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5日
第A7版:双创服务

在威海市高质量发展督导考核中再次名列第一,蝉联七连冠

威海高新区两大产业集群蹄疾步稳

  天力电源生产车间   图片来源:威海高新区

  ▶ 于淑仪

  本报讯  11月25日,威海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推进会公布了该市高质量发展督导考核结果,威海高新区成功蝉联第一,喜摘“七连冠”。

  1—10月份,威海高新区工业营业收入占威海市总量的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威海市46%。115个项目入围山东省威海市重点项目,年内30个项目实现投产,项目数量、质量、建设速度均居威海市第一。新引进总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12个,当年到位资金过千万美元、累计到账超5000万美元项目5个。威海高新区前10个月实际使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7.3%,总量、增幅为威海市第一,预计全年突破3.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威海高新区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蹄疾步稳。

  在威海高新区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龙头企业威高集团用时4个半月建成投用的威高生物疫苗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临床试验,达产后年产能可达8000万支,销售收入80亿元。该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是国内第一个同时拥有传统疫苗、多肽疫苗和核酸疫苗制备的技术平台项目,不仅能够实现单个种类的疫苗研发生产,并且能够通过平台实现多种疫苗的快速制备。

  威高生物疫苗项目快马加鞭的背后,是威海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的发展思路。近年来,该高新区坚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重点培育了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两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并围绕两大集群打造了两个专业化特色园区,吸引了一批批好项目抢滩入驻,托举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统计,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引进项目总投资已超过260亿元,培育企业150多家,医用高分子材料等21大系列高端医疗器械打破国外垄断,已涵盖从医用材料到医疗装备的完整产业链条,入围国家四星级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以品牌价值621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制造业园区品牌价值第一位。

  目前,在威海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形成高端打印及扫描设备、高端电子元器件、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等四大版块,连续两年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全国28家,山东省仅2家。

  为壮大产业集群实力,威海高新区还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布局建设了60万平方米的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服务平台,让园区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检测认证服务,产品当天送达、当天检测,极大节约了企业成本,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威海高新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蓬勃发展。

  在万丰镁业生产基地,厂房主体已全部完工,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设备安装,预计明年6月份正式投产。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万丰镁业主要研发一次性铸造成型技术,该项目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并且实现了产品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目前,威海高新区已集聚了一批以万丰镁业为代表的高技术含量、高成长的科技型企业。今年以来,该高新区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4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3家,年内将突破300家;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占威海市43%;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总数达14家,占威海市35%;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省级瞪羚企业18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5家。

  “把高校的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自身关键产品技术的领先优势。”这是天力电源“腾飞”的秘诀。该公司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设立了研发中心,进行产学研合作,在高校的技术加持下,汽车数字充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产业化建设项目搭建了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数字充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产品产业化环境,极大地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并带动下游电子元器件企业发展,自8月投产以来,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近年来,该高新区充分发挥驻区高校在创新驱动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建立了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山大(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集聚各类高端人才500多名,威海市累计合作项目360多项。

  目前,威海区8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超过90%的产品研发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推进,形成了“高校院所育苗—政府孵化加速—企业园区产业化”的完整孵化创新体系。

2022-12-05 在威海市高质量发展督导考核中再次名列第一,蝉联七连冠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9301.html 1 威海高新区两大产业集群蹄疾步稳 /enpproperty-->