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围绕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咸阳高新区按照“一三五”(一个目标、三个发展路径、五个应用场景)发展思路,优先布局元宇宙发展新赛道,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推动数字经济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结合咸阳高新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个目标
打造中国西北第一家“大秦元宇宙”产业先行区。力争到2025年,高新区元宇宙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让元宇宙相关产业成为高新区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三个发展路径
一是推进产业聚集。依托高新区电子显示全产业链,以“屏”为核心,瞄准元宇宙显示终端细分领域,精准引进VR/AR/MR智能显示、智能视觉、游戏动漫等领域企业,加速推动MicroLED、全息投影玻璃、裸眼3D、浮空投影、VR便携设备等先进显示技术在高新区落地产业化,全力打造“中国屏谷”特色品牌。
二是打造专业承载空间。优化提升现有载体,创建一批新载体,启动建设“大秦元宇宙智能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聚梦悠咕数字文汇中心、数字经济示范园等元宇宙产业园区。优先保障电力、网络、算力等产业要素,制定出台元宇宙产业扶持政策,孵化一批元宇宙创新产品和项目,打造在西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元宇宙创业圈”。
三是培育数字人才。组建“大秦元宇宙”创新发展研究院(大秦元宇宙智库),在全球范围内邀请行业龙头、知名机构、学者教授等元宇宙创新发展领域的专家,推进元宇宙理论研究、行业趋势、技术前沿、人才培养、场景打造、产品研发、项目合作等事宜。与全国高校、机构合作,每年定期举办元宇宙领域“会、展、赛、论、谈”等多项活动,为人才提供展示的舞台、创业的土壤。
五个应用场景
一是打造“元创新”。以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为平台,全面承接元宇宙领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每年安排5000万元对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智能显示、NFT、VR/AR、智能芯片、数字孪生、人机交互、区块链等元宇宙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给予支持,让更多元宇宙技术研发在秦创原、转化在高新区。
二是打造“元城市”。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CIM(城市信息模型)等技术手段,构建3D可视化城市空间平台,启用“无人机自动巡查”,建设高新区“城市大脑”指挥大厅,全域立体化、视频化覆盖,实现“一屏全面感知、一厅全线调度”的城市精细化治理。新建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慧公交、智轨等项目,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元宇宙智慧城市样板。
三是打造“元政务”。推出高新区数字人“高小新”,采用视频、语音拟人化的多元交互手段,优化“一网通办”,为群众提供及时方便、精准高效的办事服务,打造“24小时不打烊”智慧政务大厅;新建高新区政务云平台,推动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有序开放,加快数据流通,激活数据价值。
四是打造“元制造”。加快高新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电子显示向全息、柔性显示,生物技术向脑机接口,新材料向智能仿生与超材料、3D打印,新能源汽车向无人驾驶等产业领域拓展;依托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基础,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升级迭代,聚焦彩虹光电、冠捷科技、康惠制药、中科启航、天成钛业、华芯半导体等骨干企业,探索采用工业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应用,建设3-5家数字孪生示范车间、智能工厂,打造“工业元宇宙标杆企业”。
五是打造“元文旅”。着力建设“O世代”年轻力中心(大秦元宇宙智能综合体),引入知名文化IP和NPC(非玩家角色),布局游戏会展、创意办公、智慧酒店、主题餐饮等业态,以高新区为物理空间、以元宇宙为数字空间,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构建面向年轻人的网络聚集、场景互动、创新创意等吃住游玩购为一体的大秦元宇宙智能综合体,打造沉浸式网红街区。在商业综合体、体育馆、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公园等规划建设过程中,深度运用VR、AR、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文旅服务新场景的新尝试,开启高新区元宇宙产业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