业发布、创新论坛等内容,就推动新时代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水平建设、留学人员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交流。
会上,“海创中国”行动正式发布。据介绍,该行动将按照“战略驱动,行业引领;政策牵引,平台支撑;市场主导,金融助力;服务为本、品牌赋能”的组织实施原则,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以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手段,以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平台载体为支撑,从行业引导和地方实施两个层面,合力推动各地相关政策措施优化完善、载体建设提质升级、创业活动丰富活跃、服务链条延伸健全,营造适应新时代海归人才发展要求的创业生态环境和蓬勃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培育和催生创新企业、产业集群、新兴业态,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海创中国”行动目前得到了多方积极响应,将在北京、上海、苏州、宁波、厦门、青岛、长沙、西安、长春等地率先开展地方行动。会上,西安留学人员创业园、上海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分别介绍了“海创中国”行动在当地开展的实施路径。
会议同期发布了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制的《2022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竞争力报告》。在参与评价的60家单位中,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十的孵化基地是:上海留学人员漕河泾创业园区、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上海张江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西安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关村国际孵化园、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前4批评价的60家孵化基地分布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园留学人员企业4500余家、留学人员1.35万余名;累计孵化留学人员企业超过1.84万家,其中上市挂牌企业336家;累计吸纳留学人员5.16万余名,引进和培育国家和省市各级归国创新创业人才5800余名,其中有918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在企业培育、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等方面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届年会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科技部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等共同指导,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创园工委会主办,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